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谈教材解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教材解读的前提——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生活中,学生需要什么,我们的教材解读方向就往哪里去。
教材解读的目的——设计能达成课程标准、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学生要得到的,我们怎样去让他得到。
教材解读的检验——是否落实了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学生能否应对日常事件,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
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真正的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平等对话。”阅读教学应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重要任务是学会如何多角度地解读文本,以及如何辨别这些文本中的意义所表现出来的方式。一般来说,解读教材应从解读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入手,解读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挖掘教材的科学方法、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因素,知道工具性、人文性在语文教材中的体现,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案或提出合理的教学建议。但是,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反映在教材解读上,就是要充分校本化地解读、处理教材。
教材解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本校、本年级甚至本班学生的教学,设计有可操作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
具体而言,阅读就是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置于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中对文本作者及文本所表现出来的意义进行关照和解读。在一定程度上,解读不需要教师做定性说明而表现为一种直觉,对于文本所固有的可能性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理性分析的、终结宣判式的。语文交际场教学理论认为:只有当学生意识到对社会生活能够进行主动的解释和认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时,他们才能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各种各样的解释,从而避免形成单一的、刻板的认识。只有按照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所认识的事物和真实感受时,才会意识到自身存在的可能性,而意识到自身处境与自我感受正是一个人独立存在的重要标志,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才能得以实现。
一、教材解读要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教学
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还要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让学生带着社会生活的体验走进语文教学,让学生带着语文教学的收获走向社会生活。阅读教学同样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本身、已取得的语用经验和已拥有的语文知识。这种解读通过师生共同的读写听说实践,实现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去解读文本作者在文本中所显现出来的生活体验、情感倾向,进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领悟能力。另外,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化作用。吕叔湘先生常说:“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有它的客观规律;艺术,指它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科学,是对事物客观规律的掌握,就一个好的教师来说,这意味着必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而这种基本功的核心不同于一个文学评论家对作品的评析或者一个语言学者对各种语言现象的阐述,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找到文本与学生的结合点,让孩子们的思维活跃起来,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达到教学目的。艺术,意味着不同的教师处理相同的教材时都可有自己独特的途径,千人千面,各不相同,都可显示自己的个性。每一位教师都可以走自己的道路。我们知道,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作出榜样。当我们的语文教师,不论在怎样做人方面,而且在怎样学语文、用语文方面,都成为学生的个性化榜样时,我们的语文教学还愁不能进入理想的境界?
二、教材的解读要为教学达成课程标准服务
闫老师解读文本的另一个特点是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因此她把她的解读叫做“教学解读”。我欣赏这个提法。语文教师解读文本毕竟不同于一般意义下作为个体行为的阅读。所谓“教学解读”,就是为教学而解读,因此,闫老师在每篇课文的解读以后,又以“板块”结构的方式,提供了教学的大体思路,以便于使解读的成果转化为课堂上的具体的操作。
比如这篇《夸父追日》,在对故事本身充分解读以后,又为教学过程设计了四个可供操作的“板块”:1.浏览故事,认识夸父形象;2.细读故事,想象夸父行动;3.讨论故事,探究夸父精神;4.重写故事,再造夸父形象。四个板块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故事而人物、由人物行动而上升到精神层面,最后以创造性地重塑夸父形象作结,这一结既是练笔,又给予学生在充分理解夸父形象基础上自由想象的空间。整个教学过程的安排,始终不脱离对文本的反复咀嚼、品味,学生学得扎扎实实;每个板块内部又有若干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或提示,在扎实中不乏灵动之气。
在这里我就游记类文章的解读举例,具体解读后,以“板块”结构的方式,提供了教学的大体思路,以便使解读的成果转化为课堂上的具体操作。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解读
1、目标明确(体裁,游览过程清楚,习作示范)
2、核心元素分析
清晰、简洁的叙述线索
有详有略的场景描写
洗练、准确的语言表达
3、根据解读,确定教法、重点
通过理清作者的游览过程,学习游记写作的表现手法。
解读以后,根据学生情况,确定教学板块,一、写游记,显问题。二、游览双龙洞。三、细赏双龙洞。四、游记写作修改。这四个板块的出现,让我和孩子们一起发现问题,鉴赏、学习、模仿,创新。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方向的有重点的去写游记,既实现了眼能看见,心也能看见,手也能看见,实现“眼、心、手”合一。
三、教材的解读要以学生真正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服务
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学到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只要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使每一个学生能够感受到“会学”,而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为学生终身学习积淀一定的基础和方法。凡是学生能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凡是学生能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凡是能够让学生动口的,尽量让学生动口;凡是能让学生动脑解决的,尽量让学生动脑解决;凡是能让学生归纳的,尽量让学生归纳;凡是能让学生讨论的,尽量让学生讨论。在教学中努力变“讲堂”为“学堂”,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力求做到即讲求质量,又注重机会均等,让学生共同发展,摒弃一讲到底,一切从教师主观出发的做法。
在《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课文学完之后,总结出来的游记写作方法,立马运用在写作修改之中,并且能为自己的游记配上简单的插图,这也是多元化学语文,更是让语文来源于生活又回到生活中去,孩子以后无论年龄多大,走到哪里,这种方法将终生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