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诺贝尔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要想介绍诺贝尔,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而本篇课文《诺贝尔》,却用了简短的十个段落,将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勾勒了出来。
这篇课文教什么?怎么教?课堂上,我用了如下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自读感悟法。
诺贝尔为什么要发明炸药?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做了详细说明。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主要交代了诺贝尔的突出成就。学完了这一段,能够水到渠成地抛出上面的问题。我要求学生在画出发明炸药原因的语句,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想。
交流时,学生基本上能够找出句子,而且能够体会并说出诺贝尔关心同情劳动人民劳动人民的感情。
二、词语品析法
诺贝尔为了发明安全运输的炸药,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在这巨大的灾难面前,诺贝尔没灰心没气馁。为了发明爆炸力更强更大的炸药,他连续不断地实验。文章进行了细节描写,“亲自”、“紧盯”、“怦怦直跳”、“仍然盯着”等词语写出了诺贝尔实验时的情景。教学中,我抓住了这些词,让学生读、议、说,进而感悟诺贝尔为了科学、为了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奋不顾身的精神。
三、读写迁移法
读完了课文的最后一段,学生更进一步明白了诺贝尔的伟大:将自己发明奖金和专利费存进银行,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分别将给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成就最突出的人。联系前文诺贝尔的所作出的奉献,让学生回归整块阅读,过渡到小练笔。
小练笔的内容是:诺贝尔发明的炸药,被后人用于了战争,如果诺贝尔能再活一次,他会对怎样想?会对人类说些什么?
课后的第四题,让学生为诺贝尔写小传。就本班的学情而言,学生真的不知道如何来完成这个任务。因为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关于谈迁的,我事先为谈迁写了小传,放在了课件上。经过阅读,学生明白了:写小传,要先交代要写的人,然后写出生和逝世的时间和地点,最后交代人的主要成就及影响。
经过这样的阅读引领,学生的写话难度降低了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