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尝]:请几位同学品尝馒头,并说出自己的感觉。
提问:你吃了馒头以后,感觉到什么变化?
所有同学都有共同的经验,如吃大米饭、面条时,开始不甜,但咀嚼一段时间后,有了甜味。
为什么馒头在细嚼慢咽的时候会有甜味呢?下面我们就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解开这个迷题。
[想一想]:
1。 细细咀嚼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味觉是否发生了变化?有新物质产生吗?
2。 是什么原因使馒头变甜了?
A。 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唾液的作用。
[提出问题]:
1.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2.如果有关,它们各起到什么作用?
3.馒头变甜是否是因为淀粉发生了变化?
[作出假设]:(老师引导)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端,是消化系统的首要把关口。我们已经知道口腔中有哪些器官呢?
很好,那么,是不是他们都对食物的消化起作用?因此,我们要创设情境,将他们的作用用实验来表现出来。
牙齿:——
舌:——
唾液:——
[实验提示]:
器材:
量筒、橡皮塞、滴管、小刀、脱脂棉、镊子、馒头、清水、碘液、唾液。
原理提示:
1、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淀粉并没有甜味,但其分解后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
2、淀粉遇碘变蓝色。
3、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
4、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腔中进行的,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
[设计实验方案并演示]:
【1】:1+2
【2】 :3
把A、B、C三支试管分别塞上橡皮塞,放在内衣口袋中或手中握住加热5-10分钟。
(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做的假设,进一步预测其结果,展开小组讨论、同时介绍消化形式。)
【3】 :4
(不变色) (变蓝) (部分变蓝)
请三位学生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
[讨论]:⑴、牙齿、舌和唾液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⑵、口腔中有什么物质使淀粉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⑶、为什么要设计3组实验?
⑷、将3支试管在37度温水中水浴加热的目的是什么?
⑸、如果实验不成功,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然后推选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小结]:
1、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使食物变碎,消化得更充分。
2、唾液中含有可以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它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在馒头的消化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唾液的消化作用。
[讲述]: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口腔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哪位同学能据此说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应从哪些方面注意消化器官的保护?(请同学自由发言)
大家说得都很好,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它对其下部消化器官的保健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一方面我们要重视口腔这一消化环节,吃东西时细嚼慢咽减轻胃肠道的压力;另一方面,要注意口腔本身的卫生保健,勤刷牙,避免不卫生用牙,预防龋齿等各种牙齿疾病。
[提问]:科学实验证明:蛋白质、脂肪在口腔中不能被消化,只有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部分转变成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就是为什么细嚼馒头有甜味的道理。麦芽糖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因此,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淀粉的作用。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在消化道内是如何消化的呢?
[播放FLASH]: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一段食物消化过程的录像。
[思考题]:
1。消化道的哪些器官可以进行消化作用?
2。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什么?
3。口腔、胃、小肠内分别有哪些消化液?
4。消化和吸收的最主要场所是哪里?
[阅读]:资料,复述三大类有机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过程。
[小结]:
蛋白质→氨基酸
淀粉→葡萄糖
脂肪→脂肪酸、甘油
[补充讲解]:
在所有的消化液中,只有胆汁是不具有消化作用的,因为不含消化酶,其作用是使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加脂肪和脂肪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的消化。
[结合现实]:
[提问]:为什么患了胃病的人怕吃硬、冷的食物?
[提问]:我们应怎样保护我们的胃呢?
[提问]:为什么肝炎病人怕吃油腻的食物?胆汁中虽然没有消化酶,但是胆汁能乳化脂肪,增大脂肪酶与脂肪颗粒的接触面积,起到初步消化脂肪的作用。
[提问]:人体消化道内除了唾液、胆汁,还有哪些消化液?
(明确胆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
[提问]:阅读P35页第2题,你能指出哪一部分消化道中的消化液最多?
(更正)胃液最多,但小肠里消化酶的种类最多。
下面我们来解读P34页的曲线图,回答(1)、(2)、(3)个思考题。
[提问]:食物最终在哪里被彻底消化?这说明了什么?
补充:人体小肠内消化酶的种类最多,而且小肠还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