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州区沙河小学 杨 柳
《蝙蝠和雷达》课文分析
《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这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文,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飞机夜行这种现象,提出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的问题,这是全文要说明的主要问题。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部分:科学家做了三次试验,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三部分: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了飞机安全飞行。这项研究告诉人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创造发明有所启示。课后的“资料袋”简要介绍了近代新兴的学科──仿生学。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要点,准确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拓宽视野。
一、语言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这篇说明文生动形象,作者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揭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关系。对于说明文,在我们的观念之中,难免会心生枯燥,科普知识的字字传递、句句“灌输”,以为语言生硬,然而,本文却能采用活泼、轻松的话语,句句引人入胜。
看!在课文伊始那段对飞机在黑夜中安全飞行的描述“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清朗”、“越来越”、“一红一绿”,多么清新、优美。生动地描写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记叙文一样,可这分明又是一篇说明文呀!这样的语言焉能不抓住读者的心?焉能不促使读者去读?当然会兴趣盎然,有读下来的欲望了。
文章第三段中的描写甚是引人入胜,摒弃了说明文记叙生硬、语句平乏的特点。且本段之描写层次清晰,足见语言功底之深厚。文章四、五自然段的语言也是相当有趣、生动活泼。还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如“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这样就使读者仿佛看见了一群忙乱飞行的无头苍蝇,仿佛听见了杂乱而又清脆的铃铛声。难以想象的情景不是就在眼前吗?再如“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蝙蝠就立刻改变了飞行的方向。”使难懂难悟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了。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本语言生动化、形象化。
二、运用问句,紧扣读者
在一问一答的设问之中,自然而然地道出了作者的用意:在蝙蝠身上找答案,原来仿生学家是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以此发明了雷达。问句多奇妙呀!一步一步抓住了读者的心。瞧,在第二自然段“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这不正是读者心里想问的吗?提出疑问,这不仅是作者最初的疑问,更是众多读者的心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凭借关联词来对复句进行划层分析,更能利用此处的关联词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精炼与明了,从而感悟出蝙蝠飞行的本领高超,描写中不乏趣味。在第三自然段的最后一句“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重要设疑,令人情不自禁地往下读文,可谓句句出自作者写作之意,句句扣住读者的心。在恰当处设疑,激发阅读兴趣。在平常的习作中运用这种手法何乐而不为?
短短的一篇文章,作者两次提问,意在引出下文,放在段末,还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又怎会不促使读者跟随作者的思维走下去?又怎能不紧扣读者心弦呢?
三、使用关联词,文理更畅通
本文还有一特点,那就是关联词的运用恰到好处,运用中突显语言的简洁有力,使文章显得更加流畅,语意表达更清楚。课文向我们介绍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敏锐在哪呢?作者用了“无论……即使……也”的关联词,如此一来使表达更为形象,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好好的品读。一个生物能在“夜里”飞行,在我们看来它实属不易,漆黑一片的夜,很容易迷失方向,然而蝙蝠“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令我们不禁对蝙蝠另眼相看,从而不由产生更多疑惑,促使读者忍不住读下去,想探个究竟。
“而且”这个词用得好,使作者表达的意思更进一层。“无论”“从来”这几个词已经够可以说明蝙蝠有着高超的飞行技巧了,但作者又不吝笔墨这样写道“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电线有多细?他还在前面加上修饰语“极细”,“避开”便“避开”,在前头还冠上“灵巧”,用上关联词“即使……也……”让我们读来感觉这蝙蝠确实很不一般。于是不免在心里产生这样的疑问:是蝙蝠的眼睛够厉害吗?瞧,正不真是作者的用意所在吗?一切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作者如此浓墨重彩目的是为了引出这样一个问题“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还能……而且……无论……从来……即使……也……难道……?”一连串关联词连续地使用,使作者写作意图更明了、文章表达更具层次感、语言更流畅。说明文承载着正确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而全文的记叙中无不透露着说明文的科学性、生动性。在读懂理解的基础上,读者更能感悟语言的表情达意,文理更畅通;同时可以在引导学生明白、理解关联词在文章中的作用时,激发学生更好地使用关联词。
四、首尾呼应,画龙点睛
本文采用首尾呼应的结构,处处照应。课文第一自然段先告诉我们一架飞机在夜航,使我们产生疑问: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能安全飞行呢?引出了下文: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也激发了我们研读的兴趣:人们怎么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得知蝙蝠在夜里飞行非常安全,不禁又产生了下一个疑问:难道它们的眼睛特别敏锐?借助三次科学实验,科学家知道了蝙蝠夜里飞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于是科学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通过多种说明方法,作者采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在告诉读者,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让人明白这便是超声波。一切显得那么水到渠成,顺理成章。雷达和蝙蝠是紧密相关的,仿生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嘴;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嘴里的超声波;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的耳朵。这些不都是在相互照应吗?看似毫不相关的“蝙蝠”、“雷达”语言文字叙述,却暗含着它们对应的关系。文字上不也正起到了照应的作用吗?
故作者在文章的末尾一段得出了结论。“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不正是从蝙蝠上得到的启示吗?这不是在呼应吗?所以最后一句话“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与文章开头第一段相呼应,画龙点睛。其实文章处处有照应,这是作者的高妙之处。
《蝙蝠和雷达》一篇简短的说明文,竟会让人读出不一样的感觉,作者语言生动活泼,运用问句、使用关联词恰倒好处,首尾呼应精妙、对词句的推敲精准。这些说明方法很值得学习。
《蝙蝠和雷达》资料链接
蝙蝠 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蝙蝠有900多个不同的种类,是唯一能振翅飞翔的哺乳动物,夜间,蝙蝠靠声波探路和捕食。它们发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当这声波遇到物体时,会像回声一样返加来,由此蝙蝠就能辨别出这个物体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离它有多远。蝙蝠什么都吃,包括果实、鱼类、花粉、甚至血。
蝙蝠善于在空中飞行,能作圆形转弯、急刹车和快速变换飞行速度等多种“特技飞行”。白昼,隐藏在岩穴、树洞或屋檐的空隙里;黄昏和夜间,飞翔空中,捕食蚊、蝇、蛾等昆虫。蝙蝠捕食大量的害虫,对人有益,理应得到保护。
到了夏季,雌蝙蝠生出一只发育相当完全的幼体。初生的幼体长满了绒毛,用爪牢固地挂在母体的胸部吸乳,在母体飞行的时候也不会掉下来。蝙蝠有用于飞翔的两翼,翼的结构和鸟翼不相同,是由联系在前肢、后肢和尾之间的皮膜构成的。前肢的第二、三、四、五指特别长,适于支持皮膜;第一指很小,长在皮膜外,指端有钩爪。后肢短小,足伸出皮膜外,有五趾,趾端有钩爪。休息时,常用足爪把身体倒挂在洞穴里或屋檐下。在树上或地上爬行时,依靠第一指和足抓住粗糙物体前进。蝙蝠的骨很轻,胸骨上也有与鸟的龙骨突相似的突起,上面长着牵动两翼活动的肌肉。蝙蝠的口很宽阔,口内有细小而尖锐的牙齿,适于捕食飞虫。它的视力很弱,但是听觉和触觉却很灵敏。一些实验证明,蝙蝠主要靠听觉来发现昆虫。蝙蝠在飞行的时候,喉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口腔发射出来。当超声波遇到昆虫或障碍物而反射回来时,蝙蝠能够用耳朵接受,并能判断探测目标是昆虫还是障碍物,以及距离它有多远。人们通常把蝙蝠的这种探测目标的方式,叫做“回声定位”。蝙蝠在寻食、定向和飞行时发出的信号是由类似语言音素的超声波音素组成。蝙蝠必须在收到回声并分析出这种回声的振幅、频率、信号间隔等的声音特征后,才能决定下一步采取什么行动。
靠回声测距和定位的蝙蝠只发出一个简单的声音信号,这种信号通常是由一个或二个音素按一定规律反复地出现而组成。当蝙蝠在飞行时,发出的信号被物体弹回,形成了根据物体性质不同而有不同声音特征的回声。然后蝙蝠在分析回声的频率、音调和声音间隔等声音特征后,决定物体的性质和位置。蝙蝠大脑的不同部分能截获回声信号的不同成分。蝙蝠大脑中某些神经元对回声频率敏感,而另一些则对二个连续声音之间的时间间隔敏感。大脑各部分的共同协作使蝙蝠作出对反射物体性状的判断。蝙蝠用回声定位来捕捉昆虫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是非常惊人的。有人统计,蝙蝠在几秒钟内就能捕捉到一只昆虫,一分钟可以捕捉十几只昆虫。同时,蝙蝠还有惊人的抗干扰能力,能从杂乱无章的充满噪声的回声中检测出某一特殊的声音,然后很快地分析和辨别这种声音,以区别反射音波的物体是昆虫还是石块,或者更精确地决定是可食昆虫,还是不可食昆虫。
蝙蝠发出的是超音波,蝙蝠在飞行的时候,喉内能够产生超声波,超声波通过口腔发射出来。当超声波遇到昆虫或障碍物而反射回来时,蝙蝠能够用耳朵接受,并能判断探测目标是昆虫还是障碍物,以及距离它有多远。蝙蝠是会飞的“活雷达”。
雷达 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雷达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其他如:飞机的翅膀(鸟类的翅膀),飞机后面的翅(鱼的尾),潜艇下潜与上浮(鱼鳔),蜜蜂采花粉(人工授粉),吸毒成瘾(缉毒犬训练)
超声波 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000赫兹)的声波。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并能反射回来,对物体有破坏性。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
仿生学 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属于生物学和技术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只要生物有奇特的本领,就成为仿生学所涉猎的目标,现已发展出昆虫仿生学、海洋生物仿生学、设计仿生学、化学仿生学、分子仿生学等。仿生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军事、医学、制造、航空等方面,涉及到各种类型的科学领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未来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
五彩的蝴蝶锦色粲然,如重月纹凤蝶,褐脉金斑蝶等,尤其是萤光翼凤蝶,其后翅在阳光下时而金黄,时而翠绿,有时还由紫变蓝。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裨益。在二战期间,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企图用轰炸机摧毁其军事目标和其他防御设施。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列宁格勒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惹,为赢得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人造卫星在太空中由于位置的不断变化可引起温度骤然变化,有时温差可高达两、三百度,严重影响许多仪器的正常工作。科学家们受蝴蝶身上的鳞片会随阳光的照射方向自动变换角度而调节体温的启发,将人造卫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叶片反两面辐射、散热能力相差很大的百叶窗样式,在每扇窗的转动位置安装有对温度敏感的金属丝,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开合,从而保持了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解决了航天事业中的一大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