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4-6-14 09:16:23
|
只看该作者
三、处理好复习内容与适切的方法的关系。
201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特征……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可见,复习内容以何种形式呈现,采取怎样的互动方式,受众多因素的制约。选择适切的方法进行复习,能增强复习课的趣味性,切实提高复习效果。
案例:在一年级的拼音复习课上,教师遵循了从声母、韵母到音节的由易到难的复习过程,在复习带调的音节时,教师开展了一个游戏:
师:今天,老师跟小朋友做一个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学生兴致勃勃地观望)
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礼物,不过需要你们自己找,老师给你们一些提示。
师:出示提示1: zài lǎo shī de shū xià
生进行拼读,很快便找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qīng chén (生大声拼读并贴于板)
师:出示提示2:zài mù bù hòu mian
……
同样的方法,最后孩子找到了老师送给他们的三份小礼物贴在黑板上,拼成了一句完整的句子:清晨,我背上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
看似简单的一个小游戏,却蕴含着对学生心理、学情的准确把握与定位,教师抓住了低年级孩子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用拼读音节来贯穿游戏,集中了增强了复习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缓解了一节课的疲惫;第二,教师渗透了“拼音的工具意识”,传递给学生可以利用拼音与人交流与表达的信息;再次,通过游戏中的拓展,教师在潜移默化地教孩子如何“说一句完整话”。小小的游戏却蕴含着如此丰富的育人价值,孩子们在玩中轻松地复习,轻松地获得提高。的确,只有适切的,才是最好的。
四、处理好全体学生与个别学生的关系。
在复习课中,不同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对于学困生,侧重于查漏补缺;对于学优生,更多的是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立场,基于学生的困难,学生的学情出发,处理好全体学生与个别学生的关系,做到提优补差,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
首先,基于学生的“过去”。学生的过去是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及能力储备,如果在复习课反复强调学生已经掌握得知识,那就是机械的重复,没有丝毫的价值。对于学生完全能通过自主复习进行巩固的知识,教师应该“放手”。
案例:如一个班级的学生曾经集体写信要求老师将复习期间的“默写”任务下放,孩子们一致认为自己能过好默写关,老师相信了孩子,并把默写交给孩子们自己完成,老师只需要负责几个基础差的孩子的默写,最后进行全班的总默写。几个学期下来,本班孩子的字词掌握得很好,并且已经达成共识,老师基本不需过问。
其次,关注学生的“当下”。关注学生的学习中的困难,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夯实基础,提升能力的同时进行结构的自我建构,体现复习课的结构性。
案例:如刚过渡到中年级的阅读时,学生在考试中普遍失分较多,细细地查阅学生的考卷,我发现学生存在几点不足:1没有养成细致阅读的习惯,文章没有读懂就落笔。2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会联系上下文阅读,不会从文中找依据,只凭印象答题。借一次考试后的评讲,我指出了学生的不足。并借助例子,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与学生一起讨论,提炼出给学生阅读的若干建议:1.文章要反复读,读反复。2.理解词语的意思一定要放入文中读读是否通顺;3.如遇回答问题或理解句子,首先到文中找出句子画出来,然后从上下文中找理解的依据,画关键词,组织语言表达。……在之后的课内及课外阅读中反复使用方法并补充完善方法,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套关于阅读理解的“方法结构”。
最后,着眼学生的“未来”。这里的未来,并不是学生未来的发展前景,而是学生在下一学段所要获得的能力,在当下需要进行适时的铺垫。如“准确使用关联词”的能力是高年段的要求,关联词的掌握也要经历从“选择关联词”到“填写关联词”的过渡,是对学生积累与语感的综合考察。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已经能熟练运用关联词进行遣词造句,有的甚至不知道关联词是什么?教师针对学生的掌握水平,进行了关联词的复习。
案例: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了许多对关联词,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及理解对这些关联词进行分类,有并列、递进、因果、转折等最常见的几种,让后让学生在生动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填写的练习,最后让学生用关联词造句。学生兴趣盎然,一堂课下来,学生对关联词的概念与用法明晰了许多。当一个学困生谈收获时,他说道,原先自己的头脑中最多有3对关联词,现在有8到10对了,同学们都笑了。
也许这里的方法还不够巧妙,但在大多数老师就一个关联词在做纠正时,这个老师正视了学生这个困难背后的价值:学生发展的未来。系统的复习为学生高学段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营造了一个“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学习情境,使复习课具有一定的提升性。促进了全体学生与个别学生的不同发展。
我心中的复习课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 因为它不是重复的代名词,它是学情的集中反映,是优质资源的纵深辐射,它以学生的发展为轴心,用适切的方法提升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素养。最终绘成学生生命成长完美的圆弧。对复习课的研究,仅是冰山一角,值得我们更深入地去思考更加有效的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