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沂蒙山小调》教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0:47: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沂蒙山小调》教案
教学目标:
    1、欣赏并演唱《沂蒙山好风光》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
    2、有感情的演唱《沂蒙山好风光》,体会歌曲的美感。
教学重点、难点:
    欣赏、学唱歌曲体会歌曲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用箫演奏《沂蒙山好风光》。
    师:老师先给大家演奏一首乐曲,大家听一听这首乐曲的曲名是什么?
    生:《沂蒙山小调》。
    师:《沂蒙山小调》又叫做《沂蒙山好风光》。
    2、介绍沂蒙山以及《沂蒙山好风光》的创作背景。
    师:你们有谁知道沂蒙山在我国的哪个省?我找一位同学来回答。我给你们几个选项:A.四川 B.山西 C.山东D.河北(你可以求助现场同学,也可以让我去掉一个错误答案)
    生:山东省。
    师:非常好。有没有同学去过沂蒙山?给我们介绍一下沂蒙山。
    生:没有。
    师:既然没有那么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沂蒙山。
    沂蒙山是著名的革命胜地,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沂蒙山上自然风光秀丽,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有层层的梯田,一间间石头垒成的小屋子,有一种别具一格的风情。
    这首作品作于1940年,这时抗日战争正处于最困难的阶段。位于沂蒙山区费县北部山区的马头崖乡白石屋村虽然贫穷、偏僻,但是群众基础好,而且隐蔽、安全。当年山东抗大一分校在这一带工作、学习,还有文工团也驻在这个村里。《沂蒙山好风光》就是由两位年轻的文工团员创作的。歌曲最初的题目是《反对黄沙会》。
    生:什么是“黄沙会”?
    师:好,有同学问了“什么是黄沙会?”。这个黄沙会是抗日战争时期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指使,利用迷信活动猖狂破坏抗日根据地活动的反动组织,为了消灭这股反动势力,抗日根据地全面开展了与黄沙会的斗争,文工团也以文艺宣传为武器,积极参加这场斗争。团员自己写词,利用山东卖唱人的曲调经过加工而成。这首歌曲共分为8段,内容主要是控诉黄沙会的罪行,揭露黄沙会的阴谋。
    3、同学朗读原《反对黄沙会》的歌词。
    师:我这里有原来这首歌的歌词,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下。
    生:朗读歌词:
    人人都说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风光。
    青山绿水多好看,风吹草低见牛羊。
    自从起了黄沙会,大家小户遭了殃。
    牛角一吹嘟嘟响,拿起刀枪上山岗。
    硬说俺的肉身子能挡枪炮,谁知那个子弹穿过见阎王。
    装神弄鬼把人害,烧香磕头骗钱财。
    八路神兵从天奖,要把那些害人虫消灭光。
    沂蒙山的人民得解放,男女老少喜洋洋。
    师:这首歌曲一经传出,很快就传遍了各地根据地,受到了广大军民的喜爱。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喜爱这首歌曲,并随着形势的发展,又不断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改它、充实它、完善它,后来渐渐撇开了反对黄沙会的词句,换上了抗日救国、反对投降的内容,给它注入了新的精神。建国后,经过群众的不断加工修改,保留了这首歌的曲调和前两段歌词,又增加了歌唱党的领导,歌唱新生活的内容,便成了今天广为流传的《沂蒙山好风光》。
二、欣赏、学唱《沂蒙山好风光》
    1、唱谱子
    师:下面我们先来唱一唱谱子,体会一下这首歌曲在旋律上一共分为几句?
    生:唱谱子,分为四句。
    2、老师范唱
    师:下面再听老师范唱第一段歌词,你来体会一下这首歌曲在歌词上又可以分为几句?
    生:2句、4句
    师:分4句的同学你看一看“人人都说沂蒙山好”能分开吗?“人人”主语,“说”谓语动词,“沂蒙山好”宾语,主谓宾全有,是完整的一句,所以说不能分开。两句旋律对一句词是这首歌曲的特点之二。
    3、学生演唱
    师:我们来唱一唱第一段词,大家模仿一下儿化音和滑音。
    生:唱第一段词。
    师:我们刚才说“人人都说沂蒙山好”不能分开,那么老师在说这句词的时候少了什么?
    生:衬词。
    师:那么省略了衬词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省略了衬词旋律就不优美了……
    师:衬词是这首歌曲的特点之三。我们再唱一唱第二、三段,体会我们上面所概括的特点。
    生:演唱。
    师:你们刚才唱的时候两句词的最后一个字唱了几拍?
    生:6拍,5拍。
    师:这叫做一字多音,一字多音的拖腔是民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也是我们这首歌曲的特点之四。下面你们听老师唱一遍谱子,看看有没有变化?
    生:结尾少了两个音。
    师:这首歌曲每一句末都有一个以尾音为轴的环绕进行,这是这首歌曲的特点之五。这样的进行使歌曲更具抒情性,更加委婉动听。
    4、分组演唱
    师:下面我们分4组来演唱一下,一个组演唱一段词,我们比一比哪组唱的有山东风味儿。
    生:演唱。
    5、汉字接龙游戏
    师:我们今天欣赏并学唱的这首歌曲是非常优美的,我们就以“优美”为第一个词来做一个汉字接龙的游戏。
    生:优美——美丽……
    师:我们玩的这个游戏有什么特点?
    生:首尾相接。
    师:那大家看一看我们的谱子和我们做的这个游戏有什么联系?
    生:也是首尾相接。
    师:这样的首尾相接在音乐中有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鱼咬尾”,这也是民间音乐的一种长见的旋律发展手法。这是我们这首歌曲的特点之六。
    6、完整演唱
三、总结
    民歌是我国民间音乐的一部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它,热爱它,使之弘扬和发展下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0:48:12 | 只看该作者
《沂蒙山小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和学唱山东民歌,使学生感受山东民歌的风格特点,增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通过学习《沂蒙山小调》让学生能够把握歌曲的情感,以及有感情的正确演唱这首歌曲。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有创造性的参入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入:大家应该都还记得我们上节学的山西民歌《看秧歌》首先咱们先回顾一下!然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山东的民歌,看看他们有什么的不同。
(二)导入新课
1、首先拿些沂蒙山的图片及相关图片播放给学生。
2、组织学生讨论:说一说你所知所闻的“山东”(山川地貌、风俗人情、文化艺术等)
3、播放沂蒙山小调给学生们聆听。
(三)歌曲范唱
谈话: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从中知道了那些关于歌曲的内容及情感呢?还有歌曲的写作方式。
(四)学唱新歌
(演唱时要注意归韵、衬词、托腔的表达情感的表达等)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把学生分成四组进行练习,把旋律练习熟练。
3、把歌词加进去,进行教学。
4、提问:同学们,大家知道歌曲的出处和写作形式吗?
师:对,大家说的都很正确,沂蒙山小调诞生于蒙山(第二高峰)。旋律跳跃、起伏、表现山区人民生活和平,美满,富足,采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表现的情感更加淋漓尽致。
(五)巩固新课
1、做汉字接龙的游戏。例:大树——树木——木材——材料等。首尾相接的文字交流,让学生们理解鱼咬尾的写作形式,然后进行旋律的接龙。
2、创作联系:以小组为单位,运用“鱼咬尾”知识方法进行简单创作。
(六)结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4-10 10:48:46 | 只看该作者
《沂蒙山小调》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体验音乐之美,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歌曲风格,增强学习民族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知识与技能
    能认真欣赏音乐,感受歌曲的风格特征,体会歌曲的特点,了解歌曲中的表现手法,有感情地、自然、舒展地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尝试进行用鱼咬尾的创作手法进行旋律创编活动。
3、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唱、表演唱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知音乐、体验音乐情绪,参与歌曲演唱和艺术创编活动,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演唱歌曲《沂蒙山小调》。
教学难点:
    运用“鱼咬尾”创作手法进行艺术创编活动。
教学方法:
    示范法、体验法、练习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运用成语接龙的游戏导入新课,为后面创编活动做铺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出示《沂蒙山小调》曲谱,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音乐风格并熟悉旋律。
    听完后提问学生:大家都听到了什么?我请一位同学来谈谈你的感受。
    教师:这首民歌非常简短,只有四句,但在短短的四个乐句中,却藏有许多音乐奥妙,让我们一起来探一探,里边究竟藏了什么奥秘呢?(开始暗示学生注意旋律进行的特点:鱼咬尾)
二、学唱歌曲
1、跟琴学唱曲谱,注意衬腔的节拍。
2、分析曲谱特色。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鱼咬尾”的歌曲创作特点,并用“鱼咬尾”的创作规律来和学生做游戏。
    教师:像这样上一句的结束音与下一句的起音相同,这种手法在音乐中叫做“鱼咬尾”,类似于“顶真”的修辞手法,比如《木兰诗》中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我们来做“鱼咬尾”的游戏:老师是游在最前面的那条鱼,女同学是紧跟着老师的鱼,男同学则是紧跟着女同学的第三条鱼,注意后面的鱼一定要及时咬住前面鱼的尾巴哦。
3、用“啦”来唱曲谱,注意外笑内抬。
4、填词练唱。
    教师弹琴,学生跟唱。
    提示学生找出歌曲的衬词“哎“,并有教师向学生示范衬词的唱法,以便突出山东民歌质朴、淳厚的特点。
    学生自主学习二、三、四段歌词,教师注意强调体会唱好衬词、拖腔对表现民歌特色的重要性。
5、演唱技巧提升。
(1)学生自主独唱歌曲,教师给予评价,并提示学生要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教师有感情的范唱一遍,以加深学生对歌曲曲调特点及情感的印象。
三、拓展延伸 我是小小作曲家
    教师带着学生进入简单的歌曲创作环节,由于音乐创作毕竟还是有一定难度,教师把学生分成3个小组,由师生一起共同探讨完成这一个学习任务。
四、总结下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25 23:5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