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例题,“公路上测得声音为80分贝,经过绿化带的隔离,噪音降低了 ,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课本提出两种解释,所以老师在备课时,首先要深刻理解这两种解法的作用,第一种解法打基础,第二种解法是第一种解法的发展,又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应用题打基础。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因此课堂提问的重点,应着重在解题思路上开展,对第一种解法可以这样启发提问:①要求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先要知道什么条件?②降低了多少分贝怎样求?③怎样求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分贝?这样使学生认识第一种解法思路是求出降低的声音,再求现在听到的声音。对于第二种解法教师则可以这样提问:①题目要我们求什么问题?②从线段图上看,公路上的噪音为单位“1”,降低了它的 ,现在听到它的几分之几?③80分贝的 是多少?④怎样列出综合算式,〔80×﹝1- 〕〕=80× =70分贝。这样学生认识到第二种解法的思路是先把公路上的总噪音看做单位“1”,求现在听到的声音占总噪音的几分之几,再求出现在听到的声音是多少。显而易见,第一种解法从条件出发综合思路,第二种解法从问题出发分析思路。在学生掌握以上两种解法之后,教师再进行设问:这两种解法哪一种好,为什么?通过例题的启发性提问,学生融会贯通地获取了新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提问,注意趣味性
教育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让很多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生动有趣和无限魅力,强化数学趣味性教学十分重要。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能让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着眼于知识结构,巧妙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领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使学生在思索中充满乐趣,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部分的知识是学生在学习完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在讲完新课后巩固新知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森林中举行运动会,在骑自行车比赛项目中,小猴的车轮是正方形,小马的车轮是圆形,小猪的车轮是三角形的,他们同时,同地,同向出发,谁先到达终点呢?”提问的同时配以多媒体演示。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这样的提问能唤起学生回忆与联想,又能启发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引人入胜,使学生投身到情境中解决问题。收获到了知识,更收获到了一份快乐。
再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先给学生讲述唐僧分饼的故事:“…三个同样大小的饼,每人只能吃一块饼的四分之三或八分之六或十二分之九,贪吃的猪八戒争着要吃十二分之九,孙悟空也要吃八分之六,沙僧只好拿四分之三的了。同学们说一说,猪八戒、孙悟空、沙僧三个谁吃到的饼最多?”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争议“四分之三、八分之六、十二分之九”这三个分数哪个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四、课堂提问,注意差异性
现行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传统工业化社会“大一统”的教育模式。这种“大统一”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各类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上往往表现为“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课堂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积极思考。常言道“十个手指有长短”,更何况人的学习水平。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时都让好的学生回答而忽略学困生,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容易受到打击,造成学生的学习的两极分化。在教学时虽然无法为每个学生设计一个问题,但注意提问的层次和梯度,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层次不同的学生,还是可以做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