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鸬鹚》课堂实录及评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3-21 16: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又大的鱼!快拿去吧!”
  师:你怎么知道它捉的鱼很肥大呢?
  生:它的喉囊鼓鼓的。
  师:鸬鹚这样主动地帮渔人捉鱼,真称得上是渔人的棗
  生:好帮手。
  生:忠实的朋友。
  3.认识鸬鹚的可爱。
  师:把鸬鹚捉鱼这部分内容再读一读,说说鸬鹚可爱在哪里。
  生:它是渔人捉鱼的好帮手。
  生:它把捉的鱼都给了渔人,它很忠诚。
  师:这是从鸬鹚对渔人这方面说;再从鸬鹚引起的湖面的变化体会。
  生:它一捉鱼,打破了小湖的平静,使小湖有了变化,更美了。
  师:好,鸬鹚的活动引起了湖面的变化,给小湖增添了美丽,这是它可爱的又一方面。
  三、体会渔人付出的劳动和感情
  鸬鹚虽然有潜水捉鱼的本领,但是能这样可爱,又离不开谁呢?
  (一)观察图画,联系第一自然段体会,渔人为训练鸬鹚是下了功夫的。
  生:鸬鹚整齐地站在船舷上,像列队的士兵一样,要是没训练好,早乱扑腾了。
  师:好,注意透过鸬鹚的表现体会。再从渔人来体会。
  生:渔人没有急着捉鱼。他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
  师:仔细观察图画,体会渔人怎么悠然。
  生:他盘腿坐在船尾,挺舒服的。
  生:他歪着头,看着平静的湖面,像镜子,还有稻田,一望无垠,他心里很高兴。
  生:他美滋滋地抽着烟。
  师:“悠然”是什么意思,渔人为什么能这样悠然。
  生:“悠然”是自由自在。
  生:“悠然”是悠闲自在。
  生:鸬鹚给训练好了,很听话,渔人才能这样悠然。
  生:他想先别忙,先吸吸烟,待会儿鸬鹚一定能帮我捉好多好多大鱼。
  师:这信心来自平时训练鸬鹚下的功夫。平时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这时候才能悠然。
  (二)从渔人使用鸬鹚捉鱼的行动,双方的配合效果看,渔人为训练鸬鹚是下了功夫的。
  (三)从渔人喂鸬鹚的时间、动作,想象他会对鸬鹚说什么,体会渔人对鸬鹚是关心、爱护的,是付出了感情的。
  四、总结
  (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段落。

  点评
  我听过王秀云老师讲授《鸬鹚》这篇课文,又读了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断,我觉得王老师非常重视从教材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着眼,需要教什么就教什么,需要怎么教就怎么教,而不是因袭过去,千文一法。这正是精湛而巧妙的教学艺术的体现。
  教学要有一定的程序。但如果程序繁复且固定化了,就变成了形式主义。有的教师上课,不考虑课文本身的特点,不着眼于学生学懂学好,而是习惯于教学步骤的一成不变。不管什么课文,也不管什么学生,总是这么几个教学步骤,堂堂如此,绝无例外。讲读课文也往往是一句句一段段地挨着次序提问分析,不管学生是否已经理解了,总是一段段讲下来。殊不知,凡学生已经理解的或通过自学能够理解的句段,可以放过去或让学生自学。王老师《鸬鹚》这一课的教学,就摒弃了形式主义,合理地安排了教学步骤。
  在教学当中,有些课文可以从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入手,有些课文可以从指导学生认识事物入手。王老师针对《鸬鹚》这篇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了从指导学生认识课文所介绍的具体事物入手,安排教学步骤,通过逐步地认识事物,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提高思想认识的。王老师的这课教学大致分为四步:一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湖面的句子,弄清湖面的变化,体会小湖的美丽;二是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鸬鹚动作的语句,体会鸬鹚的可爱;三是引导学生理解渔人的悠然、渔人与鸬鹚的默契配合,体会渔人所付出的辛劳与美好感情;四是引导学生理清渔人用鸬鹚捉鱼的全过程,加强对课文内容的整体认识。经过以上几步,学
  生对事物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相应加深。同时学生在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又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使学生一层深一层地理解了课文,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美感教育。
  这课书,如果还是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来讲解,那么每一段都要对小湖、鸬鹚、渔人加以分析,势必会使教学显得重复,学生也会感到乏味。而王老师针对课文的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极为出色地完成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我以为,王老师的成功是她深入钻研教材,切实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以及每一个教学步骤以至每提一个问题,每讲一句话都作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的结果。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6:1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