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课堂在生活实践中的探索
摘要:现在教学中十分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除了信息技术课程以外,生活实践也可以作为一个全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阵地,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爆发出创新的火花。本篇文章从信息技术课堂和课外生活实践的对比中进行了可行性的论证,并对实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生活实践中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信息素养、创新、生活实践
如果说希望学生能在信息的海洋乘风破浪,就得要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舵手,掌握驾驭轮船的本领。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能单纯的只依靠信息技术课程,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解决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问题,来掌握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使知识“外化”。课堂之外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了一片沃土,那么如何高效快捷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课外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可行性
首先,将课内与课外有效的结合起来,使他们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可以为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很大的便利和可行性。
其次,信息技术课程立足于实践,立足于学生的亲身经历,每个学生通过调查、研究、试验等活动获得丰富的体验。
再次,信息技术课程和课外学习是对学科局限的突破,强调各学科、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运用。学习中,学生不仅要综合运用已有的语文、数学、生物、物理、化学、历史、社会、艺术等学科的知识,还要融合经济、法律、心理、环保、审美等方面的意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技术的学习占了一定的比重,而在课外学习中可以将所学的技术极大的应用到学习过程和结果中,进行实践和验证,二者进行了强有力的互补。
二、不同阶段分层次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每一个研究的阶段可以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某一方面进行有侧重的培养。
1.选定阶段
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入了解;也可以针对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研究,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社会问题类、校园问题类、自然科学类、文学艺术类,重点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性。不同的人面对同样信息会有不同的态度,敏感性强的人,面对信息,即便是与知识结构相矛盾或不能解释的信息,他们会发出疑问:“这是为什么?”从而激发起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去探索、实验,去求知、去寻找原因。
2.在收集相关资料、调整研究方案阶段
课外学习不是书本知识,而是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不但要可以搜索到信息,在这过程中还要考虑到信息所需的成本和利益。在考虑信息的可用性时,能够通过多种渠道的方式来搜索信息,比如借阅图书、人物访谈、问卷调查、网上资源等等,就是说对所要获取的某种信息,考虑哪种方式更适合,要确定实际而全面的计划,有条不紊的去获取,最终决定取舍信息。
3.总结、汇报、交流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重点培养学生对于信息的分析能力,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能评价信息及其来源,并把选出的信息与原有的知识背景和评价系统结合起来,从收集的信息中提炼出精华,如果学生具备了信息资源的分析能力,就能在信息资源的海洋中游刃有余。
另一个培养的重点就是信息加工能力,信息素养教育的核心是信息加工能力,它是新时代的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学生应该可以言简意赅地将所获得的信息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即从了解到理解,能够从信息中看出变化的趋势、变化的模式并提出变化的规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