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心得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8 11:4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宋宋江起义的故事已经久远了,可是施耐庵却将这一段历史史实经过加工和润色,变成了长篇小说《水浒传》流传下来。《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将的梁山好汉,各有各的性格特点,小说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林冲棒打洪教头》中,就呈现出了二位梁山好汉的形象:林冲、柴进。课文重点写了林冲,其中的洪教头不是一百单八将之一。
    历史的烟火已经消散得无影无踪,课文的第二课时,在导入新课时,我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放给学生听,当豪迈的旋律撞击着学生的耳膜,相信在这首歌的牵引下,学生能够初步感受到古时那些英雄好汉的叱咤风云。
    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我没有将教学环节预设得多么纷繁复杂。而是出示了两个填空题:这是(      )的林冲
                    这是(      )的洪教头
    让学生用横线画出写林冲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写洪教头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并完成填空题。
    学生学习课文,是需要学法迁移的。本篇课文主要写了两个场面,一个是“见面”,一个是“交手”。
    我带领学生一起精读了“见面”部分,让学生画出了写林冲和洪教头的句子,并抓住关键词语谈了自己的感受。然后,根据自己的感悟,我板书了:这是(谦虚谨慎)的林冲   这是(狂妄自大)的洪教头
          这是(武艺高强)的林冲   这是(目中无人)的洪教头
    按照这样的方法,我让学生自学了课文的四到七自然段。交流点拨时,学生大多能够画出相关的语句,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交手”部分的语句,看上去好像很凌乱,其实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在回答问题时,我尽量让学生按照前后顺序来回答,使全班同学一目了然。
    课后的练习第五题“默读课文,说说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倒在地。”怎样突破这一教学的重点呢?通过精读课文,学生已经了解了洪教头。可是要让学生单纯地回答这一个问题,好像很单调,学生可能会出现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为此,我想到了小练笔。将这一题转化为如下的形式让学生来完成: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此时,洪教头的心里想……让学生将自己精读课文的收获,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然后诉诸于笔端。这样两全其美的训练,我认为是本节课最成功的地方。
    对于柴进这一人物形象的感悟,不是这篇课文的重点,所以在精读课文的过程中,我只是引领学生三言两语一带而过。要想延伸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我想还得推荐学生读少年版的《水浒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10:5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