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标题:
小学语文参赛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
[打印本页]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3 19:59
标题:
小学语文参赛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
小学语文参赛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
内容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 培养语感。可以启发想象,培养创造性,激发审美情趣,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条自主实践、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整合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的弱点是“学生苦于学,教师苦于教”。在语文学科中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辅助教学,来改变这一弊端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改的需要。在语文教学中适时、适量运用电教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情感,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而且在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也有着重要作用。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
儿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的,如果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 如果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整个学习活动中,一定能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觉效果。
《桂林山水》一课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秀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围绕着桂林山水之美,祖国山河秀丽可设计这样一个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我在教学中分以下几步实施: 1、出示一幅图文片:中国地图,并用动画技术突出显示桂林在祖国地图上的位置。2、出示一张文字片:桂林山水甲天下。通过对“甲”字的讲解,点出了桂林山水在世界游览胜地中所具有的独特的美,激起学生一睹为快的强烈欲望。3、老师抓住时机放一段已编辑好的配乐录像, 用假想旅行的方式把学生带进山清水秀的情境之中。 这样, 一上课就渲染了气氛,拉进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全文作了必要的情绪铺垫。
感情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还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是一篇具有浓重的感情色彩的记事文章。 记叙了首都人民在十里长街送别敬爱的总理的感人场面。当学到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了,人们悼念总理时,放一段录像:夜幕中,漫漫的长安街两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男女老幼,人们望着灵车哭泣着,灵车缓缓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 学生看完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面,对总理无限崇敬和爱戴之情油然而生,再带着这种感情朗读课文就容易入情入境了。
(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情景。
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苏联教育家也如是说: “有趣味、有吸引力的东西使识记的可能性几乎增加一倍半。”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探索。 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不仅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如小学语文第九册《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五自然段最后描写潮的样子和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我在教学中,借助录像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 汹涌澎湃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3 19:59
我在讲授第十一册27 课《夜莺之歌》一课时, 3 次播放夜莺清脆、 悦耳的鸣叫声,每一次出现各有作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这种以声音、图形、录像为素材创设的课堂情境,代替老师枯燥乏味的讲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圆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 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 协调性、 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 导其所难。” 的目的,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率的目的。
我在进行《语言的魅力》一课的教学时,针对学生理解比较困难的重点句,制作一组课件进行对比,一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并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赏心悦目。二是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眼前一片漆黑的画面,这样的对比,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课文中“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 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 的意思,更进一步体会到“春天来了,可是……” 这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产生的魅力。
三年级语文第六册《爬山虎的脚》一课,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 脚及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这篇文章的第三段是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中,我先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三段,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让擅长绘画的同学在图上画出爬山虎的脚。然后再用实物投影把同学们的画展示出来,集体讨论交流,最后用投影出示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这样形象直观的画面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突出教学重、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同时也发挥了擅长绘画同学的智能强项,给他们创设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感知语言,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强调抽象思维而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发展。 这就造成了语文课上的“老师讲学生听”。 如何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课,能对祖国的语言文字产生兴趣呢?如何才能使学生意会到语言文字的“味道”呢?如何才能最终提高他们驾御语言的能力,开启他们的智慧之门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感就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 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语感的训练不能凭教师的三言两语,而是要以形象思维理论为依据,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形象思维是一种以表象为材料进行的思维,它具有形象性、整体性、直觉性和富有情绪色彩等特点。而我们的阅读教学正是要激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把作者的语言转化为活脱脱的生活、人物,在头脑中活动起来,甚至在此基础上想象出超乎语言本身的事物时,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的形象感,使学生最终真正理解文学形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可见语感的训练关键在于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运用,正好解决了这一其它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3 19:59
对语言文学的感悟,其核心就是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内涵,从而把握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 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交流、形成共鸣。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画面感染力强。如《草原》一文,老舍对他初入草原的印象是这样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是小丘,草地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和,就像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天际……”, 在这里学生没有感性认识, 如:“一碧千里,并不茫茫”。凭学生的一般生活经验很难有广阔辽源之感。我在教学这一段文字时运用录像,通过镜头的拉近、拉远,画面的更迭、定格,让学生比较、观察、体会,反复吟诵表示画面的句子,在视觉记忆和听觉记忆活动中,使他们感受到草原的辽阔、深远、 朦胧的意境美,产生明快、愉悦的情感。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美感,渗透美育。
审美感知是人对于能够引起愉悦的事物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审美过程的起点。学生对于艳丽的色彩、和谐的声音有一种天然喜爱的倾向。根据这一点,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对象、产生美的情感, 陶冶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和创造美的能力。因为通过审美感知,可以引起学生心态的系列变化。或爱、或憎、或欢快、或沉闷,这些情感色彩的印记,在触动学生理智、改善认知行为上具有微妙的功能。
我在讲授《小草》一课时,面对小学三年级的孩子,针对年龄小, 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点,教师始终注意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积极、主动地学习。如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画出的“小草”的简笔画,把“小草”拟人化。教师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而精心制作的描绘小草美景的几幅动画并配乐的精致的电脑课件,色彩明快,仿佛置身其中。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读书、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为形成良好的语感创造条件,而且使学生、教师都在欣赏美、赞叹美,受到美的熏陶。
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秀教材,如《林海》、《五彩池》、《美丽的小兴安岭》 等展现自然美的课文。还有许多生动丰富的语句,诗情画意是一大特色。借助录音、录像、投影等多种教学媒体,把优美的大自然景观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林海一碧千里的的壮观,五彩池奇异缤纷的美妙,再加上优美的乐曲,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解,将观察、阅读、思维、审美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激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还受到了美的情感的熏陶。
可见,加强多媒体教学,运用画面、音乐等媒介将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这也是增强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当前,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那鲜活的画面、优美的音乐,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确实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难忘的印象,有时甚至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3 19:59
(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启发想象拓展思维,鼓励创新。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躯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我在教学《捞铁牛》时,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巧妙地捞起沉在黄河中的铁牛的过程,使学生由衷地感受到怀丙和尚不愧是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学习中,学生指出了怀丙和尚的做法中有不合理的地方,说: “怀丙和尚捞一只铁牛需要将两船泥沙铲到黄河里去,捞八只铁牛需要把 16 船泥沙铲到黄河,这样做既费事,又可能将河套堵塞。”在教师的启发下,他们议论纷纷,自由讨论,纷纷给怀丙和尚出谋划策, 找到了更完善的捞铁牛的方法。这时候,我请学生将他们想出的好办法输入电脑演示出来,学生的创新成果得到及时反馈,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增添了自主探究的热情。
我认为,想象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已存的,但个人尚未感知过的事物的新形象,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还有待创造的事物的新形象,所以想象具有“创新”的特征和内涵,在课堂教学中,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结合教材内容,凭借想象因素,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想象的王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创造力, 其意义无疑是重大的。正因为如此,爱因斯坦才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条自主实践,自我探索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借助丰富的网上资源,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21 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培养信息的能力已成为教育的核心,信息的加工、处理、应用已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尝试网络化教学时就提倡教师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各种智能的综合主题学习,在主体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素材往往跨越学科界限,这就意味着资源的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这就有了选择学习材料的主权,也有了充分的时空选择探索各自的学习领域。如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古诗《山行》阅读教学时突破了以往逐字逐句的讲解的教学方式,而是放手让学生通过计算级网络查找与《山行》有关的文学、历史、地理人物等有关《山行》 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与大家共享,加大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并且以此方式学习了与秋天有关的若干首古诗,学生从中学到了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学到的知识,而且学生收集、整理、加工、运用信息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给了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得到心智的发展。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网络化教学引发的学法改革, 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作者:
最新文章
时间:
2015-1-3 19:59
(二)、发挥计算机学习工具的优势,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计算机教育发展到今天,它的功能不只是停留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上,学生也不是课件的 “看客”,要充分发挥其学习工具的作用, 为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广泛的学习环境。
比如,在主题学习中,学生需要决定自己的学习。这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一系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各种基本技能,也获得了使用不同的技巧和智能进行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制于课本,而是在做中学。如我校一位青年教师利用互联网进行的《我爱祖国山水美》作文教学时,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突破了课堂的时空限制,学生利用网络浏览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并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景点进行资料的收集、分类、加工、整理、讨论交流,最后以文本形式完成了一篇网上游记,这篇游记图文并茂、有经过加工整理的图文资料、有学生的感受、联想,并配有优美的音乐,在完成习作后,教师将其中优秀作品通过局域网下发给全班的每一个学生,作者在优美的乐曲中进行神情并茂的朗读。这一节作文课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多方位的潜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学习过程应是开放的、自由的和相对宽松的,应是有活力的。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课堂,成功地创设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在快乐中获取了知识,语文课堂显得充满活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多方面获得自己所需信息,弥补课堂教学中不能满足的缺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更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整合,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加以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最终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最终,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充分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其特殊优势,使其更好地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服务,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步伐,使语文课堂教学展现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变得愈发精彩。
欢迎光临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http://lsp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