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喝过西北风吗?这是我引领学生学习中国气候特点,上课和学生正常问候过的一句话,让我上完课也有些得瑟的一句话,学生也津津乐道的一句话。
也许你会问,为什么会出现这句话,是讥讽孩子们吗?不是,当然不是,咱这是苦思冥想后计划的话。
因为八年级学习中国的气候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季风气候显著,以前我让学生回忆我们这儿冬季和夏季的风向,学生回答的五花八门,然后我提示学生看看课本怎样解答。对于有些同学仍然不能被激发自主阅读的步伐。
我就想这招不合适,咱就换一种方法,改为听歌,听《黄土高坡》,“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时过境迁,自己依然怦然心动,可有些学生却不领情,让自己激动之后,失望很多。干脆配上画面,学生看的很热情,不自觉的忘了干什么。
没办法,再改,又一年学习到这一课,提问学生,“你知道我们学校的车棚在我们校园的什么方位,车棚内最里面总有一个季节经常打扫,也会有落叶,而另一个季节,即使不怎么打扫,也很少有落叶,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季节吗?反映了我国气候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导向很明确,材料也与学生的生活近了,但是还觉得导入有些赤裸裸,缺少了些什么?
所以,今年就想到这样一句我们北方地区的一句俗语了,当我说出“你喝过西北风吗?”很多学生立马精神了许多,有些好奇和犹疑地看着我,我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继续说,“这句话是有一定渊源的,想想什么时候会听到这句话,会说这句话,为什么不说和东南风,要说喝西北风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一课,就会告诉我们答案的。如果看过书连‘喝西北风’都解释不清楚,真的下课后喝西北风了!”
教室里如同炸开了锅,学生依照导学案提示,很快记住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区别,明白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印象也很深刻,下课时还开玩笑说,“今天我请客,请大家喝西北风好了。” 有人就说,“夏季,你能办到么?!”“呵呵”,我相信学生应该不会再出错了。
课后我反思,为什么这节课基本上没有讲课,就达成了学习效果,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呢?
很简单,尽管以前的教学我也注意导入内容的生活化,尽可能突出教学的情趣化,照顾到日常的生活经验,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不像我们作为专业教师,也和我们年龄有差距的,我们觉得很好的素材,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距离感,也就难以达到我们期待的效果。
而这次,选材耳濡目染,学生应该正有此疑问,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就不成问题,学习自然递进深入而持久了。
由此再次启示我们,教学生活化更要以生为本的,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激发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激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为好奇而学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