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9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第一课时说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8-14 05:4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教材分析

  《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是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学校”中的第三课。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们的学校生活”中第5条“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和第7条“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习、生活中的现实意义”而编写的,其核心主题是体会学校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深化学生对于学校生活的体会。本单元其他三分别是《说说我们的学校》《走进我们的老师》和《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三课都是以学校生活为统一主题,从不同的侧面让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理解老师以及参与学校生活。

  本课第一课时《我们的成长天地》,共设计了三个板块的内容。

  其中第一部分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回顾自身在学校接受的教育”。其中正文内容,概括了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天地,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本领,于他人交往、参加集体活动的成长条件。主持人的提问和四幅插图意在引导学生把学校生活与自身成长联系起来,体会学校在自己成长中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讨论在家用电脑学习而放弃去学校上学的现象”。教材插图中三个不同主人公的对话代表了三种观点。主持人的问题,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板块的设计,意在帮助学生破除只把学校视为“学习知识的地方”这一观点,认识到学校为其成长提供了完整的教育环境,也引导学生树立接受义务教育乃是公民义务的观点。

  第三部分“感悟失学女童心声”。正文部分指出我国个别地区存在女童失学现象。“阅读角”安排了一首关于失学女童的诗歌,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失学儿童对于上学的渴望并通过对照,增强学生对学校重要性的认识和依恋之情。并通过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权利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受教育权与自己未来发展密切相关,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有义务保障学生受教育权。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份简单的问卷,我对学生的进行了针对本课内容的访谈。 “你喜欢学校吗?喜欢,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学生往往在依靠惯性回答了“喜欢”之后,却不能说出喜欢什么。而个别学生回答不喜欢之后,却能够不假思索说出不喜欢的理由。由访谈所得能够推断出,入学两年多的小学生对学校重要性的认识是相对不足的。一方面,他们对学校的生活习以为常,较少反思学校生活对自己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学校学业压力过大的现实情况,使学生不喜爱学校,对学校情感认同度低,责任感不强。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要针对这些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写目的和结构特点,针对本班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情特点,将本课教学分为两个课时。下面我先来说说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有以下3条:

  1.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成长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

  2.加强学生对学校重要性的认识。

  3.引导学生树立权利意识。

  其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是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学校教育与自己的成长联系起来”是本课时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环节和设计意图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活动板块。活动一:学校生活放映机。活动二:“去不去学校”辩论赛。活动三:小小律师团。下面我来详细阐述每一活动环节的具体操作。

  活动一:学校生活放映机。

  导入环节,我和同学们做一个小游戏课件上出示: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学生拍手对出儿歌。然后出示:

  每天在校六小时,一周在校()小时,一月在校()小时。依旧带领学生拍手对句。三年级学生,口算一月在校几小时会有些困难。趁机让学生细细算出答案。继续引导学生:我们从入学到现在,已经在学校度过了两年的时间,加起来一共有大约13000个小时。

  出示统计图表:



  学生观察,得出在学校度过的时间很长。教师板书(时间长)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在课堂伊始,以轻松愉悦的小游戏调动起学生的情绪,抓牢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计算,和对统计图表的观察,切实感受到在校时间在自己的生活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为下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回忆这两年的学校生活,做好铺垫。)

  在课前准备阶段,我联系班主任,将班上孩子们假期制作的成长记录册发放到每个孩子手中。一上课,先请同学们翻阅自己的成长记录册,回忆入学两年多以来的点滴成长。然后指名一些同学们上台,每人分享一个最难忘的成长瞬间。

  在学生分享的同时,我在黑板的一侧做好记录:共有多少人分享,其中多少人分享的难忘瞬间是在学校发生的。(通过提前翻阅学生的成长记录册,了解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记录册中,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与学校相关,故而这个记录环节最终的结果也是在学校发生的难忘瞬间占绝对优势。)

  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结果,发现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绝大多数难忘的瞬间都发生在学校。我随后播放了以本班学生入学以后的精彩瞬间组成的视频,学生伴随音乐与画面,回顾自己在学校里度过的点点滴滴。然后提出问题“你有什么感受呢?”激发学生把在这一环节中感受到的情感体验梳理和表达出来。相机板书(丰富多彩)。

  教师总结:在学校里,我们学到了本领,认识了同学和老师、参加了各种活动,学校,是我们每一位同学成长的天地!(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以成长记录册为载体,引导学生回顾两年来度过的学校生活。由于从一入学就开始制作的成长记录册真实地记录着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事件,有趣瞬间,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所以学生在翻阅和回顾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由于同在一个班级,学校生活中有很多的共同记忆,所以在随后的分享环节,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成长瞬间的回忆,很容易激发起其他同学的情感共鸣。在此刻让学生谈体会,学生通过表达和交流,进一步梳理和明确了学校在自己成长中的重要性。)

  活动二:

  首先,出示课本41页上图。教师创设情境:小玲认为,自己通过电脑一样能够学习,不去学校也行。但是爸爸妈妈认为不去学校不行。你同意谁的观点呢?为什么?

  随后出示讨论单:

  我支持小玲(去学校/不去学校)

  这样做的优点:

  这样做的缺点:

  指导学生就这个主题,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按照不同观点把学生分成两个辩论队。开展一场小型辩论赛。与其他辩论赛不同的是,在整个辩论过程中,如果被对方的观点说服,则可以随时加入对方的阵营。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分析在家学习和在校学习的利与弊。明确在校学习的优点是远远比在家学习多,从而感受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

  随后,教师总结,接受学校教育是国家的要求,接受学校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板书:责任义务)

  (这个环节的设计,摒弃了教师层层追问,牵着学生走向教师自己已有的观点的教学方式。把思考和判断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讨论单上分,优点和确定的设置,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学校学习的众多优势,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分析问题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列举利与弊,进行对比。不仅着眼于正确认知的形成,也着眼于对学生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一举两得。)

  活动三:小小律师团

  首先,播放视频《失学儿童》。视频内容反映失学儿童生活状况。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我国一些地区还有儿童在本应受教育的年龄无法入学。感受到失学儿童对学校的憧憬和向往。

  然后,配乐朗读教材42页的小诗。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会到能够上学的幸福。

  接着,教师发问:“假如你也失学了,你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启发学生换位体验失学带来的严重后果。再进一步引导设置问题“如果你失学了,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条款。帮助学生了解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这是国家法律赋予的。如果有谁剥夺了这种权利,就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上学的权利不受侵害。

  在此基础上,以视频中儿童为主人公,创设情境:需要一个小小律师团一起去说服孩子的父母。为孩子争取上学的权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完善自己的“律师发言稿”。最后派代表在全班分享展示。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了解失学儿童现状,激发对学校的热爱。教学中以视频的形式把远离学生生活的失学儿童现状拉进学生的视野。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失学儿童的生活和思想状况,从而激发学生对失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自己学校生活的珍视。接着又以教材中的诗歌,深化了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形成情感上的升华。继而带领学生了解相关法律,初步建立起学生的权利意识。小组活动“小小律师团”这一设计,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促使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受教育权利的理解。)

  以上三个板块,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知上加深对学校的了解,深化对学校的感情。一步一步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下一节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9 00:1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