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7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年级《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四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5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年级《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四篇
  教学设想
  本公开课教案适用于语文程度中等以上的同学,教学偏重点放在对诗歌的艺术欣赏方面。
  学习目标
  1.了解舒婷,了解朦胧诗的一些特点和它的诗学价值。
  2.从鉴赏的角度学习诗歌,掌握朦胧诗代表诗人的作品和其特色。
  3.理解、欣赏诗歌,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4.熟读背诵诗歌。
  学习重点与难点
  从文学常识入手,从鉴赏的角度学习本诗,体会诗歌独特的意蕴与感情,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布置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舒婷和朦胧诗的资料,并自学;
  2.巩固在《星星变奏曲》一诗中学到的知识;
  3.熟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复习江河的《星星变奏曲》。这是一首朦胧诗,作者借“星星”这个意象表达了一代人对光明与希望的追求。
  背诵或朗读你熟悉的朦胧诗作品。
  导入舒婷的朦胧诗作《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是舒婷“心灵世界的歌”。
  二、走近诗人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70年代末,她的诗作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即成为朦胧诗的代表诗人而闻名。结集出版的诗集有《双桅船》《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等。她的诗歌创作主要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构思独特,情调婉约,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她的诗不偏重客观生活的描摹,而是注重表示自身真实的内心世界。她从关系个人的命运和价值动身,上升到对他人对民族命运的关切。舒婷的诗具有一种崭新的审美视野,能够逾越以往新诗的陈腐观念,突破生活的客观规定性和逻辑性的限制,达到较高的艺术新水平。她的诗既有着鲜明的时代的叛逆精神,又有着执著而深切的热爱之情,发自内心而真实优美,被人誉为“心灵世界的歌”。
  三、朦胧诗和其特点
  抓住朦胧诗出现的年代、诗歌的主题和意象的运用以和诗歌的语言特色等方面介绍。
  你读过朦胧诗作品吗?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朦胧诗的了解。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正是体现了朦胧诗特色的一篇胜利之作。
  四、朗读诗歌
  老师范读、集体朗读、分组朗读、个人扮演朗读。
  五、质疑问难
  自由提问,可以由同学解决;同学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集中解答。
  提示:可以从诗歌的主题、表示手法、感情变化和语言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弄清每一节的内容和感情。
  六、诗歌赏析
  作者选择一个独特的视角,从显示祖国贫穷落后、贫瘠破败的实际动身,抒发了自身内心真实的感受,全诗的感情基调由最初的低沉缓慢渐渐变得高亢急速,由抑到扬,从而表达对祖国的理解和热爱之情。
  分节朗读,感知诗歌的独特内涵与艺术特色。
  老师以第一节为例,指导同学赏析诗句,余下几节师生一起完成,旨在引导同学深入理解诗歌独特的意蕴,学会赏析诗歌。
  第一节,作者运用一系列的意象,并通过意象的叠加,向读者出现出诗人心目中的祖国的形象,这是诗人真实的感受,也是诗歌人本主义特色的表示。“破旧的老水车”与“疲惫的歌”显示出祖国的落后与疲惫;“熏黑的矿灯”与“蜗行摸索”显示出祖国前进步伐的艰辛与缓慢;“干瘪的稻穗”与“失修的路基”显示出祖国的贫瘠与破败;“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则显示出祖国在痛苦中奋力抗争、顽强不屈的形象。最末一句的“──”表示语意转折,由前面对祖国形象的描绘,转而直接表达对祖国实际状况的深深的理解和真挚的热爱之情,知之深,则爱之切。“祖国啊!”一语显得深沉而凝重。
  第二节,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我”与祖国开始交融,祖国贫穷,我是悲痛,我是她痛苦的希望,这种希望正如“飞天”袖间的花朵,美丽诱人却如此渺茫,那就是对祖国富饶、荣光与自由的殷切期盼!最末一句“祖国啊!”表达了诗人哀怨般的深情。
  第三节,同样运用一系列的意象,“簇新的理想”“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意象叠加,充沛表达出诗人在新时代来临之际的希望与欢欣。但是,细细品味,这些意象无不深深地打上“文革”的时代烙印,表示出这一代青年人内心独特的感受,“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古莲的胚芽”也是经历风霜雪雨的寒冻,就连笑涡都是“挂着眼泪”的。这样就使得这首诗在体现舒婷个人特色的基础上又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最末的“祖国啊!”表达出诗人的欢欣与对未来的神往,至此,全诗的感情基调由先前的低沉凝重进而变得高亢激越起来。
  第四节,在前三节的基础上,“我”与“我”的祖国再次融合,“我”和祖国已经是唇齿相依,不能分割:“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是你喂养了“我”。这个曾经迷惘的“我”,经过深思,经过感情的洗礼,已经沸腾起来,“我”愿为我的祖国奉献一切,用“我”的血肉之躯去换取祖国的富饶、荣光与自由!“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与“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这几个简短句式构成排比,增加了语言气势,加快了诗歌的节奏,它们与最末一句“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使感情激流达到极点,成为全诗的最强音。正是对祖国的这种执著的爱和奉献精神,使得这首诗与《致橡树》《一代人的呼声》等成为舒婷朦胧诗作的“高音区”。
  七、经验总结
  学完这首诗,你有哪些新的体验?你对祖国有了怎样的认识?你学会怎样鉴赏诗歌了吗?选择其中一至两个问题,用诗或文的形式写出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50:00 | 只看该作者

  
  九年级《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四篇    
  学习目标
  1.朗读并背诵诗歌,体会诗歌包括的深情;
  2.理解诗句的内容,掌握诗歌的意象。
  教学布置
  2课时。
  教学设想
  从分析意象入手,把本诗同直白表达感情的歌曲《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相比,体会本诗运用意象委婉含蓄表达思想感情的特色。本设计的教学对象是语文程度中等以下的同学,因此,教学的偏重点应放在掌握运用意象委婉含蓄表达思想感情的特色这一点上。
  课前准备
  1.搜集并欣赏(朗读或学唱)歌唱祖国的诗歌或歌曲;
  2.查找舒婷和朦胧诗的有关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
  请朗诵自身搜集的诗歌或歌词。
  2.教师播放殷秀梅演唱的《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听后说说这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欣赏歌词《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刘合庄)
  生我是这块土地,
  养我是这块土地,
  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尽管你还清贫,
  啊!我总觉得生活是那么甜蜜;
  尽管你还有忧虑,
  啊!我总坚信未来是多么美丽,
  啊!亲爱的祖国,
  无论我走向哪里,
  我的心紧紧贴在你的怀抱里。
  生我是这块土地,
  养我是这块土地,
  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
  哪怕我是一棵小草,
  啊!也要为你增添一丝新绿;
  哪怕我是一滴水,
  啊!也要为你荡漾起美丽的涟漪,
  啊!亲爱的祖国,
  无论我走向哪里,
  我的爱深深埋在你的心坎里。
  这两段歌词分别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怎样的感情?用具体的语句说明。
  第一段表达了对祖国的理解,第二段表达了对祖国的奉献和热爱。
  这首歌词的语言特点是什么?语言直白,非常明确地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的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却与此有些不同,大家可以把它与上面的歌词进行比较。
  二、朗读诗歌
  1.听磁带录音,初步感受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对祖国的深深的理解和诚挚的爱。
  2.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前后有什么变化?
  ──由低沉缓慢到高亢急速。前三节末尾的“──祖国啊!”和全诗末尾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直接显示出诗歌感情基调的变化。
  3.朗读诗歌:与作者达成感情的共鸣。
  集体读──感悟诗歌感情。
  分组读──体现集体力量。
  个别读──展示个人风采。
  三、赏析诗歌
  1.分节朗读,体会各节之间在意义上的关联。
  第一节,写出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表示出祖国母亲在逆境中坚毅、顽强的形象,节末一句“祖国啊!”表达对祖国母亲贫穷落后的理解和对她顽强不屈精神的深深叹服。
  第二节,是贫穷悲痛和痛苦的希望把“我”和祖国紧紧连在一起,节末一句“祖国啊!”表达出哀怨的深情。
  第三节,走过艰难和曲折,在新的时代来临之际,“我”将带着“簇新的理想”和祖国一起奋飞和奔跑,节末的一句“祖国啊!”表达诗人的希望和欢欣。至此,感情的基调已由低沉缓慢开始上扬。
  第四节,曾经迷惘的“我”,经过深思,如今情感已沸腾,“我”愿意为祖国的富饶、荣光和自由奉献“我”的血肉之躯。篇末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使全诗的感情达到高潮,形成全诗的最强音。
  2.作者是选择怎样的视角、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上述意义和感情的呢?
  诗人运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历史的隧洞”“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来表达祖国贫穷落后、贫瘠破败的面貌,诗人对祖国的感情也由此而生,正如上面歌词中唱到的那样:“尽管你还清贫,/啊!我总觉得生活是那么甜蜜;/尽管你还有忧虑,/啊!我总坚信未来是多么美丽。”
  由同学考虑并解答。教师伺机给以点拨、指导,课后研讨练习第二、三题交叉到诗歌讲解中完成。
  3.探究一下,“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和祖国是什么关系?
  “我”和祖国相互交融,“我”即祖国,祖国就是我。祖国贫穷,我是悲痛;祖国痛苦,我也无奈;祖国获得新生,我将随之奋飞奔跑。“我”和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唇齿相依。
  四、再读诗歌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表达的爱国情感;朗诵诗歌。
  五、拓展与提高
  1.比较这首诗与歌词《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的异同点。
  2.尝试着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九年级《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公开课教案四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3.初步感知诗歌中的意象特征。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诗歌中的意象。
  教学准备
  同学准备:1.预习课文,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熟读全诗;2.回顾所学现代诗歌,找出和本文类似的诗歌和特点。3.查阅有关舒婷的资料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教师准备:1.有关舒婷的资料、本诗写作背景和朦胧诗的相关资料;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录音资料或范读准备。
  课时预计
  1课时。
  课型
  自主学习课。
  学习步骤和内容
  一、导入
  祖国,一个普通的词语,却能唤起人们心底真挚而深切的情感。20世纪70年代末,刚刚经过十年浩劫,面对伤痛满身的祖国,一个普通的女工在唱咏《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她充溢激情的歌唱,表达了自身与祖国命运的息息相关,她为之悲,为之喜,为之蓬勃奋飞!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那质朴厚重的情感吧!
  播放录音资料或教师配乐范读,导入学习情境。
  二、初读感知
  1.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你有什么感受?
  2.本诗和我们以前学的哪一首诗类似,你还能读出几句来吗?它们有什么一起特点?
  (九年级上册第3课《星星变奏曲》,“假如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溢了光明/谁还会需要星星/谁还会……”它们都是朦胧诗,构思强调内在思维,表示手法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主题具有多义性。)
  3.文学作品的理解,需要我们走近作者,走入作者的那个时代。请你展示搜集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和本诗写作背景,并简述你对那个时代的认识。同学间相互补充。
  舒婷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她初中毕业以后曾去插队,后回城当工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成诗却早在1976年“四五”之后的动荡时代,这首诗有着繁重的历史感,表达了一种希冀光明的痛苦。
  三、诵读品味
  (一)导读品味: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的那个年代,仔细品味诗歌的感情。
  1.教师播放音乐,营造气氛,同学根据自身的理解有感情地自读。
  2.同学选其中的一节朗诵,并说说这样读的理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应用怎样的语调诵读?)其他同学点评,教师鼓励。
  3.诵读指导:
  本诗先抑后扬,表达了诗人由低沉而至高亢的思想情绪,朗读中要注意掌握这种节奏的变化,读出情感。
  教师范读第一节(或放录音),问: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读吗?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引导:
  第一节,诗人使用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意象,这些意象,一方面要从其自身包括的内容来理解它的象征意义,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象的修饰语。这样,我们不难发现“矿灯”“路基”等,应该象征着祖国的工业,而“熏黑”“失修”等修饰语形容了祖国工业的衰败。同样,“水车”“稻穗”,应该象征祖国的农业,而“破旧的”“老”“干瘪”等修饰语又现出了祖国农业的落后贫穷。这一组意象加在一起,既指工农大众生活的艰难,又凸现了祖国经济的贫弱面貌。“淤滩上的驳船”与“历史的隧道里蜗行”相对,进一步象征了中华民族已经远离历史前进的轨道,裹足不前。此情此景,诗人感到犹如把纤绳勒进祖国母亲肩膊那样疼痛难忍,禁不住发出“──祖国啊!”的深沉呼唤。多么繁重,多么痛苦!语调应缓慢低沉。读“──祖国啊!”时,要痛苦繁重而有压抑感。
  (二)自主研读
  1.请模仿老师的分析方法分组研读二、三、四节,小组成员间相互质疑、交流,做好记录,然后选一名同学全班交流,各个小组互相补充。(交流时采取读一节交流一节的方式,让同学在反复的诵读中仔细体会。)
  教师引导:
  第二节,诗人使用了“花朵”这一意象,它的出现带来了轻松与美的感受,但我们注意到它的修饰语时,感觉就不一样了,“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原来这“花朵”离我们很遥远,无从触摸。但“花朵”终究是“花朵”,它代表我们古老的祖国的希望。虽然有些微茫,但它存在着就会带给我们努力奋争的力量。因此这时诗人呼喊“──祖国啊!”,但那声音就不再是单纯的痛苦,而是在繁重中露出了点点的希望。读时语调较第一节稍高。
  第三节,诗人使用了“簇新的理想”“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等一系列的意象。依然依照我们的理解方式看这些意象,我们看到了一个觉醒的祖国,一个崭新的祖国,一个充溢希望和奋进精神的祖国。“──祖国啊!”欣喜、兴奋、带有力量的呼喊。读时要充溢欣喜,加快语速。
  第四节,诗人借“乳房”一个意象,把祖国比拟为母亲,诗人自身则成了母亲翼下的一个渐趋生长的小朋友。诗人与祖国唇齿相依的关系被揭示出来(“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我”将把“我”的一切奉献给祖国母亲(“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前文叙写的痛苦将会在小朋友的拼搏奋争中消失,那“飞天袖间”的“花朵”定会飘落大地,希望定会成为实际。“──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竭尽全力地呼喊,震撼着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读时要有情感地全力投入,要读得有力量。
  2.再次播放录音,同学跟着小声朗读。
  3.挑选同学配乐朗读全篇,师生一起点评。
  四、合作研讨
  1.第一人称“我”贯穿全诗,能改成其他人称吗?试着用其他人称读其中一节,体会诗人这样写的用意并简要分析。(“我”究竟指谁?“我”和祖国是什么关系?)
  期望效果:诗中的“我”不只指诗人自身,也指整个中华民族。这样写表达了“我”与祖国唇齿相依、不可分割的关系。
  2.诗中“迷惘”“深思”“沸腾”仅仅是诗人的情感历程吗?请结合中国的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期望效果:这不只仅是走过“文革”的青年一代的情感历程,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心灵历程的高度概括。综观历史,多少炎黄子孙为贫穷落后的祖国“迷惘”“深思”,为新生的、腾飞的祖国而“沸腾”、奉献、牺牲。
  3.本诗写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今天读来依然令人振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4.自主质疑,师生一起研讨。
  五、巩固拓展
  1.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2.请根据自身的理解,以“祖国”为话题写一首小诗或一篇短文,注意写出自身的真情实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意象,掌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的真情;
  2.学习朗读。
  教学重点、难点
  1.对诗歌感情的掌握和朗读;
  2.对诗中的“我”的理解。
  课前准备
  同学熟读全诗,并通过上图书馆、上网等途径查找与“四五”运动相关的史实和关于朦胧诗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祖国,一个普通的词语,却能唤起人们心底真挚而深切的情感,牵动人们的思绪走入遥远。20世纪70年代末,刚刚经过十年浩劫,面对伤痛满身的祖国,一个普通的女工在咏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她充溢激情的歌唱,表达了自身与祖国命运的息息相关,她为之悲,为之喜,为之蓬勃奋飞。她虽然弱为女子,却没有回避历史责任。一个青年女子将个人质朴厚重的情感表达得撼人心房,激起无数人对祖国的加倍热爱。
  二、关于诗人
  舒婷,原名龚佩瑜,我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1952年出生,初中毕业以后曾去插队,1972年回城当工人。这首诗发表于1979年7月,据说成诗却早于1976年4月24日,写于“四五”运动发生后不久。
  三、整体感知
  1.指定一位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正音。
  2.(1)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齐读全诗。
  (2)谈谈你初读此诗后的感受。(可谈谈诗歌的大致内容或作者流露的主要情感)
  3.请同学介绍自身查找的与本诗有关的史实,介绍相关背景。
  考虑: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应该有着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主要体现在诗中的哪些字词上?
  4.自由诵读全诗,注意结合刚才所了解的时代(创作)背景掌握文章,体味情感。
  四、品味与探究
  1.分小组讨论: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蕴涵和象征了哪些社会内容?
  明确:这首诗为了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把数百年的历史浓缩在四组意象之中。这四组意象是“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泥上的驳船”,以委婉曲折的笔触,回溯祖国数百年来的贫困落后,表达祖国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深沉悲哀的心情;“贫困”“悲痛”“希望”“飞天袖间”的“花朵”,表示人民在贫穷落后面前没有失望,但希望仍很渺茫;“簇新的理想”“蛛网”“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描绘祖国到了历史转折时期,已经走上了新生的起跑线上;“迷惘”“深思”“沸腾”的诗人、“伤痕累累”“富饶”“荣光”“自由”的祖国,再次强调“我”与祖国的关系,倾吐献身祖国的热望。
  2.假如把全诗的每一个小节都当成是一幅画的话,那么请你试着用简洁的语言给这几幅画取名。
  3.你认为诗中每一个小节后的“──祖国啊”蕴涵的感情是否一致?揣测一下作者的感情,试着掌握朗读的语气。
  明确:读第一个时,要痛苦繁重而有压抑感;读第二个时,要在繁重中透露出点点希望;读第三个时,要充溢希望;读第四个时,要竭尽力量表达。(至此,我们清晰地看到诗人抒写的思路,情绪由低沉而至高昂。)
  4.诗中的“我”仅指作者一个人吗?“我”与祖国是什么关系?全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中的“我”,既指诗人自身,也指整个古老的中华民族;“我”既是祖国肌体的一局部,也是伟大祖国形象的代表。“我”与祖国是不可分割的关系,“我”有着献身祖国的热望。全诗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涌动着解脱贫困、挣脱束缚、走向新生的激情。
  5.在掌握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方法:(1)挑选同学朗读第一小节,并由同学评价效果如何,同学听取意见后再朗读一遍。看效果如何,再请第二个同学朗读。后教师示范朗读第一小节。(2)依照此方法完成后三个小节的理解与朗读。
  明确:教会同学在朗读前要注意掌握诗歌思想内容,确定情感基调。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和音长音短。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6.配乐朗读全诗。
  五、关于朦胧诗
  1.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关于朦胧诗的知识。
  明确:朦胧诗实际上是指生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的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的诗歌。他们多强调主体的真实,追求象征和意象化,蕴含着伤感情调和反叛精神。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
  朦胧诗的特点:①构思上,强调内在思维。②表示手法上,追求意象化,往往象征、暗示、通感等并用,将生活扭曲变形,借以表示诗人“心滤”的实际。
  2.谈谈本诗是否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特点。
  明确:舒婷的这首诗虽算不上很“朦胧”,但具有朦胧诗的基本特征,如重视诗人自我的内心表达,运用通感、意象、象征、隐喻等写法。
  3.拓展。
  明确:顾城的《一代人》《远和近》属于典型的朦胧诗。
  六、结束语
  “自然界里不能没有花。没有花的地方是荒原,是沙漠。人间不能没有诗,诗歌是人的生命的花朵。”“让我们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泽、感情的汁液,融入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课堂实录
【教材分析】
  浅显明白,而今收录在初中教材中的诗,当年却被认为:“有意无意地把诗写得十分晦涩、怪僻,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的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章明《令人气闷的“朦胧”》《诗刊》1980年8月)可见“朦胧诗”,纯是观念差别的产物。
  略加考虑,就不难找出本诗的关键词:“苦难”与“希望”。然而条分缕析,轻松读懂这样的诗而不觉气闷,是不够的;当继续加以理性之光,照彻作品中隐含的曲折与难堪的时代印痕──追溯历史而将中国苦难史想像性地延长,罗列苦难而又轻易归于虚无,处处以“我”自称而终于泯灭自我。
面对初中的同学,在本诗中,要着力于区别三对概念──“国家”(政治概念)与“祖国”(文化概念)、“天性的爱国主义”与“理性的爱国主义”,“儿子”与“公民”──又略微显得艰难;本课时仅仅在这个方向上作一尝试──抒情作品,是否也可以作反思性的解读?
【课堂实录】
  师:今天,想上一下一首诗。请大家把书翻到9页,是舒婷的一首作品,题目叫《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们知道,提起舒婷,我们就想到一个诗派,就是所谓的朦胧诗派。可能现在看起来,其实一点都不朦胧。但在当年,对于某些理解力不是最好的人而言,他们读起来读不懂,所以称它为朦胧。
  舒婷是这中间的一个代表人物。这首诗歌写于七十年代的末期,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提起舒婷,马上就想起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它其实带有一点时代的烙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二十多年过去了,二十六年了啊,舒婷现在也老了,已经五十三岁了。那么我们在这么一个时刻重新反过头来看,当年朦胧诗派的一个代表作,看看能不能读出一些新的东西。
  首先我想这样,就是……恩,先面一共四小节,前面三节吧,我想请同学来朗读一下。那么诗歌,我们说,读起来读着读着,尤其是抒情诗的话,很容易带感情──那么我现在要求,这首诗,我们不带感情,我们等会请同学站起来朗读的时候你不要带感情,你就只是朗读,啊,只是朗读。每一节请一位同学吧,好不好?啊,第一小节,来,陈弈瑶。
  陈亦瑶(读)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中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
         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ăng)
         ──祖国啊!
  师:深深勒进你的肩膊(bó)──祖国啊!请坐。(示意)柯哓宇,第二节。
  柯哓宇(读)
         我是贫困我是悲痛
         我是你祖祖辈辈
         痛苦的希望啊
         是“飞天”袖间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
  师:(示意)来,后面。
  高南(读)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师:请坐。读着读着就好像这个人要激动起来啊。(同学笑)诗歌是有一种感染力,让人激动起来。平静一点。好,那么给大家一点点时间,请你,在前面两小节,找出诗歌中最主要的几个意象。然后,把它前面的修饰语也圈一下,好不好?然后我请同学来说一说。
  她选择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又构成了怎样一种完整的图景?给人怎样的感受?
  (同学寻找诗歌意象,考虑03:22~03:52)
  师:好,我们就轮下去吧。(示意)来,后面。每人说一个意象好了。徐映辉。
  徐映辉:破旧的老水车。
  师:老水车。老水车是怎么样啊?
  生:破旧的。
  师:破旧的。请坐。(示意)来,后面。
  史嘉茜:熏黑的矿灯。
  师:矿灯,是熏黑的。(示意)周鸣菁。
  周鸣菁:疲惫的歌。
  师:哦,歌,歌声,歌是非常疲惫的。(示意)俞谦。
  俞谦:干瘪的稻穗。
  师:稻穗是干瘪的。瘪,第三声噢。
  林湛:失修的路基。
  师:路基是失修的。(示意)王佳珺,还有吗?
  王佳珺:淤滩上的驳船。
  师:驳船在淤滩上,行进很艰难啊。(示意前一位同学)还有吗?
  喻方其:还有,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师:请坐。花朵稍微亮丽一点,但是花朵在这里是……未落到的,未落到地面的。那么,我们同学所罗列的这样一些意象,给人一种怎样的整体感觉?黄枘,你来说一说。它勾勒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黄枘:嗯,我觉得是一种颓废的,很黑暗的画面。
  师:颓废,或者黑暗,请坐。(示意)谢宸,你有什么补充?
  谢宸:忧郁的。
  师:非常忧郁的,请坐。(示意)后面,还有什么补充?
  丁俊:我觉得就是一种很无望,很破旧的。
  师:无望和破旧。其实在诗歌第二小节里有几个词语概括了这样一种感觉,是吧。我是──
  (生答)贫穷,我是──(生答)悲痛,我是──在这个“希望”前面有一个修饰语,是──是“痛苦”,对吧。
  贫穷的,悲痛的,痛苦的。老水车,失修的路基,是这样一种感觉啊,给人这样一种图景,啊,这就是,我们的祖国。这是诗人在前两节中营造出来的,整体的感觉。
  那么接下来,我想这样,我们来听。刚才说的,朗读要客观,不要抒情,对吧。接下来我们听,一种抒情的朗读,极其抒情啊。其中有一种强烈的对比。
  大家一边听一边来考虑一下,就是说,他这种朗读里面,两种感觉很不一样。就是前三节啊,很不一样。在这样一种反差中,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它分别代表了祖国的哪两个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时刻。第二个要考虑的就是,请你找出一对反义词,其实一、二节和第三节中的反义词有很多。请你找出一对合适的反义词,分别来概括这两个不同的时段。我们一边听一边来考虑这两个问题。
  (播放前三节录音6:32~8:10)(同学间或轻笑)
  师:是哪两个不同的时段,你是否能找到一对合适的反义词来分别加以修饰,合适反义词有很多,等会我请同学讲的时候,前面同学讲过的,你不要再重复啊。
  肖杭,你先来说说好不好?第一二节好像和第三节,时间段不一样,你简单说一下好吗?
  肖杭:我觉得前面应该是中国最贫穷的时候,也就是最困难的时候,然后是文革发生的时候。后面就是中国开始有新的发展,就是文革结束的时候。
  师:哦,你的意思也就是说假如我们给它定一条界线的话,这里应该是,(指前两节)这个是文革,(指第三节)这个是文革以后?是这样一个说法是吗?好,请坐。(示意后一位同学)陈铮,你有没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陈铮:恩,我觉得前面一段是解放以前,然后后面一段是在解放以后。
  师:请坐。其实这两位同学的说法我们可以把它非常简单化,就是,前两节讲的是“过去”──我们可以稍微笼统一点──而后面,第三节讲的是“现在”,对吧?我觉得这样可能更简单一点哦。
  至于这具体是什么时刻,我们等会再研究。那么过去是怎么样的,现在又是怎么样的,其实在诗歌中自身,有许多许多许多许多强烈的对比。那我们来请同学说一说,请你分别罗列一下,过去,什么词语;现在,什么词语。它对得很紧,这个很有意思。(示意)你来说,姚驭文。请你找一对合适的词语来说好吗?过去怎么样?
  姚驭文:过去是……过去是悲痛。
  师:过去是悲痛的,现在是怎么样的?
  姚驭文:笑窝。
  师:现在是笑的,请坐。(示意)方嘉栋,还有吗?
  方嘉栋:过去是破旧的。
  师:过去是破旧的。
  方嘉栋:现在是簇新的。
  师:现在是什么?现在是簇新的,崭新的。(示意)赏雪。
  赏雪:嗯,过去是,熏黑的。
  师:过去是熏黑的。现在是……
  赏雪:雪白的。
  师:现在是雪白的。(示意)来,再往后。
  朱一帆:说光了。
  (同学老师笑)
  师:(示意)刚才赏雪说的,过去是“熏黑”的,后面还可以找到另一个反义词。现在是怎么样的?
  朱一帆:绯红的。
  师:哎,现在是绯红的,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反义啊。还有没有了?林筱茜,还有吗?
  林筱茜:我觉得,过去是在隧洞里面,而现在是在黎明。
  师:哦,这里也是一个黑和亮的问题,是吧?其实刚才林筱茜讲的,在隧洞里面,这里还有一个关于速度的词语。陆雨奇,过去是怎么样的?
  陆雨奇:过去是蜗行的。
  师:过去是蜗行的,走得非常非常慢,像蜗牛在爬行啊。
  陆雨奇:现在是喷薄。
  师:喷薄?还有还有,其实还有一个,没有直接讲到。
  陆雨奇:起跑线。
  师:马上就要怎么样?马上就要奔跑。这个速度感很不一样啊,请坐。还有,朱晨飏,还有吗?
  朱晨飏:不知道。
  师:不知道啊。金乙,还有吗?
  金乙:(犹豫)
  师:也不知道。何易,还有吗?
  何易:过去是繁重的,现在是欢快的。
  师:这是整体的感觉啊。过去是繁重的,现在是欢快的。其实我们讲到这里,还有一个意象。对,许丹,你有什么补充?
  许丹:应该是,过去是干瘪的稻穗,现在是古莲下的胚芽。
  师:马上就要发芽了,对吧。过去那东西是,再也不能发芽了,已经是很绝望的,可能枯死了。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啊。所以说,简单罗列一下。
  师:(展示课件)熏黑──雪白,破旧──簇新,干瘪──胚芽,蜗行──起跑,悲痛──笑窝。如此强烈的对比:过去,现在。
  那么,我们再回到刚才所讨论的问题,也就是刚才肖杭同学和陈铮同学所考虑的问题,那么,假如这个时间段我们现在一定来加以追究的话,“现在”,她这里所谓的“现在”究竟是从什么时刻开始的?
  而“过去”,要一直往前追溯,究竟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在诗歌中,它包括了多久?看看作品,考虑一下,我们来分析在这首诗中所包括的,两种不同时间的问题。
  (同学考虑,12:40~13:20)
  师:谁来说?我们还是继续往后轮吧。来,何易后面。
  朱颖之:我觉得第一、二段讲的,应该是解放前。
  师:解放前,嗯。
  朱颖之:因为解放的话,总体来讲,整个人的心是相对向上的,就是稍微,光明一点吧。
  师:同桌。那么“现在”呢,这个现在是什么时候开始?
  何一帆:现在我觉得应该从文革以后开始的。
  师:为什么你这么讲,你的理由是什么?
  何一帆:因为我觉得从解放到文革期间,文革的这十年以来,中国的社会还是十分混乱的,跟解放之前我觉得差不了多少。然后我觉得真的新生,应该是从文革之后开始吧。
  师:从文革之后开始。请坐,方叶,你怎么看?
  方叶:“过去”应该是从清朝后期开始,几百年来。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这清朝后期的?舒婷说,括号,清朝末期?
  方叶:她说:“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师:数百年。
  方叶:然后“现在”,我觉得应该是解放以后。
  师:解放以后。你的证据在哪里?
  方叶:因为她说:“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解放以后的话,给大家的感觉就是,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
  师:一片艳阳天。请坐,毛明超,你有什么看法?
  毛明超:我赞同方叶,说它是从清朝开始的,我觉得是根据数百年这个地方可以大致猜测一下,应该是从清朝末期开始的。
  师:嗯。
  毛明超:我认为“现在”的话,应该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
  师:为什么?
  毛明超:因为看到最后的写作时间。
  (同学笑)
  师:哦,请坐。何易,你还有什么要说?
  何易:我觉得,我就讲“现在”啊。现在,我刚看到一句“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觉得神话可能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古代封建的,它那个唯心的,那么,迷信很多。那么,“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就是解放以后,现在是社会主义,就没有神话了。还有一种解释,神话是指毛泽东。因为毛泽东是一个神话,那么“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那就是文革结束以后。
  师:哦,走下神坛。我们大家可能忽略了最后一小节,我们把最后一小节的前两句话来读一下。“我是你”,一、二开始。
  生(读):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师:停。吕诗飏,你怎么看?
  吕诗飏:我还是觉得,是解放以后。
  师:从中国的人口,从我们整个的疆域的面积来看。
  吕诗飏:因为当时文革的时候,中国人自身没有意识到这个社会是不好的。可能觉得文革的那段时间,还是一个崭新的中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师:(示意)请坐。刚才同学的发言很好,那么有一点我想继续指引下去。刚才我们同学在第一小节的第二行找到一个词语“数百年”,然后以此来推断,她对中国历史的追溯应当到清朝的末期,差不多这个时候,可能1840年,或者再往前溯一溯,对不对?但是在这首诗歌里面,它所讲的时间词,难道只有这个“数百年”吗?你再找一找。
  毛明超:“千百年未落到……”
  师:在哪里,“千百年”──第二节的后面,对吧?“千百年未落到地面的花朵”!“千百年”,再加一千年。还有没有?我们可以找到的关于时间的词语?第二节里有一个叠词!
  生:(众答)祖祖辈辈。
  师:那就不知道到什么时候去了。还有一个词语,很隐微的,你找到没有?在第三节里面,哪一个词语?
  生:(众答)古莲。
  师:古莲。那么,这个过去一直过到哪里去了呢?只到清朝吗?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啊,说不定这整个五千年都被它,含括在里面了,是吗?中国的历史真的就是这样,五千年的历史真的就是这样,漆黑的,贫穷的,灰暗的,绝望的?是这样吗?
  生:不是的。
  师:但就这首诗歌它所隐藏的潜在时间是不是标明了这点?其实中国可能不是这样啊。
  (展示课件)那么,我们随便来看一下别的作品,闻一多,28年的。
  (播放录音17:52~19:12)
祈祷
闻一多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谁的心里有尧舜的心,
             谁的血是荆轲聂政的血,
             谁是神农黄帝的遗孽。
             请告诉我戈壁的缄默,
             和五岳的庄严?又告诉我
             泰山的石霤还滴着忍耐,
             大江黄河又流着和谐?
             再告诉我,那一滴清泪
             是孔子吊唁死麟的伤悲?
             那狂笑也得告诉我才好,──
             庄周,淳于髡,东方朔的笑。
             请告诉我谁是中国人,
             启示我,如何把记忆抱紧;
             请告诉我这民族的伟大,
             轻轻的告诉我,不要喧哗!
  师:闻一多诗歌中对于历史的追溯,和舒婷诗歌中对于历史的追溯,好像大不一样啊。(展示课件)
  师: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里讲到,中国是享誉世界的文明古国……直到17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
  然后有一个人更夸张,是一个美国记者,他说假如诺贝尔奖在中国古代就有设立的话,那么各个奖项的得主毫无疑问都是中国人。可见我们的过去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时代,对吧。
  那么为什么,舒婷的作品里面,“过去”,是这么长时间的黑暗呢?我们来继续研讨这个问题,给个解释。为什么在这首《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里面,我们的整个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都变成一片漆黑了呢?为什么?同桌商量一下,好不好?有点难。
  (同学讨论,20:17~21:10)
  师:我们如何来解释这首诗里的历史观问题?谁来谈?
  (同学缄默)
  师:呃,方祎劢。你来谈谈。
  方祎劢:我有个疑问。
  师:请说。
  方祎劢:“飞天袖间”是什么意思?
  师:“飞天袖间”,谁可以解答这个问题?毛明超,你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毛明超:飞天就是敦煌壁画上画的那个舞蹈,“未落到地面上的花朵”,可能让人想起天女散花。
  (同学笑)
  毛明超:至于你刚问的问题啊,我想……
  师:等会,等会。
  (同学笑)
  师:先不要讲,等会儿再说,先把方祎劢的问题解决掉。我们知道有个成语叫──天花,天花乱坠。这个来自于佛教的故事。讲佛祖在说佛法的时候讲得如此的好,然后天女纷纷在那边散花。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说,这里讲的其实是敦煌的,敦煌里面蕴涵的中国的古文化,公元四世纪就开始了,飞天袖间的花朵,是这个意思。那我们还是先请方祎劢继续来讲,然后毛明超再讲,好吗?
  方祎劢:我觉得她前面写得这么黑暗的意思,就是说前面中国的那些文明都不是真正用到实际上去,而是,比方说空想,或者说是用到文艺或者其他的一些地方,而不用到科技上。而后面才是真正的开始。所以她把后面写的很光明。前面相对来说就比较黑暗。
  师:请坐。那我觉得你去看看李约瑟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的发明非常多啊,方祎劢的解释还是有需要商榷的地方。毛明超,你要说什么?
  毛明超:我觉得舒婷这样写不排除三种可能。首先第一个是,她故意要这样写。但是从文章里来看的话,她故意要这样写的可能性很小,没有说她矫揉造作地说一定要写“千百年”或者“祖祖辈辈”。这个可能性比较小。
  另外可能是,舒婷因为她自身所受的教育,就是说中国的古典文化很不好,或者说她受的影响,整个社会都在批判中国的古典文化的话,那么她也可能跟着潮流,认为中国古典文化就是黑暗的,古老的,衰旧的这种东西。
  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实际给她的冲击太大,她就觉得实际都是这样很不好的话,那么古代肯定不会再好到哪里去。好比说,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假如你被一个女生甩了以后,(同学笑)可能你会对自身说,我可能以后再也不会去追别的女的了。就是这个意思。
  师:哦……
  (生大笑)
  师:丁俊,你怎么说?
  丁俊:我觉得是社会制度的问题,以前的那些应该都是封建主义,后来,怎么样了以后就变成社会主义了。她要歌颂这个,也不是要歌颂,她要写现在的新的话,就要突出现在社会主义的好,那封建主义就显得不好了。
  师:哦,可能是这个意思。支杰,还有什么看法?
  支杰:我觉得,她说以前是黑暗的,她自身认为以前是这样的,不论以前有多么好的经济,多么好的文化,它们都是引导中国走向黑暗的每一步,不论它多么好……(同学笑)
  师:都是一个坟墓?
  支杰:就是走到这时候,中国就是一个坟墓。舒婷觉得现在走的路是对的,那么以后就是光明的。
  师:哦,那么我们每个人最后都走向坟墓的呀,(同学笑)难道现在都不要光明啦。这个有点难讲啊。肖杭,你最后来说一说。
  肖杭:我觉得现在就是经过改革,中国人民当家作主人了。(同学笑)她就是要看中国的基层,也就是农民的这一方面。虽然她看到中国以前有很多发明,高科技,但是呢,中国的农民还是在受压迫的,她看到的是这个方面,所以说现在的人民生活比较光明。
  还有一种看法,假如她不把以前写得黑暗一点,她就不能更加烘托出现在的光明。
  师:请坐。我觉得,肖杭说的两点都有道理。一个是掌握住一个乡土中国,虽然她主要的意象中有矿灯、路基,对吧?但更多的是老水车、驳船,这样一种乡土的感觉。
  第二点,可能是为了有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强烈地要标明──现在是如何地好,以至于以前,就把它一笔给抹杀掉了,可能是这么一个意思。
  那么我们来猜想一下。(展示课件)
  师:舒婷当年写这首诗的时候,二十多岁。然后在2002年的时候,她和上海的一个著名作家陈村,有一次对话,对话实录发表在《收获》2002年第五期。
  陈村就问她了,就谈起她的这首代表作了,他说你现在还有什么感想啊,比方说读以前的什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省略号。吕诗飏,(示意)你猜她会怎么说?
  吕诗飏:她可能觉得,曾经的我和现在的我,不一样了。可能是,那种时候,突然有一个新中国,突然有一种感情上的变化,然后觉得祖国很好,现在应该是没有这么想了。
  师:现在没有这么想,难道觉得祖国很坏啊?
  (同学笑)
  吕诗飏(笑):还是那么觉得,但是可能没有以前感情那么深刻了。
  师:哦,没有以前那么感情深刻了,感情变淡了。吴俣,你猜一猜她会怎么说?
  吴俣:我觉得她可能觉得以前的激情是有点过火了,但是她现在可能始终认为祖国是越来越好的,但是以前那种表达可能有点过时。
  师:哦,有点过时,有点过火。爱得过火,可能太狂热了是吧。恩,我请一个比较冷静的,赏雪。(同学笑)你猜她会怎么说?
  赏雪:我觉得可能会比较客观地评价一下自身现在的差异吧,因为年龄上的增加,可能想法都已经有一些改变了,可能对这首诗会有不同的理解。
  师:请坐。肖杭,请你来扮演陈村。那个,方叶,请你来扮舒婷。
  (同学笑)
  师:(展示课件)
  师:好,把对话读一下。
  肖杭:你现在还有什么感想啊,比方说读以前的什么《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方叶:这不能读,受不了,受不了。
  肖杭:自身也受不了啊?
  方叶:自身也受不了。我年轻时代是这样的,这是历史,是客观形成的。有时候你会觉得,没有那样的时代,你不会有这样的时候。写诗的时候是在25年前,不但是年轻,文学在中国,文学状况是那样的状况。
  师:请坐。所以读到最后,我们发现他们的对话只剩下三个字。(展示课件)
  师:“受不了”。这个倒也在我们情理之中啊,受不了。那么显然她发现这首诗中,可能有些问题。比方我们刚才说的想像,把中国的苦难史无限延长的这个问题,抹杀了中国古代的辉煌,对吧?
  那其实“受不了”是不是可能还有问题?(展示课件)
  师:还有其它的一些原因。所以这节课后面一点时间,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假如我们顺着作者多年以后的反思,她提炼出来的三个字──“受不了”,我们替她来做一个总结和发掘的话,这中间还有哪些问题,是现在看起来有点让人“受不了”的。你再整体掌握一下,想一想,花几分钟,考虑一下。思路要清晰,要说得合理。
  (同学考虑,29:29~31:14)
  师:我们小组讨论一下好不好,四人小组交换一下意见。
  (小组讨论,老师参与到讨论中,31:18~33:53)
  师:好,时间关系,请转过来。
  这首诗歌有很多值得研讨的地方。有很多值得研究的问题。那么,我请同学来谈。哪些地方可以来研讨一下,哪些地方现在看起来,觉得以我们坚强的忍耐力,还是有点受不了?谁来说,随便谈谈,一首诗嘛。
  程冰清,你来谈一谈。
  程冰清:我觉得这首诗太空虚了。
  师:太什么?
  程冰清:空虚。
  师:太空虚,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感觉?
  程冰清:因为我觉得它写得很长,但又好像没有什么意义。
  (同学大笑)
  师:是个很偏激的人,没想到程冰清把它全部都否定掉了啊。为什么,不要坐下去,为什么你把它全部都否定了,觉得它一点意义都没有?它对于祖国这样的一种讴歌和热爱难道不正是它的意义吗?
  一生插话:没有什么好讴歌的。
  程冰清:(缄默一会儿)因为我觉得,她比喻用得太多,好像没有必要。
  师:没有必要?这是一个比较极端的发言啊。好,陈弈瑶来谈一谈。
  陈弈瑶:我觉得这首诗就是太浮于外表的东西。前面不是有一首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么,他爱这土地,他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爱这土地爱得深沉。他爱这土地真的是很爱很爱,爱得都要哭了。
  但是舒婷她写了很长很长,也没有看出她的内心真的很爱,就是很浮于外表的。
  师:那我有一个问题了。在第三小节里的第四行,她说“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她不是也哭了吗?
  陈亦瑶:她在笑呀。
  (同学笑)
  师:那是一种悲喜交集,一边带着微笑,但是前面也在哭啊,这两种眼泪,为什么你喜欢前一种不喜欢后一种呢?
  陈亦瑶:但是,这样描写很虚伪。
  师:为什么?你凭什么说她虚伪?
  陈亦瑶:她这样整天祖国啊祖国啊,这样子,就感觉只会喊喊。
  (同学笑)
  师:请坐。在这里我们要区别一对概念。什么叫祖国?俞谦,什么叫祖国?
  俞谦:祖国么就是你生出来的地方,就是自身所在的国家。
  师:自身所在的国家?俞谦,你英语学得很好,英语“祖国”这个单词怎么翻译?
  生:Motherland。
  师:Motherland,是吧?好,请坐。刚才俞谦在解释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自身所在的──
  何易:国家。
  师:何易,“国家”这个单词,英语怎么翻译的?
  何易:Country。
  毛明超:Nation。
  师:或者是 N-A-T-I-O-N,是吧?有什么区别。朱晨飏,祖国和国家的概念,你可以来给我们区别一下吗?
  朱晨飏:我觉得祖国是那个,很有感情的一种称谓。国家是一个很正式的称谓。
  师:请坐,这应该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吧。我们来区别一下。(展示课件)
  师:祖国,这是一个文化概念。里面包括了乡土感,包括了你的某种观念,包括了你的保守,包括了你的所有的真情;而国家,是一个冰冷的政治概念。
  假如照舒婷在这首诗里面的,“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假如照这个说法的话,她这个“祖国”这个词语,好像应当替换成……“国家”,更加,恰当一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祖国这个文化概念,它包括了所有的炎黄子孙,对吧?那么这首诗,假如是一个,一个台湾的人来读,或者一个美籍的华人来读,那么他读下来,“我是你十亿分之一”,不是的。“我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是不是?也不是的。他显然排斥在这个之外。
  所以这概念,这两者好像有点不一样。最近,《读书》上面有一篇李皖写黄霑的文章里面,讲到黄霑作词的当年风靡一时的一首流行歌曲《我的中国心》,就是刚才我在放的。那里面“我的中国心”,这个中国概念好像更接近于(示意)上面这个,祖国的概念,对吧?“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还记得我们以前发过一篇文章,是《三种中国人》,大家还有印象吗?一个可能是生物学上的中国人,一个是保守习俗上的中国人,还有一个是文化上的中国人。
  所以,这可能更多的是一个文化上的概念,而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所以对于这首诗里,你应该能够把它区别开来,她到底是怎么在讲的。像前面艾青所讲的,和余光中《乡愁》中所表示的,可能更多的是祖国,一个文化的概念。所以这个读起来有点别扭,对吧?还有吗?
  生:(缄默)
  师:我们在讨论的时候,一直忽略了最后一节,我愿意为大家朗读最后一节,用一种冰冷的语调。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师:你怎么看这一段?哦,黄枘,你来说。
  黄枘:我觉得这里体现了一种所谓的自我奉献精神。它基本的逻辑是这样的,因为祖国喂养了我,所以我要为祖国奉献,为了取得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即使付出生命我们也是在所不惜的。在这里,她否定了生命作为一个个体的意义,她只是把它当成祖国获得荣光、自由和富饶的工具,只是把生命当成了可以驱动的成员,而不是把他们看成一个个个体,只是祖国走向光明的道路上的和属品。
  师:请坐。这里,我觉得黄枘同学的说法和这个观点很像啊。(展示课件)
  师:中国的一个文化大师梁漱溟有一段话,说“中国文化最大之缺失,就在于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一个人简直没有站在自身立场说话的机会,多少感情要求被压抑,被抹杀”。
  而马克思的观点是,“个人幸福和国家幸福是息息相关的,而个人幸福是国家幸福的基本前提”。
  而舒婷在另外一首诗里有更直接的表达,和我们这里第四段是遥相呼应。她说:“我绝不申诉/我个人的倒霉/错过的青春/变形的灵魂/无数失眠之夜/留下来痛苦的记忆……”
  “我决不申诉”──那么这里,我们就过渡到第二个问题,就是个人,作为一个个人和一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是不是像她这里所说的,“你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吧”,这里其实隐含着一个比喻。金乙,这里的这种关系它隐含着一种比喻。她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来,来论述公民和国家的关系?
  金乙:我觉得是,嗯,摄取和欠债。(笑)
  (同学笑)
  师:没这么可怕吧。“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这里是个比喻!
  金乙:是儿女和母亲的关系。
  师:请坐。所以这里你要读出来啊,在舒婷这首诗里面,公民和国家的关系,宛如……宛如儿子和母亲的关系。那么,吴俣,请你继续来谈。在这首诗歌中,她的假想中,这个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吴俣:是一个,就是,自身已经很落魄,但她还是坚持抚养自身的儿子。
  师:很不容易,是吧?
  吴俣:恩,是的。
  师:那这个儿子是以怎么样的方式来报答他的母亲的?
  吴俣:是以一种近乎血腥的方式,为了他的母亲,作为中国一个最常见的孝子,他可以付出一切。
  师:那么假如在实际层面中,一个真正具有爱心的母亲,她会不会要她的儿子这样做?
  吴俣:不会。
  师:好像不会啊。请坐。可见这个小孩和下一代对于自身的要求,过于严酷了,是吗?把这个母亲也想得有点太可怕了啊。是这样一种假想,所以,这里,上海师范大学有一个教授他写了一篇文章,这个观点从他这里受到启发。(展示课件)
  师:很有意思,决不只仅是这首诗歌,整个文革以后都是这样,以这样的一种方式,就是“面对苦难的微笑和感恩,是‘文革’后的中国知识分子的一起心理,他们藉此建立起自身的道德形象。其秘诀就是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表述为‘儿子与母亲’的关系”,比方说张贤亮的小说,比方说谢晋的《牧马人》……他这里就比较尖锐地说出,舒婷的形象就像一个“知心大姐”。其实我们还有一个更知名的知心大姐姐,那就是倪萍。(同学笑)多亲切啊,哇,带着眼泪的笑窝,是吗?但是你不要忽略掉,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还有你们可以去看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公民和国家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不能用一种温情脉脉的面纱来掩盖掉这中间的一种基本关系,对吧。好,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大家。下课吧。
  (同学鼓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3 22: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