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学习心得
“2014年海南省思想品德优质课评选活动”在万宁拉开帷幕,来自全省的思想品德、思想政治学科的市县教研员、教师参加了此次优质课评选的观摩活动。我通过网络学习参与此次观摩活动,收获颇丰,深受启发。
一、精巧的教学设计,顺畅的教学过程
1、先钻研教材,了解学情,后进行教学设计。第一步弄清教学本意,知道教材讲了几个问题,每个问题的主旨是什么,学生要明确什么观点;第二步悟出教材的新意,使学生的道德情感获得提升;第三步重新整合教材,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只有在真正读懂、吃透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才可能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很好的驾驭教材,将教材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很好的接受,并享受其中学习的快乐。
2、选取的事例、创设的情境要体现“三贴近”原则,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要行动必先心动,设计生活化“情”境,只有让学生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水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再次体验生活中的问题,学生进入情境后才能触发新的想象、新的思考,生成具有个人意义的独特感受,为生活进入课堂铺路。
3、设问要准确、指向要明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思考的空间。政治课是一门以思维见长的课程,思维能否调动,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健。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不断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课堂上常用的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来思考问题,所以他们回答问题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如何设置问题。教师在提问时,不仅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指向性和针对性,还要注意不能过难或者过易,而且要有思考的价值和空间,一定不要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设计的活动精而适量,设计的问题思维含量高,利于启迪和开拓学生的思维,整个教学过程才能优化顺畅。
二、预设与生成融为一体,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评判依据。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必经的两大要点,课堂生成是以“预设”为前提,而课堂预设的最终表现就是“生成”,预设的最终目的是要跟随生成的改变而改变。预设是课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的预先设计。生成是指在具体教学中,因学情的变化,而做出的适当调整。只有精心预设,才能把握课堂中的精彩瞬间,并发挥教师的教学机智,从而生成有价值的知识;也只有注重生成,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并因势利导地达成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让课堂教学大放异彩。
我想按照预设顺利讲完的课是一节好课,但是能变预设为生成,才是一堂精彩的课。以往备课时我们肯定会反复推敲导入语、过渡语、如何提问学生、怎样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以后我们还要想到课堂预设如果不能生成应怎么办;不要只考虑到学生应该这样答,更要考虑如果学生答不上来自己怎么办;学生答非所问,总是答不到要点上时怎么办。因此教师在预设问题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回答,会出现什么样的生成,多准备几个生成,有备无患。
三、注重平时积累,提高个人素质
参赛教师都是各市县选拔出来的优秀教师,这些老师的高素质表现在思考的敏捷、思维的清晰、课堂的活跃、语言的流畅、发言的深度、引导的恰当、文学修养的深厚、教姿教态的落落大方,令听课的千余名老师赞叹不已。他们的某些共同点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去学习、去实践。
1、教态自然,有亲和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能够充满激情,满怀深情地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师生关系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热情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发言踊跃。
2、很多选手都运用了双十中学的校园面貌、校训、宣传栏里介绍的优秀教师、学生的一些内容作为材料,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和距离。也体现了教师备课中真正在备学生,不只是备自己的学生,还备讲课学校的学生。
3、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要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言简意赅,干净利落。尽量恰到好处地运用幽默手法,以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同时也让学生适时地笑一笑,使他们上课轻松一些。不仅和学生有语言的交流,还有眼神和一些肢体语言的互动,给人心情舒畅的感觉。
4、语言能力还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和引导一定要准确。评价语言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评价恰当与否,说小一点,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大一点,则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评价学生要适度,赞美学生要赞美地准确、自然,不能无论学生说什么老师都说“好”、“ 太好了”、“你真是太棒了”,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到位的时候既需要鼓励,更需要引导。我认为点评与引导是否到位,主要取决于是否吃透了教材、教学智慧和应变能力是否过硬、自身知识面是否广泛、词汇储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否足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