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师大版《我站在铁索桥上》公开课教案(推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站在铁索桥上》公开课教案1
教学目标:
1、理解读诗歌内容,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2、体会诗的韵味,练习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体会红军英雄的事迹与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的第二小节,了解红军北上抗日飞夺泸定桥的事迹,体会红军英勇顽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教学难点:了解红军时期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对红军的赞颂。
教学准备:查找泸定桥的资料,阅读《七律·长征》和《飞夺泸定桥》等文章,了解红军北上抗日的事迹。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诗人顾工写的一首有关长征的诗歌《我站在铁索桥上》(板书课题、齐读)读了课题有什么疑问?(生:铁索桥在哪里?形状?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会想到什么?)
2、有疑就问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大家都查过资料,那谁先来谈谈对铁索桥的了解?
铁索桥名为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河上,桥长100多米,宽2.8米,由13根碗口粗的铁索组成,桥身有铁链9根,上铺木板以作桥面,是历史上从内地到藏区的咽喉要道。
3、(出示图片从不同角度展示铁索桥的风貌体会险要)看到了铁索桥,你有什么感受吗?
4、铁索桥下的河水浩荡湍急,桥高得如同在空中悬挂,别说从桥上走过去,就是看一眼也毛骨悚然,诗人站在这座桥上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们来读一读诗歌。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一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2、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是否读准了字音。(指名读,一人一小节)
3、生字读准了,诗歌才会读得更流畅,让我们学习这一课的生字词吧。( 撒、洒)
4、那诗人站在这座桥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诗歌,去细细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齐读)
三、品读第一节
1、当诗人站在铁索桥上,他看到了什么?请自由朗读第一节,可以划出有关的词句。
2、从“桥身摇晃、头上云雾、脚下白浪”感受到了什么?带着感受再读(指导读,齐读)。
3、“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心潮汹涌激荡”是什么意思?
四、品读第二节
1、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再读一读诗歌,找一找有关的诗句。(2、3节均可)
2、让我们先默读第2节,想想诗人的心情为什么会久久不能平静了?(可以通过划出有关的词语“攀着、冒着、突破” “铁索、弹雨、火网”来品味当时形势的危险和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边随机指导5、6个同学读出自身的体会。)
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吧!(观看多媒体课件)
4、看完了录像,谁来说一说自身的感受。(说完后随机指导3、4个同学再读这一节)
5、读着读着,我们还可以这样读——谁来试试?(2个同学填空式的朗读,齐读)
6、当年战争的激烈,红军战士们的英勇深深地刻在了大家的记忆里,毛泽东同志也为这次惊天地泣鬼神的战斗挥毫写下了一首诗《七律·长征》(赏析)。
7、1935年5月29日,长征途中的红军为了彻底粉碎蒋介石精心筹划的大渡河会战,冒死攀桥栏,踏铁索,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国历史上“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丽篇章,这是多么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啊,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这节。
四、品读第三节
1、诗人追忆了红军飞夺泸定桥时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局面之后,又想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小节)(战斗的楼房成学习的课堂;梨花开放)
2、这样美好的环境,这样幸福的生活,是怎样来的?
(革命先辈为了让我们中国人挺直腰杆不受欺侮而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3、面对眼前的幸福生活,你想对革命先烈说些什么?再把感受读出来(指导2、3个同学读)
从“轻轻地”,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呢? (怀念、敬仰
指导2个同学读)
4、让我们对比着来读读这节,老师来读描写当年的局部,你们读写如今的局部(师:“当年激烈战斗的楼房”生:“如今成了小朋友们的课堂”……师生合作读该节)。
五、品读第四节
1、留下了那么多感人的故事,我们的心情怎能不激荡?请齐读第四小节。
2、诗人要高声歌唱,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
(赞美英勇的先烈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歌唱在英雄的土地上建设美好家园的勤劳的人民。)
五、这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啊,让我们也高声歌唱吧!(配乐齐读整首诗)
七、课后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红军长征的有关诗歌读一读。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铁索
    
强渡
冒着弹雨
心潮汹涌激荡
   
突破火网   高声歌唱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我站在铁索桥上》公开课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同学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睹物思人。是啊,每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由想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让后代过上好日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同学们,还记得咱们上节课学习的一首现代诗吗?”教师以这样的一段叙述语导入,激发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板书课题后,全班齐读一遍。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无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这两节诗的内容大致相同,因此我打破了按顺序教学的方式,指导同学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引出新课的学习,提出问题:“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同学先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继而由问题导入到第1节诗的学习中。
同学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身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此时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同学结合图片展开自身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身初步的情感体验。一幅静止的画面在同学的头脑中经过再想象、再加工、再发明,就变成了鲜活的、动态的局面。这里,对同学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所体现。
“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由这样一个问题把同学引到第4节诗的学习当中去。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
同学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再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通过指导朗读、观察比较,引导同学发现这两小节诗描写的内容差不多,但第4节比第1节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一些。
这两节诗的学习中,我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同学朗读,比方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所以朗读自然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第二课时
“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同学学习第2节诗。
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内容离同学的实际生活太远,难以理解。同学初步感知后,先自身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局面,然后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让同学们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具体的情境中去。
再回过头来细细体味诗句,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出第2节诗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突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
“攀着、冒着、突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同学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第3节诗的内容是让同学在小组里和小伙伴合作学习来完成的,这一局部描写的内容与同学的实际生活相隔不远,不难理解,我主要还是进行朗读指导。
同学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身的理解、自身的感受读。
读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同学的情感体验也是在逐步加深,整个学习过程同学都是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此时,同学在经历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动的情感体验过程后,教师引导朗读全诗,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的强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教学的全过程也体现了由整体到局部,再回归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突破
英雄的土地! 英雄的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3-31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我站在铁索桥上》公开课教案3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诗人站在铁索桥上,思绪万千,追忆红军当年飞夺泸定桥激烈战斗的局面,展示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高歌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全诗共四节,感情强烈,借景抒情,节奏鲜明,琅琅上口。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培养同学的阅读理解、合作、想象以及表达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俗话说:睹物思人。是啊,每当我们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不由想起无数革命先烈为了让后代过上好日子,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同学们,还记得咱们上节课学习的一首现代诗吗?”教师以这样的一段叙述语导入,激发同学学习课文的兴趣。板书课题后,全班齐读一遍。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全诗共四节,开头和结尾反复吟唱。开头营造了很美的意境,轻轻摇晃的桥身、飘过的云雾、大渡河的白浪引发作者无限的遐想;结尾同样的景物,却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情感。这两节诗的内容大致相同,因此我打破了按顺序教学的方式,指导同学先学习第1节和第4节诗。
    教师配乐范读全诗,引出新课的学习,提出问题:“诗人站在桥上看到了什么?”同学先对全诗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继而由问题导入到第1节诗的学习中。
    同学自由朗读这一节后,说说自身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此时课件出示课本上的铁索桥图片,同学结合图片展开自身的想象各抒己见,对诗人站在铁索桥上看到的景物有了自身初步的情感体验。一幅静止的画面在同学的头脑中经过再想象、再加工、再发明,就变成了鲜活的、动态的局面。这里,对同学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倾听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都有所体现。
    “此时,我们的诗人正站在桥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由这样一个问题把同学引到第4节诗的学习当中去。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诗,找出反映作者心情的词语划下来。
    同学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心潮汹涌激荡”的意思,再自由地朗读感悟第四节诗。通过指导朗读、观察比较,引导同学发现这两小节诗描写的内容差不多,但第4节比第1节表达的感情更强烈一些。
    这两节诗的学习中,我采取多种形式指导同学朗读,比方指名读、分组读、师生合作读、配乐齐读等。在所有文体中,诗歌的音乐性是最强的,很讲究韵律和节奏。所以朗读自然就成为综合感受诗歌语言美、意境美的重要手段。
                    第二课时
  “诗人站在桥上回忆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同学学习第2节诗。
  作者追忆红军飞夺泸定桥、与敌人激烈战斗的内容离同学的实际生活太远,难以理解。同学初步感知后,先自身想象一下当时激烈的局面,然后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再现当年红军战士们飞夺泸定桥的激烈场景,让同学们进入到诗句所描绘的具体的情境中去。
  再回过头来细细体味诗句,和小组同学交流讨论出第2节诗中最能体现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词句(勇士们哪,攀着一根根铁索,冒着密密的弹雨,突破了敌人的火网!),利用课件出示,深入理解。
  “攀着、冒着、突破”这三个动词直接体现了红军战士的英勇顽强以及不屈不饶的献身精神。同学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想感情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把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较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第3节诗的内容是让同学在小组里和小伙伴合作学习来完成的,这一局部描写的内容与同学的实际生活相隔不远,不难理解,我主要还是进行朗读指导。
  同学带着问题自由地读,指名读;经过想象画面后的读;观看影片片断后的读;理解重点词句后的读;最后带着自身的理解、自身的感受读。
  读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同学的情感体验也是在逐步加深,整个学习过程同学都是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
  此时,同学在经历了感知、感受、感悟到感动的情感体验过程后,教师引导朗读全诗,他们在学习中积累的强烈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释放出来。教学的全过程也体现了由整体到局部,再回归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三、拓展积累、升华情感
   1、准确流畅地背诵课文。
   2、学习本文后,你想对无数先烈说些什么?
   3、课后欣赏。(本诗的歌曲演唱、毛泽东诗词《长征》、萧华的诗《飞渡大渡河》)
  板书设计:
                 我站在铁索桥上
                攀着 冒着 突破
               英雄的土地!英雄的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5 09: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