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5-3-26 11:10:03
|
只看该作者
师:真好,谁能评价一下他们俩的朗读。
生:我认为女同学的朗读可以听出母亲当时对巴迪写诗这件事情,是非常兴奋的,而父亲则是没有母亲那样高兴,他显然是以诗的质量来评判的。
师:你听不明白,巴迪也不明白,此时的巴迪…
生:我认为此时的巴迪非常沮丧。
生:我认为此时的巴迪非常伤心。
生:我认为此时的巴迪也有点生气,因为他的母亲说他好,但他的父亲说他不好。
师:完全不理解。
生:我认为此时的巴迪很疑惑,为什么只有会母亲夸奖他,父亲不会夸奖他
师:然后的巴迪呢,几年后的巴迪呢?
生:几年后的巴迪渐渐理解了父亲当时对他的批评是想让他把诗写得更好。
师:几年后的巴迪
生: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想当糟糕的诗。
师:成年以后的巴迪呢?
生:成年以后的巴迪已经出版了很多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他体会出他是非常幸运,他有着慈祥的母亲,常常对他鼓励,还有严厉的父亲,总是对他有严厉的批评
师:成年后的巴迪,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童年所走过的路程,使更加清醒更加正确地认识到了父母之爱的珍贵。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理解,完成这道填空题。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生:无论是母亲的(慈祥)还是父亲的(严厉),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时我想对巴迪说,(你得到了真正的爱。)
生:无论是母亲的(表扬)还是父亲的(批评),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时我想对巴迪说,(你的母亲夸奖你,是为了让你更具有信心,而你的父亲批评你,是为了让你不会为母亲的表扬而高傲自大。)
师:你已经渐渐走进了小巴迪的心灵。
生:无论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时我想对巴迪说,(你有非常好的父母)
师:同学们,其实咱们和巴迪一样,也是沐浴在父母爱的阳光下成长的。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表扬或者受到过批评。就把这些事,和你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
生:我记得有一次,就是我考试考得很一般,然后我爸爸说,这次虽然考得很一般,下次考好就行了。可是我妈妈说,这次考得不好,下次必须考在90分以上。
师:你们家庭很有意思,正好和巴迪家庭恰恰相反,巴迪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有一位严厉的父亲。可是这位同学的家里有一位慈祥的父亲,和一位严厉的母亲。同学们,那么在作者眼里,父母的爱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精彩极了”,这是一种慈祥的爱,一种是“糟糕透了”,这是一种严厉的爱。
师:想说点什么?
生:我想说,巴迪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对他的两种不同的爱。 生:我觉得巴迪成功就是,他有一位严厉的父亲和一位慈祥的母亲。两种爱使他走向一条成功的路。
师:在这两种爱的哺乳下,巴迪不断地走向了——成功!
师:正如课文所说,生活像一艘船,我们要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
生:方向。
师:使它不被——
生:任何一股风刮倒。
师:成名以后的巴德·舒尔伯格,他的人生之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师:同学们,那么当巴德·舒尔伯格他的作品连连发表而且好评如潮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
生:“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并且联系生活实际写下对这一课的感悟。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同学们,下课。
生:老师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