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反思
由于要参加小学科学青年教师赛课,科学组同事帮助我就《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这课进行磨课,现把自己就这一课的想法记录如下:
导入很重要,第一次上这节课的时候才用的是复习导入的办法,提问:如果给物体施加一个力,物体会有什么变化?这样直接引到本节课探讨的话题“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又什么奥秘”。这样直接导入目的明确,但是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之后的教学中选取的学生生活中经常玩的玩具“弹弓”进行导入,提问学生:给弹弓施加一个力,橡皮筋会有什么变化?这样既能引出本节课的探讨话题,也能激发一部分学生兴趣。
为什么说激发学生的一部分学习兴趣?虽然弹弓学生很有兴趣,但是由于老师的引导不到位,往往会造成为了导入而导入的局面。这里面就涉及到教师平时上课教学用语,以及对学生的评价用语。从这次磨课过程中,我明白了应多给予学生一些发自肺腑的赞美,比如:你说的真好!你真棒!你了解的真多……让我印象深刻地是:四六班有一个女生平时不爱回答问题,但是在小组进行汇报的时候她被选出来进行汇报,由于她说的非常好,我就问班级学生:她说的好不好,能不能来点掌声?而正是因为这点掌声,现在的科学课她总是大胆积极地回答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前总觉得说“你真棒”之类的话有点作,殊不知这正是学生需要的,也只有通过这样的鼓励,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的提问也很重要。在探究物体具有弹性的这个过程中,我第一提问学生:我们再来感受感受弹簧的弹性,再慢慢的松掉手,仔细观察你手上的感觉。在学生后来的活动中,我发现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而只是拿着实验器材(海绵、橡皮筋、弹簧、钢尺)不停地拉松、拉松,而在汇报的时候说:橡皮筋在松掉手之后会打到手,打的手疼,完全和我的教学设计不搭边。后来换个问题:物体的形状改变是因为我们施加力了,那物体恢复形状呢?我们也给它施加力了吗?学生在这个问题中产生疑惑:对哦,到底是什么让物体恢复形状了呢?然后再指导学生去观察手上的感觉,手慢慢松掉弹簧,好像疼痛感会减少,在给物体施加力的时候好像一直有一个力在跟自己的手作对,最后推断就是这个跟自己手作对的力让物体恢复形状,其实这就是弹力。
另外,在课的开始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比如这一课:探究弹簧拉伸的程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我一直想引导学生知道手施加的力只是一种感觉,更加科学的办法就是用钩码代替手的力量,其实四年级的学生在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钩码,也很少做探究实验,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就比较难,于是我在这个地方就花费更多的时间,导致课堂时间不够。于是在张老师的建议下,我直接引导学生在弹簧上加一个钩码,两个钩码,三个钩码……学生通过平时的生活经验已经知道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越大,所以提出探究话题:挂一个钩码,弹簧会伸长多少?挂两个呢?挂三个呢?弹簧伸长的长度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这样的设计既降低了难度,也明确了实验目的。
最后一点就是在课堂中做到随机应变。第一次试上的时候学生没有想到弹簧的弹性是有范围的,所以引导学生加100个,1000个会怎么样?但是第二次学生已经说出弹簧的弹性有限度,我就不应该这样的引导,而是直接提问:是不是这样呢?学生发现弹簧恢复不到原来的形状,所以挂20个钩码已经超出弹簧的弹性范围,所以不会符合胡克定律。
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我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在此,在此感谢这次活动中给予我帮助的人儿,特别感谢可爱的科学组的同事、美丽的季凯华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