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奇妙的二氧化碳
|
项目
| 内
容
| 理论依据或意图
|
一、
教材分析
| 教材地位与作用
| 本节课是新课程标准沪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在学习开启化学之门,进入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中第三节有关元素与化合物的化学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是打好知识基础,开启学生智力的重要课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真切地体验到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是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是引人入胜、富有魅力的。
|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
教材内容分析
| CO2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很重要的。它是我们继学习氧气后第二次系统学习到物质的性质。CO2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关系密切,让学生从中能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通过CO2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有利于学生形成化合、分解等最基本的化学概念。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现象直观。
|
符合《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以便更好地教好基础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
|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 知识与技能
1、了解CO2在自然界的循环。
2、认识CO2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CO2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
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归纳、概括、对比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大气中CO2含量的多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家园和人体健康的情感以及养成如何看待事物的客观态度。
| 根据《初中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因此,依教学地位与作用及初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上教学目标。
|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
教学重点:
知道CO2的物理性质,掌握CO2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理解CO2的化学性质
关键:
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发现并理解CO2的性质和应用。
| 本节课是围绕探究CO2的性质进行的,因此,依教学地位与作用及教学目标,将之确定为本节课的重点。又因为学生对CO2化学性质的理解感到困难,因此将之确立为本节课的难点。
|
项目
| 内
容
| 理论依据或意图
|
二、学情学法分析
|
经过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第二节的学习,学生已认识了一些化学仪器,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感受到了化学实验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且形成了以小组合作完成实验的学习方式,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探索,发现和归纳化学知识。
但是初中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调控能力还不够,学习过程中仍需要教师的管理和引导。因此,据本节课特点,结合教法与学生的实际,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应用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思维和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如何观察、描述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因此做好每一个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和调动好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提供动脑的探究情景,提供动手练习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
| 学情是教学的基础与依据,学情确定准确,能使教与学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体现课改理念。
探究式学习方法是现代课堂教学重要的常见模式,依本节内容特点,由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学生在教师引导启发下,通过师生共同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过程,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
三、教法分析
| 教学方法的选择,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考虑学生的学;即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得,也注重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决定采用目标导学法、引导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和归纳总结法进行教学。
1、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问题的欲望,并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2、引导启发法:层层展开,步步深入,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发现归纳,使学生领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3、实验探究法:学生对CO2比较熟悉,所以可以预先安排学生去收集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通过实验操作,观察来完成对CO2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主动学习能力,加强了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的观念及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4、归纳总结法:对于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以通过阅读、实验探究之后,学生间交流讨论,总结。此过程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
|
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目标导学法、引导启发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是化学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手段,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发现问题,猜想、分析并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
四、教学程序
|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
由于海南的天气比较炎热,很多人都有喝饮料的习惯。上课时我先拿出一瓶可口可乐,问:“同学们喜不喜欢可口可乐?”“如果把瓶盖打开,同学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说很多的气泡从可乐中冒出来。“那气泡里气体的成分是什么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CO2。”
接着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探讨CO2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
|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联系实际,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入新课。
因为学生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学有方向、学有动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并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