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的实践研究
施秀连 江苏省泗阳众兴实验小学
摘要:从国内外对任务驱动教学研究入手,分析了“任务驱动法”的理论基础、教学流程及研究现状。论文结合作者本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实践的具体案例分析,得出任务驱动教学法适合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任务驱动法在课堂中的有效使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不仅要改变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而且要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作为从教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师,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我总结出了一些我认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
关键词:任务驱动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设计
导论
信息技术是一门时代性很强、且日新月异的课程。《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信息技术课不能是简单的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把知识和技能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中,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有目的地去自主探究学习,并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维持学习动机。
一、任务驱动法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理论基础
(一)关于任务驱动法国外的研究现状
最早是1979年,印度的Prabhu在南部的Bangalore进行的一项交际法实验(Bangalore Project)。这项实验可以说是任务作为课堂活动单元的首次尝试,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广泛关注。
1987年Candlin 和Breen在Prabhu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任务是一系列有区分度和有层次的活动。Candlin在对任务进行等级评定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任务选择和难度衡量的标准,这方面要比Prabhu更进一步。而Breen赋予了课程教学设计新的使命,即为教学提供可供选择的任务和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很强的教学能力,要求学生必须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Long(1981,1992,1998)和Crookes(1992)提出任务是一项有特定目的的活动和工作,他们强调需求分析的重要性,并且认为任务应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
国外对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是用于语言的教学,比较有影响的是在1996年Jane Willis发表的专著《任务驱动学习框架》(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书中勾划了组织教学的模型,每个任务驱动教学包括下面三个阶段:(1)前任务活动阶段:介绍主体和任务;(2)任务周期:完成任务,准备报告计划;(3)语言聚焦:分析和再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