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的说课稿
保亭县第二小学 黄 惠
一、说教材
“人民币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中关于人民币教学的唯一单元。教材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小小存钱罐”为素材,通过让学生数一数存了多少钱的活动,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发现等实践活动中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学好这部分知识,既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小面值的人民币,也为后面学习大面值人民币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虽然年龄相仿,但是因为家庭环境和社会经历的不同,所以他们对人民币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学生不但认识所有的人民币,并且能熟练使用小面值的人民币;而有的学生除了认识少数几种人民币外,在生活中从未使用过人民币。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到这些差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三、说教法和学法
在认真研究教材之后,结合我所了解的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学具,在互助合作、讨论交流中多动手、动脑、多思考,并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能够自主地进行学习。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为了更好地体现三维目标,我预设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2、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元、角、分之间的换算。
3.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和爱护人民币的思想教育。
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是:人民币的兑换和在生活中的使用。
五、教学准备: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我在课前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准备一些人民币实物。
六、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本节课我一共设计了三个环节: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二)合作交流,认识人民币 (三)动手操作,探究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在学生学习新知识前,我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书买笔买玩具,都要用到它。”学生马上会想到是“钱”,这时教师紧接着问:“你都用钱买过什么?”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合理使用零花钱,养成勤俭节约习惯的教育。然后教师再问:“你知道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又叫什么名字吗?”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设计目的:一年级学生对猜谜语比较感兴趣,况且浅显易懂的谜语,孩子们一下子就可以猜到,有利于直接引入课题。而一下子就猜对了谜语,使学生很有成就感,可以热情高涨地进入到本课的学习中来。)
(二)合作交流,认识人民币
1.让同桌互相介绍自己所认识的人民币
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请你拿出人民币学具,向你的同桌说一说,不认识的让同桌帮帮你。
(设计目的:因为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的认知水平是不同的,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交流,可以在交流中取长补短,这也是差异教学的体现。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帮助别人学到知识”和“向他人学习”都是一件快乐的事,为后面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
2.掌握人民币的辨别方法,学习元、角、分
当孩子们交流完自己所认识的人民币后,就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人民币的。学生们可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从“颜色、图案、数字、形状”等等方面来辨别,教师对这些方法都不予以否定,而是出示不同版本、不同材质的人民币来说明单从“颜色、图案、形状”来判断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然后通过出示1元、1角、1分的硬币来说明从“数字”来辨别也有一定的片面必,引导学生学会通过数字和汉字相结合的方法来辨认,并引出对元、角、分的学习。
(设计目的:学生对人民币都有自己不同的辨别方法,但他们的观察都个有片面性,所以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认识正确的辨别方法。同时通过让学生观察1元、1角、1分三枚硬币,引出对元、角、分的学习,使学生不但知道了人民币的单位,也使学生意识到数字只有和它后面的单位合起来才表示一定的意义,从而更能规范学生对人民币面值的叙述。)
3.按照“元、角、分”将学具进行分类。
学习了元、角、分之后,让学生将桌上的人民币学具照元、角、分进行分类,分完后,再让学生以同桌为单位互相说一说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用“元”做单位,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币用“角”做单位,有哪些人民币的面值是用“分”做单位的。
(设计目的:这一环节,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摆放在桌上乱七八糟的学具进行整理,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加深对“元、角、分”的认识,熟悉人民币都有哪些面值,为后面的模拟购物做准备。)
4.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师有选择性地出示人民币,让学生说出它的面值。一方面可以考查一下学生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随着教师的出示向学生介绍有关人民币的知识,重点认识人民币上的盲文,并通过国徽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并让学生谈一谈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
(设计目的:因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是肤浅的,所以,教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些知识上的补充和相关的教育,以达到各学科知识上的整合。)
(三)、动手操作,探究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1.学习1角=10分
师出示一些1分钱的硬币,问学生:“老师这有一把钱,可是不知道一共有多少,你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吗?”学生会想到可以“数一数”,于是,课件展示一分一分地出示,学生一边齐数:1分、2分……10分,由于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不同,可能有的孩子会直接地数到10分,而有的孩子可能会说出是1角,使学生们明确“10个1分就是1角”,这样就引出了“1角=10分”。
2.学习1元=10角
这时老师接着问:“如果1角1角地继续数下去,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于是1角1角地数,数到10角时,引出1元,使学生明确“1元=10角”。
(用数一数的方法学习“1角=10分”、“1元=10角”,可以让学生在经历数的过程中,体会到这种加一加的思想,这是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符合的,孩子们比较容易理解。)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有哪些收获?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后,老师也做一些相应的总结,并提出要求:其实,对人民币知识的学习我们才刚刚开始,关于人民币的知识还有好多好多,课后,希望同学们能运用自己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和爸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商品的价格在5元以下,不用爸妈的帮助,看谁能正确地付钱。
(设计目的:让学生学以致用,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