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摩课《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第1课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8 11:2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名师课堂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第1课时)
湖北省枣阳市徐寨小学 李 丽 崔红悦
  一、教材分析

《小柳树和小枣树》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不同角色的性格。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学会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不同的性格。

难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课件出示枣树、柳树图片。

同学们,春天柳绿花红,柳树是春天的使者,今天小柳树来了,还带来了它的朋友小枣树呢!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课文,字词过关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课件检测生字、词认记情况。

(1)带拼音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2)去掉拼音齐读,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左点不能写成撇,中间一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右点要写在卧钩的外边,卧钩一定要卧倒,不能写成“竖弯钩”)。

(3)开火车认读词语。

说一说:

弯弯曲曲________  ________

又细又长________  ________

(三)精读课文,感悟体验

课件出示:这是一棵(   )的小柳树。这是一棵(   )的小枣树。

1.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相关的词句,做上记号。

2.生自由汇报,师相机引导。

生:这是一棵美丽的小柳树。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

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她在风里得意的跳起舞来。

师总结:这是描写柳树外形的句子,同学们找得很好。

3.指导读出小柳树的美。

生练习读,师指导要体现小柳树的美,神气和骄傲,可以加上动作。

4.小柳树真是好美啊,那我们的小枣树春天长得怎么样呢?

生汇报: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也不好看。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师:是呀,相比于小柳树,我们的小枣树的确是不好看,这真是一棵难看的小枣树。

生:小柳树得意地跳起了舞,他看不起小枣树。

生:小枣树也知道自己难看,他什么也没有说。

5.在春天里小柳树有自己的骄傲,那么到了秋天呢?(学习小枣树的优点)

生:枣树上结了很多又大又红的枣子。

师:小枣树结了这么多枣子,一家人坐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吃枣子时,会说些什么呢?

生:这枣真甜啊!

师:如果你是小柳树,你觉得此时小枣树会说她什么?

生:小枣树不会看不起小柳树的,他不会骄傲的。

生:春天小柳树发芽长叶早;秋天落叶晚;虽然不会结枣子,但长大了可以让人们在树荫下乘凉。

师:从小枣树的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不骄傲。

生:很好,没有看不起小柳树。

(师帮助总结出小枣树宽容大度,谦虚,夸奖小柳树的长处。)

指导反复朗读小枣树的话,读出宽容、谦逊。

6.让我们齐读小枣树的话,细细地体会枣树的为人。

7.学生分角色表演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

(四)拓展延伸,总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位伙伴,小柳树和小枣树,你更喜欢哪一位?为什么?

2.夸夸我的好同学。用几句话来夸奖他身上的闪光点。

3.教师总结:无论是小枣树、小柳树,还是其他的任何事物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我们也要向小枣树学习,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希望每个同学都能多多发现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地取得进步,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五)板书设计

小柳树  和  小枣树

       绿绿的     弯弯曲曲

       又细又长    光秃秃

       跳舞      结果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3 04:1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