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楼主 |
发表于 2010-9-12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4、评比优胜组。小结。
二 玩具分类比赛
1、老师指导并提出要求:给物品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材料、声音等。今天我们要尽量多的分类,在这四个方法的基础每想出一个新的方法就给一颗智慧星。各小组把方法写在纸条上,方法多的为优胜组。
2、在小组内进行分类活动,组长给想出新方法的同学涂亮智慧星。
3、各小组展示,确定优胜组。
4、老师小结:我们对在分类比赛中取得优胜的第?组表示祝贺,大家鼓掌!分类就是要找出对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同一个对象的分类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玩具的分类方法有颜色、形状、材料、声音、运动方式、是否发光、软硬、大小、不同玩法(拉、推、拧、拖、开等)等。
三 观察比赛
1、老师提出任务和要求:让同学们一边玩玩具一边仔细观察现象,完成课本P51的表格。各位学生独立完成,不许讨论不许抄。每组互派一人监督和统计,以观察到的现象多的为优胜组。
2、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监督员巡视。
3、各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细小的现象。大家做得很好。希望同学们以后多多观察,因为很多大科学家都很重视观察。
巴甫洛夫说:“ 观观察,观察,再观察”。
史迈尔说:“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
苏霍姆林斯基说:“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四 提问比赛
1、老师提出任务和要求:让同学们在观察到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个人提出问题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把最好的问题在全班汇报评比。
2、个人提问题,完成《课堂作业》P51四。
3、小组评选确定最好的问题。(小组要准备尽量多的新颖的问题,在比赛时如果有人提了这个问题,你再提这个问题就无效。)
4、班内交流比赛。(以每组提一个问题来轮流汇报,如果某一组提不出问题就为输,输到剩下最后一个就为胜。)
五 教师小结(表扬先进组,评价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上剩余的题目。
板书设计
玩具大集合
介绍玩具要有顺序:名称、外观、结构、玩法、感受
玩具分类的方法有:颜色、形状、材料、声音、运动方式、是否发光、软硬、大小、不同玩法(拉、推、拧、拖、开等)。
玩具按材料分类有:布的、铁的、塑料、木的
教学后记
16 磁铁玩具
教材简介
教材分为四个部分。1.交流玩磁铁玩具时观察到的现象。2.认识磁铁。先找出磁铁玩具上的一种特别物体——磁铁,再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磁铁。3.探究“磁铁能吸铁”的特点。教材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用实物照片的形式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材料实验过程中,还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表格,要求学生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格中。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磁铁能吸铁这类物体”的结论。4.探究“磁铁有两个磁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几种磁铁:条形、蹄形、环形、磁针等。
会分析试验记录,并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有两个磁极等特点。
能做探究磁铁特点的实验,并且会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与同学合作,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有两个磁极等特点。
教学难点
能做探究磁铁特点的实验,并且会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几种磁铁玩具。
2.(教师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磁针、杯子、水。
3.(小组准备)刀片、曲别针、裁纸刀、铁钉、大头针、铁夹等铁制品,
曲尺、橡皮、纸条、塑料纽扣、铝钥匙、铜钥匙等非铁制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任务:完成前三个部分)
一 说一说
1、师:请同学们展示自带的磁铁玩具,给大家说说是怎样玩的,玩时观察到的现象。完成《课堂作业》P52第一题。
2、生:独立完成第一题后开始交流。
二 看一看
1、师:刚才我们所玩的玩具中都有一样东西——磁铁。磁铁是什么样子的呢?见过磁铁的同学根据磁铁的形状描绘给大家听,好吗?
2、生:描绘磁铁的形状.
3、师:教师展示四种常见的磁铁,并给同学们介绍.
三 做一做
1、师:刚才我们从外形上认识了磁铁,那磁铁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请小组拿出准备好的材料,然后用磁铁靠近这些材料,看看有什么发现?把实验的结果记在《课本》P53的表格里。
2、生:分小组实验。把磁铁吸得住的材料放在一起,吸不住的材料放在一起。
3、师:各小组交换磁铁试试上述试验结果是否一致?
4、生:小组再次实验。
5、师:现在请同学们分析实验记录,想想磁铁有什么特点?
6、生:思考交流。(磁铁能吸铁)
第2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完成第四部分)
四 用一用
1、师:拿出装满水的杯子,将一枚曲别针放入杯中。谁能取出别针而水不溢出来?
2、生:思考后演示。
五 想一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