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4-10-18 14:48:07
|
只看该作者
《北京》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北京》第二课时。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说起。
一. 说教材
《北京》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篇写景记叙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将北京描绘成一幅多彩的图画,从这幅画里我们能读到庄严美丽的天安门,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和壮观的立交桥,还有许多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这又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为学生学习有关爱国情感的文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说目标
新课程提出,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优化整合,才能打造出一种崭新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因此在充分研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定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重点词语和课文内容。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的美丽,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首都、热爱祖国的意识和感情。
三. 说重难点
通过以上对教材及教学目标的分析,并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如下: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四. 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和好奇心强,处于抽象思维阶段,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大多数孩子还没到过北京, 对北京缺乏具体形象的感知,因而对课文中展现出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很难理解,尤其不易激发学生对祖国首都的热爱之情,这些都讲成为我组织教学过程中的考虑因素。
五. 说教学法
1. 朗读体会法即在朗读课文中,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文章的重点句段,感受对北京的热爱之情。
2. 图文结合法即通过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再通过图片的辅助和对课文言语的细读入境界入角色,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感受祖国首都北京的美丽和伟大,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中重点词语。
3. 在学法中我讲本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原则,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相结合, 用抓住重点词句的方式进行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六. 说过程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整个过程分为六步:
1. 歌曲导入。
运用大家熟悉的歌曲《北京欢迎你》,让学生在欣赏中感知北京。
2.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通过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北京。
3. 细读课文
通过学习第一自然段让学生知道“美丽”一词是北京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从视觉上感知北京,再让学生画出这一段中的景物及他的方位和特点,让学生理解三个方位词。并用图片展示高耸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解释“矗立”。
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北京是美的,那庄严地城楼,那高耸的纪念碑,那宽阔的广场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让学生用朗读来表达对天安门的热爱和赞美。
利用课件和插图展示北京交通的发达,环境的优美,理解“绿树成荫 ”“川流不息”。
在学习第四段时运用了学生自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再运用图片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北京景物。激发起学生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
4. 通过总结,通过学生对北京的热爱扩展到对祖国的热爱。
5 .在作业中让学生记住好词佳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七.说板书
天安门 广场 纪念碑
北京——美丽 马路 立交桥 爱
古迹 公园 大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