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7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08:2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年级下册语文《木兰诗》说课稿

《木兰诗》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木兰诗》,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和说教学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完成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古诗,学生在初一年级上册已接触过古诗词,对古诗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诈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本诗为民歌,结构分明,语言朴素,感情浓郁,适于吟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
二、说教学目标
    为了能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我们要引导学生对古诗文形成一定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据此,本文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本文的生字词,并理解有古今意义的字词。                理解课文,并在此基础上熟背课文。                品味文中修辞手法的妙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理解课文、熟读课文到背诵课文,再到赏析课文,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3、情感与价值观
               了解劳动人民的艰辛,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学习花木兰的深明大义和爱国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掌握生字词,透彻的理解课文。                 了解劳动人民的艰辛,学习花木兰深明大义和爱国精神。
           2、难点了解本诗的一些句式,并理解掌握互文,排比等修辞手法,并提醒学生在翻译时要注意体现。-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①诵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节拍,力求声情并茂,体现诗歌的声韵美,在反复的诵读中,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主人公的美好情操。-
②复述法:教师提示学生复述时要掌握诗中叙事的各个环节,而且要注意抓重点,做到详略得当,引导学生清晰、流畅、有条理地表达。-
③鉴赏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集中鉴赏本文繁简相宜、形象丰满的写作特色。-
④讨论探究法:培养学生利用各种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
⑤竞赛法:针对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开展竞赛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法
这篇文章是诗歌,语言生动,句式,教学大纲要求此文要背诵,而且还要求学习它的艺术特点,并运用到写作中,于是我在上此课时要求学生用以下方法学习。
  1、朗读法:教会学生朗读,要求、流畅、传神、齐读要,这是一种短时间内同时调动眼、口、耳、脑共同活动的阅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力,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归纳法:学生可按段或层次来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按纳的文字来串通课文并朗读课文,这种方法能使学生背诵课文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练习法:这种方法最实用于写作,我们教材中所选的文章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方法,当我们分析了课文的写作特点后,可以让学生拓展思维,培养想象力,语言运用能力。
五、教学过程
        第一、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和基本知识。采取学生自学、互学的方法,老师加以指导,让学生掌握生字词,知道什么是乐府民歌以及文章故事背景等知识。
        第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说说对花木兰的理解,引起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花木兰的兴趣,并以此导入新课。
         第三、整体理解,把我文意。翻译课文,让学生理解文意,并把握故事情节。
         第四、分析人物,理解主旨。了解花木兰贤惠、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学习她爱国、爱家人的伟大精神,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操。
          第五、师生互动,品味赏析。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课文写得好的地方,让学生先浅谈见解,教师加以总结,赏析课文语言美,理解修辞方法的妙用,如互文修辞手法。
          第六、延伸知识,深化主题。让学生找出花木兰还有哪些和另外的一些爱国英雄,深化爱国这个主题。
          第七、加以总结,布置作业。总结知识点和主旨,布置两题作业:1、写一个100字左右对花木兰的评价。2、背诵课文,找出写得好的句子。
六、说板书设计木兰纺织 →木兰从军 →木兰征战 →木兰辞官 →木兰还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1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3-5-19 08:21:12 | 只看该作者

《木兰诗》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木兰诗》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首古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可以说妇孺皆知,学生应该有所了解。本单元的选文都是爱国注意题材,旨在使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英雄们的壮举,增强正义感,珍惜幸福生活。所以,本课在设计时,也将围绕这一单元目标展开。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1单元目标: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2、围绕阶段目标和单元目标,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感受花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②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其效果。
  ③初步了解民歌的特点。了解“互文”等修辞的作用。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本诗详略相宜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
  ①诵读法。②复述法。③品读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鉴赏本文丰满的人物形象。④点拨法,学习详略得当的结构安排及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拟用2课时完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第一环节:导入
  由豫剧《花木兰》选段,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花木兰的图片、资料,谈一下对木兰这一人物及其故事的了解。然后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美
  首先师示范朗读,要求听准字音,读完之后纠正字音。初步感知诗意。(投影显示易读错字)机杼可汗燕山鞍鞯鸣溅溅扑朔迷离金柝
  接着,让学生齐读诗歌。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诗歌节奏明快的语言特点,并初步感悟花木兰的英雄气概。
  教师点名朗读或学生自荐,要求其余学生注意体会朗读的语气、语调、语速、节奏。比如用较慢的语速读出开篇的忧愁,欢快的节奏读出归家喜悦。
  第三环节:扫清文字障碍,理解诗意。
  学生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带领学生掌握几个重点词的解释,培养学生自学简易文言文的能力。需要砸实的重点语句: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第四环节:复述诗歌,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首诗情节具有传奇性,用“讲故事”的方式再现,比较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先小组内讲讲,让学生有点准备时间,再小组推荐选同学复述本诗的故事情节。其余同学或补充或评点。这个过程的最低要求是流畅、完整;我们期待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放飞想象力,加上合理的想象。
  第五环节:赏析人物形象
  请同学用一句话“我从——中看出木兰是一个﹍﹍的人”来概括木兰的形象,并且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依据。这一环节采用集体讨论的方法,然后举手发言。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而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依据,主要是培养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的能力和习惯。
  学生可能分析木兰的形象:勤劳、智慧、勇敢、坚强、不贪图利禄、爱国爱家等。用学生分析的词语生成板书。例:
  木兰
  勤劳
  善良
  勇敢
  淡泊名利
  热爱生活
  可以在学生说不出的时候给个示例导一下,不在一开始就示范。学生回答程度好的话,不必提。
  示例:我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看出木兰是一个勇敢、孝顺的人,她不怕战场上的凶险环境,这也是她爱国精神的体现。她也很体贴父亲,否则不会承担父亲的责任。
  赏析之后请学生试读。比如示例就应读得果敢坚决,体现出木兰的勇敢。
  总之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讨论、赏析、品读结合,在读中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有效解决教学重点。
  第六环节:竞背。选择你喜欢的段落,在3分钟内看谁背的最快最准。
  第七环节:布置作业-----背诵《木兰诗》。
  第二课时:
  第一环节:复习齐背这首诗,回忆: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木兰在你心中的形象?
  意在复习人物形象与锻炼概括能力。
  第二环节:学习本诗中结构安排的详略、繁简,运用点拨法,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并能理解这样安排的用意
  看一段赵薇版的《花木兰》的视频,一分钟。其中多是宏大战争场面的渲染。这个视频承接上节课的形象分析,又可由此生发出详略的安排问题。
  ①《木兰诗》里有没有刀光剑影的战争场景?写的是什么?
  明确: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写木兰奔赴战场,速度极快,像飞一样的。用了夸张的修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的是边疆的夜景。这里有很大想象空间。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写的是战争的残酷,征人归来。
  思考②为什么刻画一个战斗英雄,却没有战场上的详细描写,详写的是什么内容呢?学生讨论
  学生可能提到的有:跟父母的对话、出发前的准备、木兰归来的情形。
  总之,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
  点拨:繁简详略跟作品要表现的形象,表现的主题有关。
  给学生时间思考讨论发言。
  师总结:这首诗不是要塑造一个雄赳赳的武夫形象,而是要突出她身上种种优秀品质。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板书)
  女儿情怀英雄形象
  (详)↓(略)
  热爱和平的杰出巾帼英雄
  学习写作手法,不仅是为了研究本诗的布局谋篇,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
  第三环节:了解本诗作为民歌的语言特色。
  我设计的过渡是:这首诗能流传千古一方面是因为木兰这个形象惹人喜爱,另一个原因也不容忽视就是它的语言特色。
  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语言丰富多彩,有口语,有整齐的律句,句型有长有短,读起来节奏明快,声韵铿锵,富有音乐感。教师适时举例说明。
  然后完成课后题“互文”“排比”“顶针”的用法
  第四环节:比较阅读
  提供一段同题材的散文,初步培养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①《木兰诗》中与上文“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意思大致相同的几句是:
  ②文中表明主旨的句子是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以木兰的口吻给父母写家书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感受文本后木兰细腻的女儿情感。
  2默写《木兰诗》
  总之,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情,采取诵读、讨论、品析、写作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走入文本,走入木兰的内心世界,培养学生的概括、想象、赏析、写作等多种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0 07: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