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国小学数学示范课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5-9 12:05: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国小学数学示范课观摩交流会学习体会
     南林中心学校   高权
“全国小学数学示范课观摩交流会” 于2015年4月13日至17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首先,我要感谢研训中心及学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帮助,给了我这次交流学习的机会。让我有幸参加了观摩交流会。作为与会者,这次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收获及很多新的信息和思考,在短短的三天时间里,领略了来自全国各地十多名优秀小学数学教师的风采,以及徐长清老师的示范课。通过听课,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大家对教材的钻研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下是我个人在交流会中的一些体会:
一、精彩的情境创设
十五节课中,节节有亮点。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的袁帅老师的《平均数》是以新疆的风景图为引,以“阳光体育活动”为背景引出“男女生比赛套圈”的情景,接着提问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些?你是怎么比的?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唤起学生的认知经验,而且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花园小学的杜良胤老师的《折线统计图》将自己家乡参观世博会的图片展示,引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这样便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的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让学生经历由条形统计图演变成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体现知识迁移的过程。另外通过对折线统计图的质疑,明确学习目标,进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的研究精神。……类似的这样的例子在本次交流观摩课中可谓比比皆是。
但本次教学交流会上也并不是课课都有情境创设,这更加肯定了我们平时的观点,情境因课而定。如徐长清老师的《数与形》一课,就是开门见山,以“你知道什么叫做数学吗?”的问题形式直接揭题,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这节课的内容。辽宁省抚顺市实验小学的王妍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从复习商不变的性质引入新课等,这些课的开头在向我们传递这样的信息,情境创设,可激发兴趣,可捕捉生活,可复习旧知,可直切主题,情境不能仅仅是数学课的点缀,不能为制造与众不同的“亮点”而费煞苦心,不能为情境而创设情境,情境更应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二、真实、丰富、大胆的探究活动
在这些示范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而小组合作、动手实践、自主探究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这几天的展示课可以看出,学生的合作探索、动手实践和老师的适时点拨、讲解相得益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究的欲望更加强烈,探究活动真实地展现了学生思维的困惑,呈现了学生层层探究步步逼近的思维进程。课堂上大胆的放手让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动手实践使得课堂气氛变得活泼有趣。如徐长清老师的《数与形》一课,这节课给我的感觉就是活泼、大胆、幽默而真实。作为以开放性教学为设计理念的,在设计思路上那么新颖。在环节设计上步步紧接,环环相扣。课中,在学生认识了“数”以后,教师便让学生猜想与“数”相似的“形”。然后学生自己验证猜想,最后小组汇报。之后又让学生从规律中找出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然后教师及时提问:“1+3=;1+3+5=;1+3+5+7=……?”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具体生活经验让学生找出规律。接下来安排的师生互动更是大胆、幽默而又精彩。
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花园小学的杜良胤老师的《折线统计图》本节课教师在让学生感知条形统计图的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折线统计图怎么画?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用途”进入探究新知。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的袁帅老师的《平均数》,本节课袁老师以移多不少、比总数的方法求平均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中去探究新知,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化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
三、高效的测评练习
    每节数学课都要有练习,而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趣味性,生活性并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联系。本次展示课中,更多的看到老师要求学生在作业纸上做一做,算一算,并把做得好的学生练习展示出来。还有一些教师把练习用课件演示,学生根据课件完成测评,从而体现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巩固。而且,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溪实验学校马珏《用除法解决问题(植树问题)》一课中,老师这样的一段话“看清题目要求,可默读,也可自由读。”引起我注意,这道题要看清题意是“两头”都种还是只有“一头”种。而《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老师在学生独立解答时,也明确要求,“静静读题,觉得有困难的可向老师示意一下。”在如此规模的展示课中,我们听到了老师最朴实,最自然,最本真的要求,学生静静读题,让课堂少了浮躁,多了静谧,也让学生多了一份宁静中的思索。
四、课堂环节关注算理、关注问题、关注操作
   1、课堂关注算理,丰富了学生的数感,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如:王妍老师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马珏老师的《鸡兔同笼》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从中理解算理,提高了学生的算理。
   2、关注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花园小学的杜良胤老师的《折线统计图》,教师通过对折线统计图的质疑“怎样画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作用?”明确学习目标,进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的研究精神。徐长清老师的《数与形》,“什么是数学”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后明白自己为什么出错了,并及时纠正。教师有效引导“数表示什么?形表示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探究、发现技巧规律等。
3、关注操作,帮助学生积累思考经验。包括:归纳思考经验、类比思考经验和证明思考经验。马珏老师的《植树问题》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植树时的几种情况,让学生指出“两头种、一头种、两头都不种”等帮助学生积累了归纳思考经验。
五、师生的角色转变
教师的角色转变了,学生的角色也在转变,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也是知识的发现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这里,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能够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9 17: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