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0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彼得与狼》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4 08:0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背景分析]
  本文借用“艺术音乐”一词,试图将所阐述的内容既区别于通俗流行音乐又不仅仅指古典音乐,而是一切优秀的、有意思的、能引发人进行思考的音乐。
  我们知道古典音乐不同于流行音乐的地方是它内涵深刻,能发人深思,更能使人高尚,免于低俗。古典音乐历经岁月考验,久盛不衰,为众人所喜爱。可以这么说,古典音乐是音乐学习的根,是进行一切音乐鉴赏活动的本。作为音乐教师,将包括古典音乐在内的艺术音乐带入学生的生活空间,让学生有“根”有“本”的进行音乐学习,是一件责无旁贷的事情。如何将艺术音乐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学,如何以背景与相关延伸为切入点鼓励学生进行后续学习,让艺术音乐常驻学生的心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关于教学设计]
  我在上这一课时,思考了几个问题:首先,这首乐曲的故事情节较为简单,如何能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感悟真善美的主题;其次,这首乐曲篇幅较大,全曲连音乐带解说总共27分钟,如何让学生能够愿意并自主地进行欣赏;再次,交响音乐欣赏在小学阶段这是第一次,如何能把“交响”这一形式带入学生的音乐世界,让他们接受并喜爱;最后,针对六年学生的心理,如何让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有选择的对待通俗音乐,并维持对艺术音乐的热情。针对这些问题,我设计了一条“听——说——演——想”相结合的教学思路,旨在调动学生的多方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欣赏氛围,让他们愉悦的接受艺术音乐。
  [案例分析]
  一、“这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之前究竟经历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要用音乐来讲一个故事。”——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学生入境。
  整堂课都在“说故事、听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进行。故事层层深入,学生在不断设疑、不断解疑中兴趣盎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主动地去表现故事,从而达到主动聆听的效果。
  二、有层次地安排聆听。
  整堂课安排三次彼得主题的“凯旋进行曲”的聆听,第一次在课堂的开始,以律动的形式出现,学生仅从音乐本身入手,其聆听是知觉聆听;第二次在了解故事梗概后,让学生带着情绪聆听,引发学生的情感聆听;第三次在领悟了乐曲所表达的真谛后,学生带着对音乐的感悟与共鸣对此进行理智欣赏。
  三、抓住细节、以小见大。
  如抓住小鸟与鸭子的冲突时,从长笛与双簧管的旋律交织入手,举一反三,让学生理解在音乐表现时的各种手段。鼓励学生在以后的欣赏中,积极发现其中的表现因素。
  四、将情感教育渗进音乐活动中。
  在讲故事、演故事的活动过程中,带入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主观情感因素,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倾向。如在听故事、说故事环节中,教师设疑,学生想像情景,并带着主观情绪体会音乐形象的发展,在不知不觉中感悟“真善美”。
  五、将交响音乐当成我们的朋友。
  很多人包括很多音乐教师,总感觉交响乐是“古典的、严肃的”音乐,会有敬而远之的感觉。如果我们就把交响乐当作是游戏音乐、我们身边最平常的朋友,然后自然而然地把它带进学生的音乐生活中,我想更会引起学生自然的、亲切地感觉,从而把交响音乐留在身边,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领悟其深刻的意义与唯美的表现力。就像《彼得与狼》的欣赏,让学生了解这是交响童话,然后让学生在“玩”中喜爱它,抛砖引玉,也会关注其他优秀的有价值的音乐。
  [拓展]
  由上这一课我想到了:1、通俗流行音乐正因为如此受到学生(在小学阶段尤其是高段学生)的青睐,正是由于其多渠道的流传、易于传唱的旋律及通俗明了的主题,刚巧符合十二、三岁的学生渐渐成熟的心智和日益加强的情感表现需求的需要。2、古典音乐、轻音乐、优秀的民族音乐以及一些有价值的通俗音乐因为种种原因传输不到学生的生活空间里,或者说传输到学生面前时,他们不习惯去听。3、学生是丰富多彩的,只有老师想不到,没有学生做不到。所以,新的时期对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教师对艺术音乐作品如数家珍,那么不知不觉地就会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学生面前,学生在这种熏陶中,也就逐渐习惯了这种艺术,从而也会去关注身边的艺术音乐。
  [总结]
  愿我们的学生做一个有丰富情感的音乐爱好者,做一个有广阔胸怀的音乐欣赏者,做一个有高尚理想的音乐追随者。愿艺术音乐常驻学生心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3 02:0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