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三年级下册《统计》说课稿
[打印本页]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0:14
标题:
三年级下册《统计》说课稿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统计》),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先来说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规范实验课程第(三)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教材为了便于同学掌握,为同学的学习新知作了精心的设计。内容的选择注意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如统计喜欢的动物卡片、统计同学喜欢看的竞赛,喜欢的玩具等等。本节课它是在同学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作好铺垫。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同学进一步吐艳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同学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我认为是(选择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的内容,并且让同学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和(二)年级同学的实际情况,从课程规范的理念动身,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使同学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在同学填写统计表,画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使同学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3、通过对同学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同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同学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上需要准备的
(多媒体课件,动物图片,练习纸等)。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0:15
二.说说教法学法。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同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是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着这一理念,我在教法和学法上是这样设想的:
首先说说教法的设想:本课时的学习是在同学一年级原有的基础之上来学习的,因此在教学时我将充沛利用同学原有的数学建模和学习经验,选择和创设与同学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增加同学学习的独立性,大胆放手让同学根据自身喜欢的方法去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从而感受统计的意义,形成统计的观念。
再来说说学法的设想:《规范》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同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节课同学学习新知的主要方法。课堂上引导同学通过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分析、研究,留给他们足够的动手实践和考虑的时间和空间,体验统计的全过程,让同学在全情参与中不知不觉中学会新知,发展能力。
作者:
admin
时间:
2010-4-5 10:15
三、说说教学程序的设计。
《规范》提倡同学自主学习,数学课堂生活化,关注同学学习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教学流程时努力做到“让同学在生动的情景中学习”、“引导同学独立考虑与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特地设计了一下的教学环节:
1、情景激趣,揭示课题。
课的开始,我创设了班级“迎新大联欢”的情景,让同学戴上动物头饰进行活动,准备了虎、狗、兔、乌龟动物图片贴于黑板之上,然后让同学选择自身喜欢的动物头饰,在题卡上打“√”。教师提问,老师该如何准备这些头饰,你们有什么好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统计。这样设计,特别贴近同学的生活实际,激起同学学习的兴趣,一方面为新课的探究准备了第一手的资料,又使同学体会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必要性!
2、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A、探究整格的涂法。
(1)同学小组合作用自身喜欢的方法记录整理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然后汇报数据记录情况,教师提问,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的,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同学各种统计的方法,可能会有正字法,“画△”等方法,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同学原有的知识基础,并且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同学,充沛体现了同学的个性化发展。
(2)让同学在条形统计图(每格表示1个单位,最多数量为10)中表示出每种头饰的数量,在答题纸卡上完成。教师提供的统计图只有10个格子,比方小兔有16个时,同学们肯定会有不少意见,认为在这个条形统计图上无法再继续,这是老师抓住机会,问“小兔有16个,画16个格子不够了怎么办”,小组内进行第一次的讨论,交流,动脑筋、想方法,教师巡回指导,和时了解同学的讨论情况,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反馈交流。同学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①往上加格子;②在旁边一栏中继续画等,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在多媒体上出示。③当有同学想到把1格分成两小格,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的媒体展示,问问同学怎么一分为二就够了,1格表示几个,多请两个同学讲讲为什么一格表示两个单位之后,小兔的数量16能科学的表示。
对于以上反馈的三种方法,同学先独立观察比较并考虑,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再进行第二次的小组交流,然后统一看法:当数据较大时,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的方法更合理。在以后的学习中还可以用“表示一格3个、5个。。。。。。甚至更大的单位。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有考虑。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从同学的困惑和问题动身,引导同学积极参与到统计活动中去,让同学根据收集的数据自身提出问题,并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同学在一次一次的讨论、交流、倾听中深刻理解了统计意义和作用,培养了同学的能力。)
(3)在新的每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上,同学把每种动物头饰的数量表示出来。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教师提问:如16个头饰为什么只涂8格?4个头饰在刚才的统计图上涂了4格,现在为什么只涂2格就可以了?等等这样看似简单而不经意的提问,其实能对同学理解每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含义有很大的协助。
接着请同学看着统计图,说说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信息?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采用同桌一问一答的形式分析这个统计图。
B、探究半格的涂法。
(1)创设“开联欢会老师去买冷饮”的情景,出示所买的各种冷饮的统计表,数据分别是:10、6、11、17,以和两个条形统计图(分别是每格表示1单位,每格表示2个单位的),让同学进行选择,统一意见,选第二种统计图比较合理。
(2)接下去是同学尝试这完成这个统 计图,有困难的进行小组的第三次讨论:11该涂几格,怎么涂?给同学充沛的展示思维的时间,然后进行交流反馈,教师根据反馈在多媒体上进行讲解和示范,带给同学科学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问:看了这个统计图,假如你是冷饮店的老板,你会怎样进货?说说理由。
象这样问题的提出,一方面同学对这个实际存在的问题很感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同学能真真切切的体会到统计知识的是实用性,比老师空洞的说教强得多!并且《课标》要求本节课的教学,教师应注意在统计活动中,引导同学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乐于与同伴交流,培养同学善于提出问题以和分析、比较和推理的能力。
以上环节的设计,都是同学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在合作、推理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学会了考虑、学会了交流。
3、巩固深化,课外延伸。
(1)教师创设“联欢会演节目”的情景,出示一个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下面没有内容),请同学观察说说缺了什么?然后给出提示,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将统计图补充完整。这使同学将统计图的有关知识与分析统计图反方法的有机结合。
(2)设计了一个“课后小调查”。小组合作调查班级同学最爱看的图书种类,制成统计表,并根据调查结果对学校图书室提出建议。
使同学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是“有用的”,同时也是对同学学习质量的一种反馈以和课堂的延伸。
4、总结全课,谈谈该受。
这一环节,请同学回忆一下自身刚才学习时的表示,你有什么收获?
谈谈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感受或本组同学在这节课中的表示。
这样,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同学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学会评价自身,评价他人。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始终坚持“将课堂还给同学”,使他们成为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参与者和发明者。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