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心得 《金蝉脱壳》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2 15:2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按照语文教学计划,《金蝉脱壳》是要一课时完成教学的。
    初读课文的要求是达到正确流利,本篇课文也不例外。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先扫清“拦路虎”。在本课中,最大的“拦路虎”就是“壳”的读音。“壳”的读音有两个,一个是“qiào”,一个是“ké”。如何区分这两个读音,我课前查阅了字典。壳“ké”,用于口语,如蛋壳,外壳儿。壳“qiào”,指物体外面一层坚硬的壳,甲壳,果壳,金蝉脱壳。如何给学生分析这个读音呢?学生在平时的口语中都会说果壳“ké”,花生壳“ké”,而实际的读音是果壳“qiào”。我估计给学生分析,学生也会糊里糊涂的。于是,我让学生通读全文,连同课题,一个出现了15个壳。面对这15个壳,我没有给学生探究的时间,直接告诉了学生除了金蝉脱壳中的壳读“qiào”,文中其余的12处壳的读音都是“ké”。我知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所得来的知识可能记忆会更牢固,但是限于课堂时间,我把这一环节省略了。
    如何引入这篇课文的精读?我深思熟虑后想出了一个方法——从要求背诵的四五自然段入手,来切入课文重点的学习。
    于是,精读时,我出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编者要安排同学们背诵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学生看到这个问题,面面相觑,我及时提示:“放声地读读这两个自然段。”就这样,水到渠成地引入了这两个自然段的精读中。
    读完课文交流时,学生自然地紧扣课文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因为这两个自然段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以及脱壳后的蝉儿的变化。所以要求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这两个自然段将脱壳的过程写得很详细,且按照脱壳的顺序写的,所以要求背诵。”
  “这两个自然段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语句优美。”
  “金蝉脱壳的情景奇特动人。”
  “作者观察仔细,描写具体。我们再写作文时,可以向作者学习。”
      ……
    学生通过各抒己见,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其实,抛出这个问题的目的不是揣摩编者的目的,而是通过思考来彻底底读懂文本,这才是出示该问题的关键。
    在背诵中,我进行了方法的指导,根据教师的板书——“蝉背——头——六只脚——蝉尾”,根据提示来进行背诵,能降低背诵的难度。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方法,都离不开熟读成诵这条“金科玉律”。
    由于本篇课文要求背诵的部分篇幅较长,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没有当堂背诵出来,这一工作只有延伸到了课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06:0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