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5-7-4 01:32:25
|
只看该作者
(播放大瀑布枯竭时的图片)“(悲愤地)你们为什么把我的血吸光?”
“我以前是那么雄伟壮观,可现在……难道你们愿意看到我奄奄一息,即将消亡的样子吗?”
……
在描述中,学生对事物有了切身的体会,学生的语言表述中不仅止于对文字、图画的简单复述,还能通过描述自己的感受增加语言的感染力,这不仅是资料简单的从书面语言到口头语言,而且在转化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个性语言,使学生的口语表达更有生动性、形象性,以达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的训练目的。
三、交流信息,评述观点
从心理语言角度来看,青少年语言的发展存在一般规律,即内部语言能力与外部语言能力的发展并不平衡,他们的内部语言系统发现很快,外部语言能力常常不能适应。学生语言还常常表现为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没有把所思考的内容有条理地完整表述出来,这恰是内部语言在外部语言中留下的痕迹。因此,个体由思考到表述,需要一个语言的“加工”过程。
在了解课文主要的基础上,老师利用电教媒体集中展示能升华课文主题思想的图文资料,直观展示动人情景,降低重点句子的理解难度,突破表达难点,并激起大家共同参与的兴趣,学生通过自读、自感、自悟,描述自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达到理解而晓理。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问题摆在了学生的面前,他们从资料中深刻体会到“摇篮”与“祸河”的天壤之别,个个立志做环保小卫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
“我从报纸上了解到,由于水资源缺乏,人们过量开采地下水使西安地下出现多条裂缝,大雁塔已经倾斜。唉!如果再不醒悟,地球上剩下得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看到这么多的树木被砍伐,鸟儿无家可归,使我记起甘地曾说过的一句话:地球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却满足不了人类的贪婪。”
“我在这里说两句环保的名言警句,希望大家能铭记在心:
一滴水并不多,一滴一滴汇江河。
勿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创造虚拟实境功能,将课堂变成一个与社会中相类似的语言环境,是“教师――媒体――学生”,这样教师便从家长式的灌输者、训导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启发者、引导者。多媒体技术使教师权威不再建立成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师生都在同一平等热烈的语言环境下,敢交流、愿交流、乐交流,根据当前环境恰当的组织语言、传达信息,锻炼了学生对语言的适应能力,使学生的语言表达随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撑起了口语交际的一片天。
参考文献:
[1]李吉林.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M]. 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守恒. 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叶晓东.农村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2011 (1)
[4]孙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探微[J].小学时代(教师).2012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