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教学情境能让学生一下子走进文本,身临其境,充分感知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命运,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导入新课时,教师在充满忧伤的音乐中深情朗诵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时,整个课堂气氛一下子就变了,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学生的表情顿时变得凝重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被课件充分调动起来了,为教师上好新课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点化难点,引导学生积极创新。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多媒体自身的优势为我们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化抽象为形象, 化概括为具体由于多媒体可以提供声像并茂、视听结合的客观世界的表象,将抽象、概括的文字符号转化为形象可感的东西,使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建立了联系,化难为易。如《鸟的天堂》中有一段描写榕树的叶子: “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学生理解“颤动”一词是个难点, “颤动”字面上可解释为“抖动”,但光理解这些是不够的。这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演示:晨曦中,那青翠、油亮的新叶在微风中轻轻地颤动……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领悟到了“颤动”一词的含义。这样,学生就经历了感知→理解→运用,抽象→具体→抽象的过程。多媒体的化抽象于形象的功能在《“打扫”森林》这一课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文中讲到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用生物链的形式填填说说森林里枯枝败叶、灌木丛、杂草和森林的联系。利用课件学生就直观的理解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句子,又大量节约了教学时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有所得。
多媒体能更广泛地拓展学生积极思维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老师的教决不是要束缚孩子们的思维空间,相反,是要去鼓励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也就是求异思维。呈现思维过程,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场,为学生实现由具体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架设桥梁,培养创新精神。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最好手段就是多媒体的运用。例如《称象》一文,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看到了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通过这些活动的画面,学生们不但了解、掌握了这些步骤,还萌发了新的想法。有个孩子说:老师,我觉得曹冲的办法还不够好,因为石头很重,士兵们搬来搬去不但费时费力,而且称起来也不一定准确。我觉得可以直接让士兵一个个上船,直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让士兵上岸报出自己的体重,相加起来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这样既省时又省力。当场,老师和同学们都对他十分佩服,称他--赛曹冲。由此可见,多媒体对拓展孩子的思维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多媒体有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效率。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学习的基本过程是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运用。教师在讲台上讲述、示范、演示,学生相应地吸收、记忆、存储,课堂上圈划重点,课后反复抄写、背诵。事实证明,这种以应试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最大的弊端是扼杀了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信息化教育环境下,不再以教师是否能够把教材讲解得清楚明白、分析得深入透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信息化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变化,由前台演转为后台的导,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事先的备课上,这就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为学生提供丰富有序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创设最佳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学生深入到学习过程中去思考探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教师更多地是一名向导和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而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与无知基础上的专断的权威。那么如何达到这一效果呢?自然又要靠我们的多媒体帮忙了。《桥》这篇课文是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堂上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呈现波涛汹涌的洪水的画面伴随着悲壮的音乐,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激情朗读,使教学气氛更加热烈,更值得让人惊讶的是,在多媒体的影响、帮助下,《桥》的主题得到升华,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发挥。达到这种效果,多媒体是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