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23 10:43:00
|
只看该作者
;课上得越来越精彩——因读书补充了生命的元气;教育论著一部接一一部问世——因读书使她完成了一个由读者向作者的蜕变。
尤其作为语文教师,更应多读书。因为语文教学担负着塑造人的灵魂,培养人的素养,传承民族文化,推进社会进步的重大任务,它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促成考试合格的文本“移栽”过程,而是从人类出生到死亡的文明“化育”的长久精神滋养。语文教学是长久的思想建树。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喜欢书籍,养成读书和写作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人生品位。语文教师的书桌上,不仅要有教育理论专著,还要有集中人类思想精华的各类书籍。简言之,语文教师应是读书的“杂家”。应高举起书籍这盏明灯,为学生照亮并指引阅读之路、人生成长之路、长大成才之路。
四、我的读书建议
1、读教育经典。
古今中外的教育大家之作应反复通读、反复品味。如:《陶行知文集》、《给教师的建议》等,应人手一册,案头必备。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主张教育同生活实际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本,强调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他这样评价好的教育: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使他们可以贡献社会。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这一观点,与我们今天倡导的教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是一致的。
他的三大教育主张之一——“教学合一”强调的是:“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种“以学定教”的观点,体现着当今“以学生为本.教为学服务”的教育理念。
对经典的阅读,能起到时时警醒的作用:教师必须重视自身学习。不断学习,补充知识,更新知识——常学常新,时时为自己“充电”,时时为生命补充元气。人格上与学生平等,尊重学生,热爱学生。但知识方面一定要高于学生,才不愧为人师。
2、读关于课程改革的书。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新课改首先是教师理念的变化。教师理念的变化依赖于培训和阅读。尤其是专业素养的阅读必须强力跟进。如:《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新课程教学现场与教学细节》、《教师读本》、《干部读本》等,系统阅读,领会课改精神。
3、读所教学科相关的书,博览群书,广纳知识源。
2004年11月2日“世界工程师大会”在上海开幕,中国、美国、英国、法国、韩国五国工程院院长在谈及“如何培养优秀工程师”的问题时,都涉及了一个主题——让工程师学点人文知识。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作为东道主第一个发言,他在讲明两个观点之后特别强调了第三点——“还有一点更重要,要把人文学科与工程发展结合起来。所有的发展都要以人为本,工程技术也不例外。如果只重技术,忘记了文化传统,是不可取的。”
这个例子强调了学科文化的相互渗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工程师尚且要学习人文知识,而语文学科正是人文教育资源最丰富的学科,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