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7-15 00:15:09
|
只看该作者
二、快乐地表达
表达是通过口语、书面语、表情、动作、绘画作品等形式,把自己的知识、想法或情感表达出来,并传递给别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表达形式主要是书面语言文字的表达,通过训练实现口语到书面的转化。儿童在入学前,由于家长和幼儿园的老师及同龄的孩子之间的交流,平时通过电视、音乐等媒体的耳濡目染,口头语言已经得到较好的锻炼和发展;而书面语言的发展,主要通过进入到小学之后,学校系统的语文课程学习才能得以实现。
前文提到,《安徒生童话》的透彻理解,能帮助低年级儿童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但光是理解故事内容是单一、枯燥的,我们在教会学生理解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快乐地表达。
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故事内容,我会安排学生进行话剧剧表演。我选择一些角色分明、有情节、有对话的故事,让孩子们一起来表演,如《丑小鸭》、《海的女儿》、《豌豆上的公主》等。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喜欢的角色,并分组进行的排练,完成表演后,再让其他小组的成员来进行评价,说说各个小组的表演情况。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这样快乐的表达方式体验到了成功,收获了自信。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应该在无形中营造出愉悦的气氛,更多的鼓励、肯定学生的表达,不要过多的去用条条框框规定他们应该怎么说,尽量让其能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地将自己的想法舒适地表达出来。因为没有评分标准,学生只需完整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关键是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孩子想快乐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关系到学生日后的写作能力以及各方面语言水平的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以无比的热切关爱每一个学生,以亲和的态度走近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在任何一种机会中得到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不断提高人际交往中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
三、热切地交流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话足以说明了人与人之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想要锻炼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就离不开合作交流。语言文字运用是一门教学艺术,需要我们具备较好的交流能力。交流是参与者的一方,将信息用语言文字或非语言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另一方,同时需要得到反馈的互动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上,表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安徒生童话》中《拇指姑娘》这个故事,让阅读过的低年级学生有非常强烈的交流的欲望。当他们自主阅读完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之后,迫不及待地跟身边的朋友、伙伴交流他们在故事中发现的有趣的事情——拇指姑娘只有拇指那么大,故事中的动物精通语言,蜘蛛会纺织,拇指姑娘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关心别人,用尽全力救活了一只燕子,并且最后能跟燕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美丽的国度里。这富有诗意的情节美丽的童话故事,让天真活泼的孩子非常热切地交流沟通,在相互的沟通中又发现了自己在阅读时的不足,结合别人所发现的亮点,最后变成自己的知识。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只不过许多学生只是看到了他人的缺点,没有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才能更好地发展自身优势,想要变得优秀,就要学会和别人合作交流,在这样一个思想碰撞的过程中无形中会发现自己越变越好。这样才会有真正的动力和基础。让学生养成热切地交流的习惯,教师应该经常使用随和的口气谈话教学,对学生温柔平等,不摆架子,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使师生间的心灵距离越来越小。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经常忘却自己是老师,而是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小组中,以平等的姿势和心态与学生讨论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
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决不允许流于形式的交流体会。应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博取众长、集思广益;形成人人带着问题专心探究。只要操作科学,运用得当,讲究合作学习的方式方法,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交流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评价环节,通过交流,诊断学情、调整预设、激发兴趣、保持激情。在评价环节,语文老师的课堂语言一定要规范,到位,不要太随意。
四、愉悦地分享
分享是个人把自己获得的知识、经验、感受等表达出来的单向活动。与表达不同的是,一般要有对象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分享,如小组讨论后的汇报。分享是希望他人能够了解、接受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经验、感受。
交流、分享的过程,离不开参与者的倾听。要重视培养学生交流、分享的习惯与能力。使用大家听得进、听得懂,的语言文字对信息进行编码加工,作出反馈。交流、分享的过程,既是运用听、说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听、说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的过程。
理解、表达、交流、分享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四个维度,理解是前提和基础,表达是目标,有了理解、表达,才会有交流和分享活动。所以,我们讨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既不能只重视表达训练而忽略了其余三项活动,也不主张将这四项活动割裂开来单独进行。需要将理解、表达、交流、分享作为一个具体完整的活动来探讨研究。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引导学生亲历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沟通交流、分享经验与成果的过程,更是情感激荡、思维碰撞的过程。这一项过程在小学第一学段对于低年级的语言文字运用有很重要的帮助,在低年级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理解、表达、交流、分享的过程,涵盖了语文课程领域听说读写四大基本能力运用的过程,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由此可见,“理解、表达、交流、分享”在低年级语言文字运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四个维度训练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虽然这不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唯一途径和方法,但是却是学好语言文字运用的主要渠道,我们只有谨遵这四个维度,立足课堂教学,以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才能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定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安徒生童话[M].四川: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3]祝禧.文化语境下的母语教学再思考 [J]. 语文教学通讯,2012.06.
[4]佚名. 如何理解与把握语言文字运用[J/OL]. 小学教学设计网,2014.2.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