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30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头痛的小蜗牛幼儿园老师教学案例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6:29: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头痛的小蜗牛幼儿园老师教学小故事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吴瑕
 一、背景
我们班现在流行“小蜗牛”的称号。原因就是,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的动作特别慢。老师说请小朋友集合排队,他们总会拖拖拉拉掉在最后;中午吃饭,大家都吃好了,他们却才开始拼命往嘴里兜饭;午睡时脱衣服穿衣服亦是如此。由此,班里流传开“小蜗牛”的称呼。这些“小蜗牛”不仅在幼儿园如此,在家更是严重。他们的动作总会慢别人一拍,这成了家长和老师头疼的焦点,爸爸妈妈总是心急如焚,向老师寻求解决的办法。
纪然小朋友在我们班就是典型的“小蜗牛”,做事情总是漫不经心、心不在焉。走路也和别的孩子不一样,别人总是连蹦带跳,他却慢慢悠悠还喜欢东张西望。

二 、案例描述
事件一:
户外活动结束时,我一敲铃鼓,小朋友总是飞一般地冲到老师跟前,谁都想第一个到教室。女孩子先到了,她们会高兴地说:“女孩第一,男孩第二”;男孩子优先了,他们也会得意地说:“男孩第一,女孩第二”。大班的孩子竞争意识很强。如果我慢了,他们还会一起站在楼梯口叫我:“娃娃老师,是蜗牛!”我总是被他们逗笑。
可是,每次看到纪然总是让我心情很难过。操场上已经看不到一个中三班的小朋友了,她却才开始慢悠悠地朝教室走来,看到好玩的他还会过去先动一下再走。等到教室里小朋友都坐定,老师开始上课了,还看到她慢腾腾在教室的窗边换鞋。
纪然的妈妈对孩子动作慢这个问题非常的头疼,经常会来找我们商量对策。据她妈妈说孩子在家里更是如此,东西玩好后就丢在一边,妈妈在旁边督促她整理,也还是拖拖拉拉半天理不好。说自己平时都要上班,时间实在经不起孩子这样拖,他们最大的心愿就是女儿能改改拖拉的毛病。   
有一次我就站在楼梯口看她走过来,她看到了我,但好象没有意识到我在等她,还是管自己悠哉悠哉地。我当时真是火冒三丈,把她批评了一顿。接下来几次我还照样等她,他看见我会紧张一下,然后拼命跑几步。但是我发现只要她看不见我还是照样慢慢吞吞。而且她好象每次都在离教室最远的地方玩一样,总是最后一个进教室。 
事件二:
天气渐渐凉了,吃午饭时刘老师总是提醒小朋友吃饭快一点,趁热吃。现在的小朋友吃饭都有拖拉的习惯,为了鼓励大家吃得快,我们许多招,比如看动画片、讲故事、看图书等等。
纪然吃饭不仅慢还喜欢讲话。刚开始她有点受带动,偶尔会快一次,但是很不稳定,大多时间还是很慢。她很难大口大口的吃饭,总是兜一小口放进嘴巴里,半天不咽下去。
事件三:
  我班很重视培养小朋友的时间观念。睡午觉前,小朋友的衣服裤子都是自己脱、自己叠的。进睡室的时候刘老师就会跟小朋友约定好在几分钟之内把衣服脱好叠好,会告诉他们现在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为止,如果大家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刘老师还会给他们讲个很好听的故事。小朋友都很喜欢听睡前故事,为了听故事他们会加紧速度,还会互相帮助,你帮我拉袖子,我帮你拉拉链。
纪然却和别人不一样,其他小朋友睡觉总是马上爬上自己的位置,她却喜欢在地板上爬一会儿,或者坐在垫子上发发愣。这样不仅她自己速度慢了,还无意中带“坏”了几个小朋友,都喜欢在地板上爬来爬去,睡室里乱糟糟的。
为了去除这个坏榜样,午睡时间一到,刘老师就开始盯着纪然,一会提醒她快脱衣服,一会儿提醒她快盖好毯子。在刘老师的盯梢下,纪然午睡时候的动作明显快多了。可我同时在想一个问题,如果老师不再盯她了,她的动作还能快得起来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6:30:00 | 只看该作者


三、案例分析:
隔代教育
纪然的爸爸妈妈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是请奶奶、爷爷带孩子的。孩子天生就有很强的模仿性,我们常常发现孩子跟谁跟多了就会有点像谁。纪然的爷爷、奶奶年纪有点大了,走路、做事情自然会慢,孩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多了,耳濡目染也会习惯什么事都慢慢来。
爷爷、奶奶对孙子总是倍加疼爱,吃饭爷爷喂、衣服奶奶穿、东西爷爷递、玩具奶奶理……长此以往,孩子就习惯了坐享其成。
1-4岁是孩子的动作敏感期,喜欢模仿大人劳动,如果这个时候家长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鼓励孩子去动手做做,孩子是很容易养成好的行为习惯的。家长总是包办代替不给孩子机会,孩子渐渐地就变“懒”了。俗话说:熟能生巧。在家都不做的孩子,他的动作肯定比不过在家经常动手的孩子。
这关系的不仅是快和慢的问题。孩子经常比别人慢,在他的心理会有落后与别人的感觉,总是追赶不上别人,最后他也会“认命”,他会觉得自己就是落后的,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情他都会习惯落后于别人。大人若置之不理,以后产生的严重后果是我们不堪设想的。
父母重视不足
很多父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对吃饭、穿衣这些“小事”不太在意,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好了。因此,当孩子在家中表现不佳时,父母往往一笑了之,并不觉得问题有多严重。现在的孩子何等聪明,他们将父母的心思揣摩的清清楚楚,知道爸爸妈妈需要我做什么,不需要我做什么。既然不需要我做,为什么还要做呢?
其实,对孩子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常言道:要成才必先成人。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则是成人之根本。
家长的要求不统一,没有说到做到
家里好几个大人带孩子,今天奶奶是这样说的,明天爸爸是那样要求的,后天妈妈说的又不一样了。有时候,家长提出的要求孩子没做到,家长觉得不是什么大问题就算了。经常这样,孩子会觉得达不到你的要求也没关系,这样的家庭教育非常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当家长发现在孩子身上形成了不好的行为习惯时,再要求他改正就非常的困难,孩子不见得就能“听”你的话了。
缺少同伴竞争
在幼儿园有同伴竞争,孩子的动作明显会比在家里快得多。所以很多家长总是半信半疑,孩子在家吃饭要一个小时,在幼儿园总吃第一,这可能吗?这就是同伴竞争的作用。
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没有人可以对比、可以竞争,再加上家长有时候还会代办,就容易造成孩子做事拖拉的习惯。有的孩子到幼儿园在同伴的激励下能够加快自己的速度,但还有些孩子慢动作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了,即使有同伴竞争他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老师不要急于求成
一碰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总是最着急的,急于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改正,疏忽了因材施教。采取批评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并不有利与提高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只是担心再被老师批评才会加快速度。所以他们会故意躲避老师,一旦老师没有注意他,他还会是老样子。老师的精力也有限,采用盯梢的方法只是暂时的,孩子的行为得不到巩固,照样会回到以前的样子。
孩子的身体状况不佳
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特殊的孩子,他的体质都有异于别人的地方。有的孩子体内特别缺少某种营养素,可能导致他注意力很难集中、多动、反应慢或者其他表现。
纪然平时上课时注意力也很难。也有可能当老师发出命令时,他的注意力还在其他地方,没有听到老师说什么。当其他孩子都完成时,他的注意力才转移过来,才去做,所以更容易慢于别人。

四、解决措施
加强家园合作
因为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是在家里养成的,所以我们加强了与纪然父母的沟通,让他们意识到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让他们了解和熟悉幼儿园的要求和规则,有意识地在家庭生活中加以延续,在家里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和场合,使孩子在幼儿园习得的行为在家里得到巩固与强化。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协调一致。
小组竞争、组员监督
我们将小朋友分成五组,资源调配好,能干的小朋友与能力稍差的小朋友同组,请能干的小朋友将整组带动起来,进行小组比赛。我还特地设计了一张评比表。
这个方法的效果非常明显。比如吃饭的时候,我们要求各组比赛,看哪组吃的既干净又快速、卫生又保持的好,就为哪组打上一个五角星。能干的几个小朋友总是很快吃完,还将桌子、地面整理得很干净。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也会特别地强,为了得到五角星,他们会时不时督促自己组吃得慢的那几个。有了“群众”的监督,原本吃的慢的小朋友也快了很多,纪然也是如此。
轮流值日生制
  我发现喜欢拖拉的小朋友大多数责任心不强。所以我们班进行了轮流值日生制,一八名小朋友,一周每人当一天值日生。值日生有很多的任务和责任在身的,不仅要自己加快速度,要为小朋友分东西、帮老师做事情,还得管理好其他小朋友,要时刻督促组员提高速度和效率、遵守班级的制度。
当值日生能够让孩子得到很多锻炼。责任心加强了,小组得星了,值日生就能被评为当天的优秀值日生;有足够练习的时间,值日生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吃饭分餐具、分发图书、午饭后擦桌子、整理公用的物品等等;锻炼了同伴交往能力,值日生得监督同组的小朋友,所以从中锻炼了交往能力;有了自我督促的意识,在别人当值日生的时候,得听值日生的话快点吃饭,下次自己当值日生了别人才会听自己的话,若自己当了值日生更得加快速度,不然别的小朋友会笑话自己,值日生还最慢。
以上的解决办法都是比较受用的好方法,纪然小朋友的动作比以前加快了,虽然她偶尔还是会犯“老毛病”,但是她已经有自我督促的意识,这些方法在他身上也渐渐奏效了,我相信只要家长和老师配合好、坚持下去,纪然这只“小蜗牛”会脱胎换骨、另人刮目相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14 04:0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