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2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巧用多媒体 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21:44: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学英语优秀教学论文巧用多媒体  打造高效英语课堂
【摘要】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能充分显示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若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乐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必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学生自然爱学、乐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课堂结构,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多媒体;高效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已广泛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以前“黑板+粉笔”这种简单、枯燥、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教学中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它能变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师生互动与情感交流。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难以持久,但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发问、爱做游戏,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以此为突破口,以生动的内容,有趣的形式组织课堂,巧妙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引出教学内容,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一般在英语课开始的前2-3分钟,我会播放一些简短的英文歌曲或学过的歌谣视频,让学生跟着视频唱一些简单易学、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或是朗诵一些琅琅上口的英语小诗,让学生在边学、边唱、边做的这种氛围中进入学习英语的良好境界。
例如:在学习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My home》的B部分Let’s learn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个简短的歌谣,让学生边看视频,边跟唱“Go to the livingroom, watch TV; Go to the study, read a book; Go to the kitchen, have a snack; Go to the bathroom, take a shower; Go to the bedroom, have a sleep。”在这种生动的教学情境中,为学生创设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用课件中的图片、音乐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让孩子们在这种节奏鲜明的唱做活动中,兴奋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景。
依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态度是关键因素。只有让儿童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多媒体集声、形、图、文于一体,比单调的口头讲解要生动形象得多,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代替枯燥的口头讲解,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场景中,获得积极的感受,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减少学生学习的负担。
比如:在教学三年级英语《At the zoo》时,我先出示了一张森林中各种动物活动的课件,当孩子们看到这张鲜活的画面时,他们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了屏幕上。这时,我趁机询问:“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forest?”并根据孩子们的回答,用课件展示老虎、狮子、大象、熊猫等各种动物活动的动画,小动物的可爱形象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我顺势播放“tiger, elephant, panda.”这几个单词的flash动画,进行单词的教学,孩子们果然迫不及待地跟着课件中的flash练习起来,并很快就记住了这几个单词。这种展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又如,在教学五年级英语上册第四单元《What can you do》的第三课时,我先让学生欣赏歌谣“Dog, dog, what can you do ?”孩子们边说边做相应的动作,活跃课堂气氛,营造学习英语的氛围,接着,我用多媒体出示A部分Read and write的挂图,手指图中的羊妈妈说:Look! This is Mother Goat. She is ill. Zoom, Zip, the monkey and the rabbit are helping her. They’re helpful. What can the monkey do? What can the rabbit do? What can Zip do? What can Zoom do? 然后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这部分的动画,让学生看动画理解课文内容,把乏味的文字内容变为富有情趣的、直观形象的图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果然,孩子们听得极其认真,而且学校效果非常好,对我提出的问题,他们都能正确地回答。然后,我又让孩子们根据课件中图片的提示,模仿课件中的动物进行分角色扮演,孩子们都很努力、很认真地表演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习兴趣不断高涨,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会了所学知识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8-23 21:44:29 | 只看该作者

每节课,老师都有自己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但有时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很难讲清楚这些知识点,因此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使教师讲得很吃力,学生学得也很吃力。这时,如果恰当地借助多媒体手段教学,通过形象生动、悦耳动听的音乐,以动画的效果将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能便于学生更好地领悟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解教学内容。尤其是在语法教学中,传统的方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然后经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这种模式不仅使学生失去了英语学习兴趣,还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我在教学名词单复数的区别时,使用动画的对比,出示一只鞋,“a shoe”,出示一双鞋“the shoes”,这就比简单地告诉学生名词的单数形式表示“一个,一只”,复数形式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很多”更加直观有效。
四、利用多媒体,加快教学节奏,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和以前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相比,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任意快速呈现大量信息,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拓宽信息传输的渠道,提高信息传输的速度,增加信息传输的密度,以其特有的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功能,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
五、用多媒体播放图像,丰富学生的想象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故事图像,用色彩鲜艳的图片刺激学生展开想象,强化认识,拓展思维,有利于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积极思考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五单元C部分的Story time时,我首先播放了第一张图片的动画,然后问学生:Why dose Zoom want to have his father’s old T-shirt? Do you know? Can you guess? 让学生推测故事情节的发展,此时学生给出许多他们能想到的答案,接下来,通过第二幅图的动画演示,学生了解到Zoom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学校要举行一场晚会,他想表演一个节目,这时,我让学生思考:Zoom会用爸爸的旧衬衫怎么表演节目呢?以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故事的想象,接着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在这种视觉与听觉交织的立体空间中,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丰富想象的内容,畅谈内心的感受,从而更快更好地投入新的学习过程。
如:在教学《My school》一课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我们学校的优美景色,使学生置身于已经非常熟悉的校园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学会library, teachers’ office, computer room, playground 等单词及相应的句型It’s on the first floor/ second floor,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总之,多媒体教学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集形、声、光、色于一体,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模式,在教学中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能够有效地渲染气氛,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情景,使课堂教学更轻松,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发展学生的能力,学习效果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30 09:3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