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2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16:37: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5-4-25 16:38 编辑

名师公开课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学设计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东源镇中 彭小君
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教研室 吴金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在时间规模等方面进行比较;根据地图信息,制作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航线对比图;能够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已学知识,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1.通过比较,理解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从而探究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中华文明衰弱的原因。

2.通过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影响的比较,掌握评价历史事件要从多个角度考虑。

(二)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1.采取读史料得史论的方法,让学生培养概括、归纳的能力。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相关史料,相关的教学地图。

3.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文献等途径收集资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25 16:37:42 | 只看该作者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2013.10.3习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发表的《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提出双方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友好关系自古以来,你能举一个史实证明老师的观点吗?
生: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到过爪哇,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
学生已经预习过,基本上能回答出来
联系时事热点,凸显时政性,培养学生的读图意识。
观海篇
1)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15世纪,观看郑和下西洋当时的情景。请同学们观看《郑和下西洋》动画以及图6-34郑和远航路线示意图,完成学案里的表格。
2)大家都观察得非常仔细,那之后还有航海活动吗?对,在15世纪末,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也进行了航海活动,请同学们结合相关史料,完成学案的剩下部分。
1)学生完成学案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概况的表格。
2)学生阅读史料,填出哥伦布航海的时间、船只大小,随行人员、到达的地区以及最远到达的地区以及携带的物品。
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
2)让学生通过读史料,自己归纳出哥伦布航海的概况,培养学生的归纳材料的能力。
析海篇
1)从以上我们总结的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概况比较表可以得出,我们的在各方面更为先进。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发现新大陆,而让哥伦布捷足先登了呢?出示一些史料,并结合书本54页的相关观点,谈谈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有什么不同?
1)全班分为两大组,同桌之间互相讨论郑和下西洋或者哥伦布航海的动机。要求:把自己的观点写在学案上,并说出从哪里看出来的?
根据史料,让学生畅所欲言,表明自己的观点,并能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真正做到以史论证。
探海篇
1)刚才我们同学把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动机分析得很透彻。当然,他们动机不同,对当地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出示郑和下西洋的邮票,相关史料,课本54-55页的观点,说说你是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
2)结论:如何辩证的评价某一事件或某一历史人物?(从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两方面评价)
3)引申:我们从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产生的影响对我们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有什么启示?(引导学生如何做启示类题目)
1)学生4人一小组为单位,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评价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
2)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如何正确地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3)思考对构建“海上丝绸之路“有什么启示?
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习惯以及必要的能力和解题技巧。(比如如何辩证的评价某一事件或某一历史人物?从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两方面评价;如何做启示类题目)
课堂小结
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及时地掌握相关知识点
五、板书设计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航海
概况      早、大、先进                   晚、小、相对落后
动机      弘扬国威,加强联系             寻找黄金、掠夺土地、促进贸易
影响      和平使者,但加重了政府负担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但给拉美人民带来灾难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本课是一节综合探究课,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体现综合探究课的特点,即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获取信息,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设计中,突出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生本课堂的理念。
(2)本课以大量的图和史料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去读史料,析史料,得结论。在这节课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历史味,从历史中学知识,学能力。同时让学生在分析史料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做历史题的解题技巧,(如:如何辩证的评价某一事件或某一历史人物?从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两方面评价;如何做启示类题目),并和构建“海上丝绸之路“这一时政热点相联系,体现社会学科的综合性。
2.败笔之处
在问题的呈现方式上,形式比较沉闷,可能让学生会感到烦躁;在问题的引导上,还需要更具有语言艺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6 03: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