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1.请学生简单介绍我们的家乡
2.请学生深入、详细地介绍我们的家乡
3.过渡:如何深入、详细地介绍我们的家乡?
| 学生发言
| 简单介绍家乡,学生多多少少都会说,但是深入详细介绍,学生会发现介绍家乡的内容很丰富,但是介绍起来不够具体,有点乱,于是深入到如何介绍。
| | 我们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深入详细地了解我们的家乡。
社会调查定义(幻灯片)
指出社会调查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主要渠道。
| 朗读: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对特定的社会现象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发生的各种原因和相关联系,从而提出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活动。
| 让学生认识什么是社会调查,明确社会调查的意义。
| 1.社会调查有哪些步骤
2.教师补充:合作交流,分享成果。
| 看书整理:确定主题、拟定提纲、实施调查和撰写调查报告
| 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社会调查,并初步认识社会调查的步骤。
| | 1.现在我们要调查家乡,请你提出主题,你想调查什么?
2.我们如何提出主题呢?从家乡的自然地理特点、人文特点、经济特点、发展现况等方面提取主题。
3.欣赏图片:青田石门洞山区。
4.提出主题:青田石门洞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 1.学生发言:头脑风暴,提出问题。
2.家乡介绍
(1)自然地理特点:地理位置、地形和气候特点等。
(2)社会生产特点:主要产业、主要的物产和分布等
(3)人文特点:历史变革、名胜古迹、著名人物、教育科技发展成就等。
(4)家乡的变化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如果学生提的比较多,我们根据幻灯片内容(确定主题的讲解)对学生提出的主题进行归类,如果学生提不出,就结合幻灯片,再让学生提主题。
通过具体的主题,完善整个社会调查的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一起感知社会调研,学习社会调研。
| | 结合课本,拟定《石门洞山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的提纲
1.石门洞山区基本概况:石门洞山区是有哪些旅游资源?它们的分布如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2.石门洞山区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条件怎样?有哪些特点适合开发?
3.石门洞山区的人文景观:人们的居住、饮食及精神活动有什么特色?有哪些适合开发?
4.石门洞山区的现况:哪些已经开发,存在什么优势与劣势?
|
小组合作:提纲
展示成果
|
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 | 1.我们有哪些方法帮助我们进行社会调查?
2.我们可以向哪些人调查?
3.我们如何针对的提纲,选择合适的方法。
4.教师重点讲解问卷调查,介绍问卷的制作:
问卷的基本内容包括:标题、前言、主体和结语。
| 1.查阅课本回答:——
归纳总结:
2.调查的方法有访问、问卷调查、上网或者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等
调查对象:农民、工人等各职业人员,也可以是组织、单位等。
3.学生合作交流: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4.学生根据《石门洞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调查问卷。
| 知道社会调查的方法和对象,知道如何选择调查方法。
合理利用一切有助于调查的内容
| 活动四:
撰写调查报告
| 我们收集的资料类型如何处理:访谈记录和问卷调查结果整理成图表或归纳成文字,写成调查报告。
| 归纳回答:
| 知道处理资料和展示成果的方法
| | 今天我们学习了社会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希望同学们回去后积极实践,向大家展示我们家乡丰富而美丽的自然资源或人文景观。
| 分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有效的社会调查
| 积极实践,落实社会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
五、板书设计 (1)第一步:确定主题—青田石门洞山区 如何开展社会调查 (2)第二步:拟定提纲--《青田石门洞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 (3)第三步:实施调查--访问、问卷调查、查阅相关资料 (4)第四步:撰写调查报告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1)本课是一节综合探究课,课前让学生收集资料,课上交流;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示、回答问题;组织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落实了“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思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习惯和能力。 (2)本节课以家乡(青田石门洞山区)模拟社会调查作为载体,引导学生在参与合作探究活动中学习知识、学会方法,充分体现了综合探究课的特点。通过课堂小结和延伸课外,升华本节课的主题。 2.败笔之处: (1)对于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仍有很大的学习障碍,他们不能积极、自信、全程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如何真正实现学生在新课程中的“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教师如何挖掘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率,这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探索。 (2)对社会调查比较陌生,如何提取主题,拟定调查提纲有一定的难度,真正落实社会实践这样一节课远远不够,指导学生结合本节实践课,真正参与一次社会调查,学生才会真正地学有所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