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39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初一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推荐公开课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9《孙权劝学》教学设计设计5套.rar (28.8 KB)
 
  初一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推荐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⑵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⑵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标
  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测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2、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读
  1、故事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2、作品介绍: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同学自主阅读课文下注释。)
  二、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读一读:
  ⑴认读: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⑵全班齐读。
  ⑶解读:边大声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讨论。
  ⑷释疑: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
  ⑸故事复述。
  2、议一议:
  主要讲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故事,孙权为什么“劝”,是怎么“劝”的,“劝”的结果怎样?请仔细揣测文章中人物对话的语气来谈。
  ⑴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溢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问语气,对吕蒙辞学有责备、恼怒之意,后一句则说得语重心长,言辞恳切,足见对吕蒙的关心、保护。)
  ⑶“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从自身的切身体会来谈,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
  ⑷“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既感到十分惊讶,又由衷为吕蒙的进步感到高兴,惊异、赞许之态呼之欲见。)
  ⑸“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示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示出吕蒙对自身才略出息后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扮演,体验反思
  1、模仿扮演:
  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孙权、吕蒙与鲁肃,然后进行对话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说话时人物的心境,演完后同学作点评。
  2、体验反思:
  这个故事给你有什么启示呢?
  五、总结存储,课外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出息的故事,告诉我们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课外延伸:
  ①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和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②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学了本文后你的体会。
  ③课后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3:00 | 只看该作者

  初一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推荐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揣测人物形象
  
  3、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重点难点】
  
  1、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刻苦治学,提高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从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从学海脱颖而出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才干是只有不时地学习才获得的,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一篇关于劝学的文章:
  
  (板书)孙权劝学
  
  二、作者和文中人物简介
  
  1、作者: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三、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重点强调下列字的读音与写法
  
  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
  
  3、找同学朗读课文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限制语气)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
  
  教同学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4、理解课文大意
  
  结合文下注释,具体说说本文写的一件什么事(翻译)。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同学可以相互补充(同学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指导进行)。
  
  提示:①通假字:“邪”同“耶”,语气词。
  
  ②重点词:权谓吕蒙曰(对……说)
  
  孰若孤(谁、比得上)
  
  5、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
  
  四、精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第一层: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第二层:写鲁肃“与蒙议论”,“结友而别”。
  
  2、同学们自导自演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3、文中侧面表示出吕蒙进步之快的一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阅读全文,了解对比的写法
  
  变
  
  吴下阿蒙─────→才略吕蒙
  
  乃始就学
  
  5、此文对我们21世纪中同学有何启发
  
  学无止境学海无涯
  
  变
  
  环境────→天才
  
  持学
  
  五、小结
  
  新一代的中同学们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要想建设出一个发达富强的国家,必需坚持努力长期刻苦学习,用“才略”去完成之。
  
  【板书】
  
  劝学──不学(恳切)吴下阿蒙
  
  又劝──就学(关心)刮目相看
  
  议论──结友(惊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3:00 | 只看该作者

  
  初一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推荐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⑵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⑵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3、情感目标同学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示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让同学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设想】
  【教法设计】
  1、自读质疑同学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一起解决。
  2、编课本剧同学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沛调动同学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一起研讨解答。
  【媒体】
  投影片
  【教时】
  1课时
  〖导语设计〗
  师:这几天有个难题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帮我想想方法么?
  师:什么事呢?我有个同学,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身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
  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同学回答。
  同学讨论回答。
  教师向同学求教,突出了同学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同学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由此导入,引发同学求知欲。
  〖认定目标〗
  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同学回答。同学参与学习目标制定,益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对之进行概括,或辅之以投影使之更明确。
  〖导学达标〗
  一、竟读课文
  师:现在请大家各自大声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同时结合注解了解文章大致内容。
  师:刚才大家读过课文了,现在把书合上,看投影,然后各自大声地流利地朗读课文。
  师:大家读得不错,现在能不能在大声、流利同学初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注解粗知大意。同学再读课文。教师和时点拨作者和《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投影片展示无标点符号之课文,训练同学断句停顿之能力。教学千法读为本。读会字音、读懂导学达标的基础上再加上个快速?试试看!师:我们来个竞赛,看看谁能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课文。同学单读、小组齐读。句意、读品意味,真正用朗读的方式让同学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二、合作探究、质疑问难
  师:大家读得很好,我们借助各种参考资料继续了解课文内容,不懂的提出来互相研究,解决不了的一会儿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好的字词句也画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师;谁来为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师:大家看看还有哪些地方要说说?同学讨论、交流,互相质疑问难。同学边读、边议、边圈点。同学讲述课文内容。同学对文中疑难提问;同学自答教师引导。以同学自读、发现、讨论的活动为主,还时间给同学、还主动给同学、还思想给同学。培养同学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若提不出问题,教师可就重点词句之理解发问,防止疏漏,强化理解。
  三、编课本剧,深入课文
  师:课文有多处对话,但人物的神态、心理并未直接表示出来,现在,假如你是编剧,你怎么来编写呢?假如让你做演员,又该怎么样?小组内先试试。
  师:哪一组主动来扮演一下?
  师:通过朗诵、扮演,你认为文中的人物当时神态和心态如何?
  师: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对文中任何一个人的看法?小组编剧、扮演。同学选出代表进行扮演。同学发表各自的看法。同学讨论发言。发挥同学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借此深入了解课文意蕴,开阔同学学习课文之天地。让同学作为学习的主人对课文进行品味。对同学的回答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鼓励同学互相解答。
  〖导学达标〗
  四、联系课文,延伸拓展
  师:学与不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学习《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呢?难道说只是为了知道古人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跨世纪的一代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可不可以跟大家说说?师:很多同学都谈到了学习的重要性,那么古人在学习上还有哪些说法值得借鉴?
  师:现在,回顾一下课前我请大家帮助解决的问题,试着再帮我劝劝这位同学。
  师:我们应该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更应该带着深层次的问题走出课堂。根据你的理解和认识,有没有什么新问题呢?比如说──师:大家有兴趣了解更多与孙权、吕蒙有关的事情吗?课文与文学作品一样么?读书使人聪明,老师建议大家课后读读《三国演义》,从中了解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同学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进行集体交流。同学联系课文和与学习有关的名言和具体事例再次谈自身的看法。同学提问。同学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接受教育。可在同学说的基础上用投影展示。这一环节既是照应,同时又是加深和强化,使同学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让他们自身教育自身。激发同学兴趣,提出更多有价值的问题,达到延伸拓展的目的。抓住时机鼓励同学开展课外阅读,自主解决问题,做到教是为了不教。
  五、评议总结
  师:大家这一节课一定有许多收获,无论是课堂表示、问题回答,还是课文学习,能不能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同学就自身这堂课的表示发言。教师可根据同学的话给予适当肯定和总结,并升华德育教育。
  〖作业〗
  师:课后大家练习背默课文,让它成为自身的知识储藏。另外,我们学过《方仲永》,大家一定还记得那个天才少年,那么,请以《方仲永巧遇吕蒙》为题,展开想象,写篇作文,文体、字数不限,只要你觉得表达出你的意思就行。同学针对课文,结合自身的理解进行作文,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加深和巩固。
  板书设计孙权劝学司马光投影展示处
  司马光重点字词句
  《资治通鉴》
  板书主要内容,尽可能做到简洁明确,让同学一目了然。
  〖投影设计之一〗
  1、学习目标
  ⑴能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⑵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词语。
  ⑶能在熟练朗读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⑷通过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⑸能够从文中得到有关人生方面的启示。投影展示的目标是对同学所定目标的规范、补充和加深,这样同学学起来才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投影设计之二〗
  孙权劝学司马光初权谓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蒙乃始就学和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此环节可训练同学断句和停顿之能力,且有助于熟练朗读。
  〖投影设计之三〗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知识就是力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展示相关名句可拓开同学思路,开阔视野,增大知识容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3:00 | 只看该作者

  
  初一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推荐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的】
  1、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2、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难点:
  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身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同学齐读课文
  1、掌握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但当涉猎:只见往事:知道以为:认为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蒙辞以军中多务
  应理解为:“蒙以军中多务辞,以:拿,用,介词。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长兄怎样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啊!何:怎么,为何。
  四、同学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十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示目蒙学习的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示的。)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结友。
  5、概括情节:劝学~就学一议论~结友。
  6、考虑:课文在情节的处置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测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出息。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五、分析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
  考虑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示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示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邪”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示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保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考虑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惊讶,又值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出息。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示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身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3、齐读全文,考虑: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清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标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六、背诵课文(可当堂检查)
  七、说话训练
  谈谈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语言表达要清楚,有条理。
  八、安排作业
  完成练习一、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 18:03:00 | 只看该作者

  
  初一语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推荐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测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征。
  4、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与《伤仲永》比较)
  【教学重点】
  1、字词。(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局部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
  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生活,让同学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
  1、同学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方仲永》导入
  二、解题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本文写的是孙权劝说吕蒙(三国时吴国的名将)要浏览群书,广泛学习的事。
  三、简介孙权、鲁肃、吕蒙
  四、简介《资治通鉴》和司马迁
  五、诵读课文
  用两分钟的时间初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六、疏通文意
  七、握以下重点词
  八、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
  九、文言翻译五字法
  文言语句重直译,掌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假如再简洁一些,还可以用这样几个字概括:
  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
  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
  移: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
  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
  十、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品析课文
  1、理清文章的结构
  ⑴孙权劝学
  ⑵吕蒙就学
  ⑶鲁肃赞学
  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学习的目的、方法)
  ⑶卿言多务,孰若孤?(委婉的批评)
  ⑷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3、吕蒙就学
  ⑴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⑶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⑴本文是怎样表示人物性格的?
  ⑵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⑶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⑷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5、朗读全文,考虑:
  ⑴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话表示孙权对吕蒙的什么态度?
  亲近、关心,有长者之风。
  ⑵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侧面描写)
  ⑶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猜一猜吕蒙说这话时,是什么语气和心情?
  调侃语气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⑷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为情况是在不时变化,人也在不时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⑸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他人,要估计到他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⑹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和穷困而至富
  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总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⑺下列加红色的词表示什么语气?
  ①邪!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三、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出息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四、掌握下列加点的词语
  A、但当涉猎
  B、见往事
  C、乃
  D、吴下阿蒙
  E、刮目相待
  五、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蒙乃始就学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六、与方仲永的变化相比,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
  七、学了这篇文章,文中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对你有什么启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2 03:4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