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巩固训练 拓展延伸
这两部分着眼于完成学生的梯队提升,加强教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的联系,改善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认同。
四、学案使用中的误区
1、只讲做题数量,不求实效
在使用中,一定要发挥组长功能,进行长时间合作交流,即在编组相对固定,同组异质的前提下,更多的关注差生,最大化的发挥小组合作能力。培养优生影响、带动,帮助同组人的意识,让他们共同去讨论,去思维,共同进步,提升个体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意识与能力,特别是小组长的讲解和检查互讲,能完成老师一人完不成的检查任务,当然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善意发现问题,补捉信息,及时调整、引导教学,以防学生步入误期。
2、不敢放“权”
部分教师老认为学生讲得不全面,或离题万里,自己讲的放心,长期以来,学生就等着老实讲,老师不布置,学生没事做,因此,应放“权”于学生,这步的关键是教师“导”的能力有多大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轻松地“说、谈、演、写、吟”,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激情释放,思维扩散,个性张扬。在这里,学生不再是整齐划一,举止呆板的木偶,不再是应试的机器,不再是分数的奴隶,而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生命力体;在这里,学生活动的时空与干预的时空达到了有效融合,找到了一个最佳结合点。故而说:尽情展示是课堂上学生“我参与,我快乐”的集体体现。
3、老师还讲吗?
讲就是不放“权”,不讲就是放“权,这样的观点很错误,恰当的说,“点”和“评”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是释难,是纠偏,是整合与总结,是在知识的关键点和学生思维的关键处重锤敲打,通过点拨使学生的思维恍然大悟,茅塞顿开,使问题迎刃而解,因此说:该讲的老师还得讲,只不过是精讲、是“点”和“评”而已。
五、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成长服务的思想
“教是为了今后的不教”,这句话已经叫了好长时间了,怎样才能得到这样的目标呢?教师应明白“学生是课堂的主宰,教师是课堂的参与、辅导和服务者”的道理,从而研究在学案教学中如何利用自己的“导”,让学生学会自学。
2、教师要转换角色
教师只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努力克服被动型和盲目性,在教学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提高自己即时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才能使自己在教学中更加灵活、机动、游刃有余。
3、教师要处理好以学生的关系
学案教学为我们与学生的交流提供了时间保障,在课堂上要面带微笑、俯下身子、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俗话说:“好哭的孩子吃奶多”,怎么才能让孩子“哭”呢?只有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孩子才能亲近教师;才能多“哭”;我们也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弥补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才能逐步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为我们在今后的学案编写中提供宝贵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