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1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题及试题答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3:48: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新资料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试题
江苏丰县初级中学 戴松方
一、选择题

1.(2014年青海中考题)某校组织学生体检,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数据是(  )

A.体温37℃     B.身高16m      C.质量40kg       D.1min心跳75次

答案:B

解析:试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物体的估测能力,对自己身体的一些数据更应该关心。中学生的体温在37℃左右,所以A正确;中学生的身高大约1.6m,所以B错误;中学生的质量40kg左右,所以C正确;中学生1min心跳75次,所以D正确。

2.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答案:D

解析:要从刻度尺的选择和使用方法方面去分析。测量前选择合适的刻度尺,要先观察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观察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以上都是测量前必须做的。

3.下列记录结果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应该是厘米(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9           B.教室宽约为60

C.小明的身高为1.68                   D.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

答案:D

解析:题目考查对长度单位的认知和常见物体的估测能力。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厚度不到1厘米,所以应该约为9毫米;教室宽约为6米,合60分米;小明的身高应该为1.68米;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厘米。

4.在通常情况下,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

A.0.9s        B.10s       C.1min         D.1h

答案:A

解析:要对脉搏的跳动有所了解,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的脉搏为每分钟60~70次。

5.我国对纳米技术的研究已经跻身世界前列,长度为1.76×109nm的物体可能是(   )

A.一个人的高度         B.物理课本的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答案:A

解析:1.76×109nm这个数值太大,而单位太小,把它换算成大单位。根据1m=109nm,所以1.76×109nm=1.76m,显然这是一个人的高度。

6.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答案:A

解析:由于受所用的仪器、测量方法的限制和测量者的不同,测量必然存在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错误与误差不同:错误是指不按实验操作的有关规定的做法,是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所以只要严格按要求去做,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3:48:38 | 只看该作者
7.用较厚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长度,如图1,正确的是(    )
图1
答案:D
解析:A项图中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未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B项图中的刻度尺没有放正;C项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未能紧贴被测物体;D项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而且放正,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对齐。
8.现在通用的鞋的号码是指人的脚跟到脚尖的距离的厘米数。白雪同学请林圆圆帮她买一双鞋,林圆圆使用了一把受潮膨胀了的木刻度尺测出白雪的脚长23.0cm,则林圆圆应该买的鞋的号码是(  )
A.22     B.22.5    C.23     D.23.5
答案:D
解析:受潮膨胀的木尺,分度值变大。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其读数比真实值小,因此脚的真实长度比23.0cm稍长。
9.在相同条件下,由于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因此用同一把铜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的长度,夏天和冬天的测量结果比较是(  )
A.夏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B.一样大
C.冬天测得的数据大些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热胀冷缩后微小长度变化的判断比较能力。铜的热胀冷缩程度比玻璃的大,夏天由于铜尺的分度值变得更大,所以测量值偏小;冬天由于铜尺的分度值变得更小,所以测量值偏大。
10.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
B.小明的读数比小华的准确
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
D.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精确测量时,要求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把给出的数据换算成小数点后有一位数字的数值,那么,其单位就是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cm,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122.8cm,因此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也是1cm。结果不一样只是最后一位数字是估计数字,不同的测量者,估读的数字可能不同。两人的读数都是正确的。
11.测一张报纸的厚度,下列方法可行且正确的是(  )
A.用毫米刻度尺直接测
B.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10
C.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测出总厚度再除以32
D.上述方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报纸的厚度是比较小,用毫米刻度尺是无法测出的,所以采用积多算少法,将报纸连续对折5次,这样报纸的厚度就变成了32张报纸的厚度,用刻度尺测出其厚度,再除以32,可求出一张报纸的厚度。
二、填空题
12.(2014年泰安中考题)(1)如图2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  cm,机械停表读数是________min,________s。
图2
答案:2.85  3   38.3
解析: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刻线对齐,右侧在4.7cm和4.8cm中间,估读为4.85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4.85cm﹣2.00cm=2.85cm;观察表盘可知,机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6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匀分成10个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针指示时间超过3.5min,大圈指针指示是38.3s,因此读数是3min、38.3s。
13.如图3所示,小明测量的ABC三个物体的长度分别为________cm、________cm、________cm。
图3
解析:测量长度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图中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被测木块A长度准确值为3.2 cm,估读值为0.07cm,所以木块长为3.27cm(3.26cm、3.28cm也对)。被测木块B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3.4cm,估读值为0.00cm,所以木块长为3.40cm。被测木块C的末端恰好落在长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4.0cm,估读值为0.00cm,所以木块长为4.00cm。
答案:3.27(或3.26、3.28)  3.40  4.00
14.如图4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尺精确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________。
图4
答案:A  B  2.20 cm(或22.0 mm)
解析: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2mm,分度值越小测量越精确,因此刻度尺A精确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侧没有靠近被测木块,使用方法错误。被测木块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线上,此时长度准确值为2.2cm,估读值为0.00cm,所以木块长为2.20cm。
15.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图5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cm。
图5
答案:1  1.10
解析:刻度尺上最小格表示的长度是1mm,所以其分度值是1mm;纽扣的准确值是:1.1cm;估读值是:0.00cm;纽扣的直径是:1.1cm+0.00cm=1.10cm。
三、综合题
16.步行不仅是一种简易的健身运动,而且还能方便地对一些长度进行估测。
(1)人正常步行时,步距变化不大,因此,步距可作为身体上的一把“尺子”。为了使这把“尺子”更可靠,请你说出一种测量步距的方法。
(2)小明测出自己的步距为0.5m,他从教学楼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共走了84步,则教学楼的长度是多少米?
答案:(1)先测量出走10步的距离,再折算出一步的距离;(2)42米
解析:步距是指人正常步行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为了准确测量步距,可以用测多算少的方法,比如先测量出走10步的距离,再折算出一步的距离;已知一步的距离,可求84步的距离,进一步求出教学楼的长度。
17.如图6,一块砖头,如何测出它内部对角线AB的长度?说出你的办法。
图6
答案:方法1:取三块砖按图3方法放置,量出CD间的长度即为所求。
图7
方法2:取三块砖按图4方法放置,两端的砖块不动,抽去中间的一块,然后量出EF间的长度即为所求。
图8
解析:刻度尺无法进入砖块内部测量,把要测量的长度转化到砖块外部就好办了,怎样实现这个转化,确实需要动动脑筋。
18.挂在弹簧下的物体在位置O处于静止状态,如图9甲所示,将物体拉到A处,松手后,物体会在A、B间上下振动,如图9乙所示。小盼、小汉和小宁已经知道物体每振动一次(由A经O到B再回到A)所用的时间相等。为了精确测定该物体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小盼的测量方法是,当物体运动到最下面的位置A时,用停表开始计时,当物体再次运动到位置A时停止计时,直接测量出物体振动一次的时间。小汉的方法是,当物体运动到最下面的位置A时,用停表开始计时,当物体振动30次,再回到A处时停止计时,用测得的时间除以30,求出物体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小宁的方法是,当物体运动到位置O时用停表开始计时,当物体振动30次,再回到位置O时停止计时,最后求得物体振动一次所用的时间,请你分析他们三个人的方法谁的最好?并简要说明理由。
图9
答案:(1)小宁的方法最好。(2)小盼的方法误差最大,小汉进行了改进,但小汉选择的测量位置不如小宁,小宁选择的测量位置处,物体运动的速度最大,时间的测量会更准确。
解析:小盼是直接测量物体振动一次的时间,由于物体是运动的,人的眼睛不可能对物体是否已在A位置做出准确的判断,即使眼睛判断准了,手也不可能使停表及时走动和停止,人在读表时还会有误差等。如果测量物体振动30次的总时间,再求出物体平均振动一次的时间,方法就要好一些。这不是说上述误差不存在,而是说上述操作产生的误差只有一次,但被平均到30次里,每一次的时间误差变小了,所以更精确一些。显然,选择物体振动的次数越多,测量结果越精确。小汉和小宁的方法有什么区别呢?注意到物体在AOB之间的振动情况,物体在O点振动最快,由O向A运动速度越来越慢,物体是否已到A点呢?这极易使人的眼睛做出误判断,从而增大了测量误差。以O点作为计时的开始和终止,可使上述原因产生的误差减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6-6-22 11:29: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6-6-22 14:40: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6-6-22 14:40:42 | 只看该作者
好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6-11-3 14:46:40 | 只看该作者
ha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9-19 14:0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1 22:0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