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本着秉承传统、紧追时代的原则,选择的文本内容跨度很大。与学生生活越遥远,孩子的反应就更加远离文本的初衷。如何让学生体会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就需要教师的张弛把握。
——题记
昨天的中国教师报上登了一篇文章,讲述了两个老师同课异构中同一种现象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文本是大家都熟知的朱自清的《背影》,学生在朗读时出现了同样的意外:朗读的学生很投入,对人物的情感演绎很到位,却引来班上一些同学的窃笑。年轻的老师以很严肃的语调训斥了学生的不当行为,班上很是凝重;年长的老师在表扬了朗读的同学后,让他谈谈对父爱的体会,然后让窃笑的同学谈谈不同的感受,老师从他对父亲的深厚情谊出发让他重读了课文。窃笑也消失了,大家都乐于分享对父爱的感受。
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决定后面课堂的气氛走向,肯定在教学效果上也是完全不同的。其实在我们的教学中,这类事情频频发生,特别是小学,孩子们的知识面相对更窄,对那些与现在距离颇远的文本兴趣本身就不是很大,也不容易理解当时的人物情感,我们怎样借用年长老师情感沟通的方式调节我们的语文课堂呢?
一、借用资料让学生了解文本背景
小学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文章《要好好学字》、《朱德的扁担》、《钱学森》、《二泉映月》等,都是离孩子生活很遥远,他们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的文字,那么把文本所处的背景,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们听,或者以课前资料拓展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自读对那个时代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进行讨论交流,就能容易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如《要好好学字》,在资料拓展中就要了解几点:1.毛泽东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2.当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3.两个小战士因为年轻,他们要从解放中国的战争中逐步走向建设中国的大潮中,是需要文化知识的。通过这些再去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就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了,孩子们也不会在课堂上觉得索然无味。
二、把遥远的人物拉到现代情感的对话中
其实,虽然写得很多是遥远的故事,但是把他们拉入现实生活,一样能引发孩子的共鸣。比如《陈毅探母》,母亲病了,陈毅听说后赶紧赶回家,一回去就给母亲洗衣服。学生知道陈毅是个国家领导人,他很忙。于是,对话就开始了:
“平时在你生病的时候,妈妈是怎样照顾你的?”
“那现在,如果妈妈生病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你会为妈妈做什么?”
“那假如你是陈毅,听说母亲生病了,你该怎么办?”
时代遥远,情感不变,有了情感的基调,孩子们就不会再为洗衣服之类的事件发笑了。
三、情感碰撞,在争论中感受情感。
每个班都有对文字敏感的孩子,他们总是能跨越时代,找到与文中人物的沟通点,于是读起书来也绘声绘色。
这时的我们就不妨把课堂交给学生,开一个简单的辩论会,谈一谈对文本情感的认识,从争论中逐渐找到共鸣。这种方式我们班曾在《二泉映月》中使用过,一些孩子对阿炳的情感很难体会,他们总觉得听着泉水,阿炳的思绪怎么就会开始波澜起伏呢?在双方的交锋中,对阿炳身世了解比较多的孩子,就以翔实的故事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于是孩子们再读起课文,想着阿炳的经历,自然而然就融入了浓浓的情感。
我想情感沟通的方式还有很多,期待更多的同行给予更多样的方式,让文本的距离不再是问题,让情感架起文本人物和孩子们心灵之间的桥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