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五上午在和平路小学听了高琪蝶老师的课,和李清华老师的前半节课,后来去准备找学生了没听完,有点遗憾。
对于高老师的课是第二次听了。每一次听高老师的课,都感觉那么有条不紊,尤其是对实验活动的指导都非常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当然高老师的导入也非常有创意,用大力水手动画切入了主题,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到了力。不过力是比较抽象的,像高老师说的那样是无形的,用眼睛看不到,但高老师设计了后面的层层活动,让学生从作用效果体验力的存在,这种“由果及因”的方法,突破了这种“抽象”。其中高老师的几句提问给我的印象很深刻,如问道“硬果壳为什么裂开?”“棋子靠什么移动”这些问句都能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在后来体验活动中高老师在每个环节设计中都有一定的指引,过渡自然,如在出示橡皮泥的时候,高老师没有直接出示,而是把橡皮泥做的星星当做奖品奖励给学生,再让学生拿出橡皮泥操作,非常自然。
第二节是李清华老师的《物体形状改变之后》,李老师科学基本功扎实,上的课也很专业,尤其在活动探究方面。因为这节课学生有了认识力的基础上,在生活中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也有了一些初浅的直接认识,但学生对于一切物体都有弹性,只是有些物体的弹性不明显,因此李老师借助演示视频让学生观察,虽然效果不是很好,但学生到了初中物理课还要专门研究弹力的,我觉得这儿不是问题,小学科学就是让学生体验,如果什么都学会了,到初中学什么呀,李老师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手段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为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李老师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指导非常值得我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