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优秀获奖论文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教学已成为现今教育的主要教育模式。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课程整合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形象、清晰地认识、学习、掌握知识。也让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的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本文就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小学数学课” 中的具体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载体,为小学数学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形象、清晰地认识、学习、掌握知识。也让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的知识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实现。
一、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思维直观、有效注意时间短、持久性记忆差等特点,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利信息技术为载体,创设情境,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为小学生呈现灵动、新颖的学习画面,激发小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创设出利于他们开发智力,求知探索的心理环境。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以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优点,并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可有效解决教学难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这样以多媒体为教学载体,便悄无声息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讲清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思维,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生成良好学习方式的。
二、借助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
小学生见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弱,而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小学生具有的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年龄特点,合理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抽象的知识化为直观的知识,有利于理解并掌握抽象的知识
,也可以有效地避厌学情绪、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始终都有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这对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在年龄特征和思维能力的制约,对于一些数学概念,无法从字面上理解,只有利用多媒体为学生直观呈现,逐步降低思维难度,有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如在教学“点形成线,线形成面,面形成体”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吧点形成线的过程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以此类推。学生就容易理解并掌握点形成线,线形成面,面形成体的知识。
三、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化静为动,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构建知识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将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图、声、像兼具的动态教材,让学生在听、说、动看的实践操作中感受知识的形成,并理解、构建成自己的知识。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平台,有利于学生产生创新的灵感,进而提出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利用多媒体对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以展示,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强调对数学知识应用;强调对数学知识的迁移。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动态的过程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支持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相同的数学知识,这便是数学创新思维的产生源头。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让学生做到个性学习与协作和谐统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
“千米的认识”的教学难点是理解1千米的概念。1千米有多长,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抽象的,教师在教学时,结合课件演示,让学生认识“千米”有多长,千米的由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创设动静结合的教学、生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和挂图,以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景、悦耳动听的音乐,让学生对1千米有清楚、直观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