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用信息技术托起学习平台,拓展学习空间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构建灵活开放的语文教材体系,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一是课内提供资源,进行有机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一堂课下来,并不能令每一个学生都吃得饱,对某些问题,不少学生还有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这时,他们便可打开相关的网站,调查收集材料,足迹遍布新浪、搜狐、网易、百度……如小学语文课本中《秦兵马俑》一课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以“兵马俑”为关键词,通过网上查询,找到关于兵马俑的各种文章,然后根据自己不同的爱好和需要,自由地选择阅读材料,再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互相补充,就会对兵马俑规模的宏大、类型的众多和个性的鲜明有一个更具体的了解,从中感受到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进一步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如在教学《夜莺之歌》时,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寻找相关的信息。有的男孩子喜欢武器,于是就留意收集二战时的武器资料,下载了许多当时的坦克、飞机等资料;有的学生收集了二战著名战役的资料;有的收集二战的重要人物――丘吉尔、斯大林等;还有的进入“声援东史郎”的专题,下载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照片和具体的数字网页,并做成了动态的电子图书卡,这样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将课内外、校内外相联系,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创造教学的愉悦环境,优化课堂结构,增强教学信息的感染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开拓学生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