|
文章摘要:电教媒体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单纯文字组合模式,使直观、形象、生动的声像进驻头脑。有目的、恰当地选择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能优化学生的习作心境、优化指导过程、优化评改途径,从而优化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为作文教学插翼添翅。
关键词:电教媒体;作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生活犹如源、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故作文教学时,教师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获得第一手材料。但是,小学生的活动大多在家庭与学校这两块巴掌大的天地里,作文材料仅局限于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么几件事,作文源泉定然枯竭,教师的作文又囿于课堂,习惯于“教师命题”学生榨“文”的传统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模式,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作文量的增加,学生就越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此,教学实践中,应抓住素材这个问题进行教改研究。“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解决了文章素材的采撷问题,作文才能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活水,成文也就自然不难了。
一、借助电教,提供作文素材,引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小学生作文的强大内动力,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的心理具有喜新、好奇的特点,如果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张嘴是不能引起小学生兴趣的。只有采用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才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运用投影、课件等多媒体展示一些与写作有关的内容,创设一个写作的情境。由于这些媒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将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具体可感的形象,调动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五彩缤纷的屏幕,生动丰富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旁白,悦耳动听的音乐增添了作文教学的魅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开拓他们的视野,引发他们的思维,促进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卸下害怕写作文的心理负担。
二、借助电教,优化指导过程
(一)把握儿童爱玩与好奇的心理特点,适时创设各种情境,增强习作兴趣
小学生受年龄特点及认识水平的制约,他们的写作往往需要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需要老师的指导帮助等外部条件促使他们写出更好的作文,以增强写作的兴趣。“创设情境”实质上指的就是创设有利于学生习作的一切外部条件。在把握学生的心理、思维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教师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然地融于情境,利用已有的知识发现新问题,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1.观察情境,提炼重点,写出真情。
观察情境的内涵就是去观察世界,即观察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或具体的实物。它是根据儿童的思维、心理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提出来的。
2.游戏情境,体验乐趣,抒发感受。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通过设定的游戏有感而作,也是提高习作兴趣的一个好办法。
3.实践情境,体验成功,得到发展。
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内容的确定上,我针对学生的实际,对教材的“习作教学要求”“口语教学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要求”进行同伴考虑,进行“利用、选择、改编”,结合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心理特点,按照“用游戏的方式来模仿成人生活”理念来设计出能够和作文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题实践探究活动”。
4.想象情境,拓宽思路,激发美感。
想象力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真正的创造是想象活动的结果,有计划地设计安排想象情境对进一步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十分有效。
(二)把握儿童不拘一格、跳跃性强的思维特征,鼓励多类型作文,充分体现习作个性
多类型,指写作类型不拘泥于某种格式,作文格式多样化。在教学实践中,若能开放作文的形式,就能充分调动儿童的习作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
1.作文“日记化”,降低行文难度。作文“日记化”就是把依次作文的任务分散到几篇日记中逐步完成,借此逐步降低作文的难度,使绝大部分学生取得好成绩,提高写作兴趣。
2.作文“书信化”,拉近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以写信代替作文,把作文的内容、要求转化到书信的写作中去,也是快乐作文的一种有益尝试。因为写信可以比较自由地倾注自己的感情,容易写出真情实感来。
3.作文“诗歌化”,激发创造性想象空间。儿歌、儿童诗一直以节奏轻快、语言活泼、朗朗上口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模拟创作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作文“课文化”,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在《桂林山水》教学中,我创设的四次情境,充分调动了儿童丰富的情感体验,加深了对课文所表现的桂林山水的美景和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的理解,并通过综合介绍桂林神奇的自然风光这一语言训练,引导孩子表达对客观世界美的感受及情感体验。其中我凭借“结合课文语言,向老师、爸妈介绍桂林山水的美景”的两次情境创设,巧妙地从阅读教材中引出表达的话题,前两次的情境创设,使学生充分朗读了课文,仔细欣赏了课件图片,积极地感知、积累了语言,这为表达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在最后的写作环节中学生都能写出有个性的好文章,达到了写作的目的。在教学《草原》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作者被草原美丽的景色所陶醉的感情。我借助配乐朗读,先让学生在头脑中浮现画面。然后教师利用投影将一幅色彩明丽的草原风景画展示出来,学生边看边想,教师抓住时机启发到:多么美丽迷人的绿色世界啊!同学们,如果此时你随着作者一起来到这宁静幽雅的大草原上,你会想些什么?干些什么?通过利用投影手段和录音进行示范朗读这两个步骤,学生的想象热情高涨,思维活跃,语感敏锐。有的学生说:我要用一支五彩的笔把这美景画下来,用最佳的摄影技术把这优美的大自然风光拍摄下来……有的学生说:多想在这碧绿的大地毯上踢一场球,跳一曲欢快的蒙古舞啊!累了,再躺下做一个甜甜的美梦……甚至还有一位学生激动地说:我还要和那些热情的牧民们一道畅谈我们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见,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想象训练,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使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此外,还可以把作文“演讲化”“稿件化”,把说和写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自己写稿的基础上,开展演讲活动。把作文“表演化”,发动学生将有意义的见闻编成相声、话剧、小品等。总之,不拘一格的多类型作文,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真正达到新课程提出的“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的要求。
三、凭借电教,直观评改,优化评改途径
评改是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能指导和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找出作文的优缺点,以不断提高作文的质量和水平。可是当前,在批改作文上存在着教师包办、学生袖手旁观的现象,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失落,这既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又阻碍了学生自改能力的发展和自改习惯的养成。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为进一步发挥集体合作的优势,教师必须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交流作文的机会。如,在上作文评改课之前,教师选出反映共性的好、中、差的作文数篇,复印在投影片上或制成课件,上课时出示出来,由教师示范修改或师生共同修改。这样不仅能纠正有代表性的错误,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口头表达能力。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作文训练,让学生把作文输入计算机,教师通过联网的计算机查阅学生的作文,把优秀的或有问题的作文通过网络传送到每一个学生的计算机上,让学生边讨论边修改,直到最后完成。笔者曾听过一节六年级的《介绍家乡的一种特产》的作文课,教者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课堂上学生互相交流习作,共同修改,共同提高,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学生上得投入,收获很大。
电教媒体进入作文教学的课堂,课堂便活跃起来。实践证明,有目的、恰当地选择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能优化学生的习作心境、优化指导过程、优化评改途径,能给作文教学插翼添翅,使学生观察有对象、思维有凭借、表达有内容、作文有方法,解决了学生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题。实践证明,电教媒体是作文教学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