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质课资料 《〈世说新语〉两则》活动设计
一、活动主题
汉字探源
二、活动背景
《〈世说新语〉两则》讲述了两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但是,完全读懂这两则故事必须要准确地理解文意,这就要求我们掌握一些必要的古汉语知识,包括造字法和词义方面的基本知识。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对文中一些典型汉字字形、词义演变过程的探究来了解文言字词方面的基本知识。
三、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字词。
2.引导学生通过字形分析更好地理解词义。
四、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日”“月”“山”“水”“火”“页”“马”等象形字,“上”“下”“刃”等指事字,“尘”“秋”“益”等会意字,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图形猜出它们所表示的汉字。
2.活动展开
(1)教师解说以上汉字,进而简单介绍汉字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强调今天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了解形声和会意两种造字法。
(2)看图猜字──集、引(会意);骤、期、顾(形声)
学生猜字义,讨论。
教师引导:
①集,会意。字从“隹”,从“木”,“群鸟在木上也。”──《说文》
介绍“隹”。古代汉语里,“隹”表示的是“短尾巴鸟”,而“鸟”表示长尾巴的鸟。现在,请同学们把“集”分成两个部分,上面是“隹”,下面是“木”,“木”代表的是“树木”,那么回想一下刚才的画面,猜想一下“集”最初的意思应该是什么?
“集”字就是短尾巴的鸟栖息在树上的一个画面。比如说《咏雪》中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这里的“集”就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聚在一起”的意思。比如在现代汉语中,我们说的“集会、集中、集合”,就是这个意思。
②引
请同学们想一下含有“弓”部的字:张、弛、弧、弦、弩
“引”的含义,《说文》:“引,开弓也。”引导学生解释其他含有“弓”部的字,并且归纳它们古今含义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③期
期,形声,从“月”,其声。会也。期,本来就是一个朔望月之内的各种月相所对应时间的记录,朔望是地球、太阳、月球在一条直线上而形成的,随着地球公转,月球必须转过更多的位置才能和地球、太阳保持一条直线。朔日是新月,望日是满月。例如中秋佳节,合家团圆赏月,就是一种约定,这个“期”字后来就引申出“约定”的意思。所以,《陈太丘与友期》里面的“期”就是“约定”的意思。这个字还有另一个音就是“jī”,意思是 一周年,一整月,比如说“期年”,意思就是一整年。(教师可以酌情考虑是否要介绍这个音义)
思考:“其”最初的意思是什么?(箕──其)
④骤,形声。从“马”,聚声,“马疾步也。”《说文》
请同学翻译句子:麋鹿见之快骤。──《庄子》
骤:快跑
骤──马──聚──取
请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将这个字拆解,分析“骤”形旁和声旁各自所承担的音义功能。接下来讲解“聚”,给大家讲“聚”的本义以及“取”的本义。
⑤顾
首先,教师需要把“顾”的繁体字写出来,然后进行解字。
顾,形声。从“页”(xié),头。表示与头有关。雇声。“顾,环视也。”──《说文》
雇,形声。从“隹”(zhuī),表示与鸟类有关。户声。本义是农桑候鸟,促使大扈之民不沉于安逸。
页,象形。把这个字的象形画出来。页,头也。凡是以这个字作为部首的字都是与头这个部位相关的,请同学们想想有哪些字?(领、颉、颔、颈)
五、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汉字造字法及词义发展有了初步认识,在以后的文言文学习中,可以用这种方法进一步积累并深入理解文言词义,辨析古今汉语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同时,要将汉语看作有生命的东西,动态地看待它的发展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