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完成传统课堂向课改课堂的转变
前天晚上,在学校向老师们作了一场课改报告,今天整理出来,做以记忆和交流之用。
各位老师:大家晚上好!
在座的各位中间,有我的老师、有我以前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也有我的同学、我的学生,我代表中心校、代表全乡教职员工向你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对教育这片阵地的坚守、付出与执着。
我对咱们学校有着深厚的、永远斩不断的联系和感情,我的初中生活是在这里度过的,1989年师范毕业又在这里任教,当时我和咱们的付校长分别任教初一两个班的语文课,1992年我到教育组(现在称中心校)任小学教研员,1998年又回咱们学校担任了一年的教导主任,1999年在教育组担任中小学教研员,2010年受教育局任命到xx镇中心学校担任副校长、主抓教学业务工作,今年经教育局调整又回咱们家乡来了,还是中心校的副校长,主抓人事管理工作和初中教学工作,所以说从现在开始我要和大家同守一块阵地了,我们要把她守好、建好,让我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挖掘各自的生命潜能,共同来打造精彩校园、高效工作、幸福人生。
2011年县教育局评选表彰了五所伊川名校,其中初中三所,县城:实验中学、县直中学,农村:xx镇第一初级中学;小学两所,县城:西场小学,农村:xx乡省元头小学。很有幸在我工作过的两个乡镇出了两所伊川名校,同县城的三所名校相比,他们的付出需要更多,没有地理位置的优势、更没有优越的条件和环境,有的是学校的高效管理和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的是人民群众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于是,赵战森、王振坡两位校长成了我经常挂在嘴边的管理典范,意在引导更多的校长规范管理学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如今王校长在咱们学校担任管理工作,相信他同样也能再创出一所初中名校来,这就需要在座的各位凝心聚力、共谋学校发展、为学校的发展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共创xx一中、xx教育美好明天。
大家:有没有信心?
今天晚上,利用咱们学校教师业务例会时间,受王校长邀请给大家作课改动员报告。在这里声明一点,不敢称“报告”,只是把我自己多年来对教育的理解、对课堂的理解、对课改课堂的认识和大家做一交流和沟通,希望对大家能够启迪智慧、点燃心灵火花,和大家实实在在地做一次心灵的碰撞、思想的对接。我没有准备现成的稿子,就以《如何完成传统课堂向课改课堂的对接》这个话题,随口和大家交交心吧,时间大致控制在一个小时。用佛家的话讲,希望各位能以“澄怀观道”的心境静听我与大家的交流,不需要记录、听好就成,通过与大家的交流,但愿能够达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效果。
我们县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总体来讲效果很明显,像县实验中学、鸦岭一中等学校成绩优异、进步明显,但也有不少学校举步维艰,很多教师对课改很是纠结、困惑多多、徘徊不进。一些老教师教了几十年的课,面对“如日中天”的课堂教学改革,感到困惑了、不解了,现在居然不会“教课”了。难免!责任不在老师们的身上,责任在于领导层面,领导只管吆喝、只管布置落实,技术指导跟不上,可能搞了很长时间的课改,你问一些领导深层次的课改问题,怕是大多人很难会答得令人满意。
从开学起,我就一直和教研员同志在王校长的陪同下,坚持天天在咱们学校各班级听课、走课,和一些老师座谈交流。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很入神地讲解,下边有很多同学在睡觉、在嬉闹,老师可能是讲得太投入了,顾不上管理这些所谓的“琐事”。更有甚者,那天我在一个教室的窗台外,看见紧靠窗台处一个学生爬在另一个学生的腿上,那个学生正在专心致志地给他掏耳朵,老师和学生各自都“太投入、太专注”了!我一直站在那里足足2、3分钟,还是后位一名同学的提醒,打乱了他们的好事,后来发现两位同学被教师请出到了教室门口。这样的课堂“景观”,不知道有多少老师会遇到,不知道老师们会怎样看,难道真的如有些老师所言“现在的学生真难教、教不了”。用我刚才的追根溯源的话讲,我们是不是该反思一下我们自己有没有问题,尝试一下如何能改变这种困惑的局面,“课堂改革”便真的会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抓住它、用好它!
据我了解,有两所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影响力比较大,我分别都去过那里参观学习。一所是洋思中学,它开了中国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先河,其“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念,一时间响遍了大江南北,真的是“往来不绝、学着无数”。究其根源,它是真真正正的正了“教育的本源”,随后我将论证它对所谓的“传统课堂的颠覆”。另一所是杜郎口中学,其“小组学习”在课堂的引入,成为了中国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里程碑”的意义。可能我的言论会有些“偏激”,对他们评价过高,在后面的传统课堂和课改课堂的比较中,再仔细评说。
我认为的“传统课堂”,包含:一是古代的教育,一是我们现在的班级授课制。教育本身应该属于意识形态的领域,它始终为上层建筑服务、为社会生产服务,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它就会不自主地或者很明显有目的地去培养造就这样的人才。
古代的教育当属“精英式”的教育,毕竟受教育的人群有限,“私塾”一词表明那是官宦弟子的特权,一般平民百姓少有如此待遇。不过,从教学内容来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还真是原原本本的正宗“素质教育”,还真是能够培养出具备“大格局”的管理型人才。后来,发展而成的“学堂”,目的是培养富国强兵的优秀人才,因时代动荡不安效果如何不可而知。单就“学堂”一语,贡献不小,因为那是学生学习的地方。
从教学方法上讲,古时的老先生可能不如我们现在的老师们敬业,他们总是有些偷懒的嫌疑,每每总是强制学生去读书、背书,很少自己从头讲到尾的,学生背了书,要先向师兄们讲解意思,不懂的向师兄们请教,老师是到最后才讲书的、讲那些最难懂的地方。不像现在的老师一堂课从头讲到尾,还生怕有遗漏,他们对学生太过负责任了,想的细致入微,包办了学生的一切,包括思想和意识。讲过之后会问学生:“听懂了吗?学会了吗?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老师再讲。”大多的学生齐声回答“懂了、会了!”实际上仍旧还有不懂、不会的学生,只是他们羞于说话,或者声音没底气、太小,淹没在了“歌舞升平”的浪潮中。差生当真就是这样一步步造就出来的,他们羞于表达、羞于承认自己的不懂、不会,并且他们的队伍在不断地扩大着、壮大着,厌学之风日盛,大量的辍学、流失是他们最终选择的逃避方法,他们是被成绩、被课堂淘汰出局的。真正的少量的成绩差的学生,他们会为辍学而倍感羞耻的,什么事都是见多不怪的。古时私塾教育的“先学后教”,洋思中学为其正本清源不为过吧?课堂教学讲究“理解与运用”,“理解是基础、训练是根本,最终的目标是运用”,大量的训练会巩固理解、会加强运用的程度,“当堂训练”洋思中学真的是抓住了提升成绩的关键。实际上我们经常搞的“题海战术”正是印证了“训练”一环的重要性。
再后来“学堂”变成了现在的“学校”,也就是前苏联引进来的“班级授课制”。学校的用意该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校”(xiao)同“校”(jiao),在学校校正学生在家庭、社会所形成的不良习惯,培养合格的人才。不过“教室”一词,该是教师教学生的地方、教学生学习的地方,但总是有意无意地强调了教师的“教”。所以说现在的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讲,就一点都不奇怪了,因为那是有着特殊的根源和来历的。班级授课制诞生于大机器工业生产时代,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目的是培养不同规格、或同一规格的“统一型人才”,培养的是“产业工人”,所以说成绩好的人多为“工人、机器人”、为他人打工、甚至为学习成绩不好的人打工,还有我们常说的“高分低能”一词,就很好理解了,因为它暗合了特定时期人才的培养目标。
这学期,咱们学校有几个九年级老师到七年级任教了,是循环教学吧?那天座谈时我和他们讲,当你们经过课改“洗礼”之后,会重新认识和界定什么是真教育、什么是真课堂?因为七八年级的课改课堂和九年级的应试课堂着力点是完全不同的。九年级注重单线发展、只讲成绩,有必要的也许会牺牲其它时间全力以赴搞成绩,存在很大的竞争与淘汰的成分;七八年级讲究平衡发展、讲究齐头并进,讲究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各方面的能力都得以提升,讲究的是大面积提升教学质量,使优者更优、差的不差。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多需的时代,“统一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选择和需求,许多高学历的人才到普通的岗位上去应聘,基本的交际能力不高、操作能力有些差、组织管理能力欠缺,关键是高高在上、放不下架子、自以为了不起,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往往不被重用,反过来还埋怨这个社会不公平。看我们的学校,一定是学历高的教师教学水平高吗?实际工作中要的是这个人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单单知识这方面是不能够完全说明问题的。昨天,我的一个同学还打电话,说县城一所学校想招教师,问乡下有没有哪位当过代课教师教学成绩优秀的,给推荐几个,工资挺诱人的。我说社会上有很多大中专毕业生暂时没工作的为何不招?人家要的是有实际工作经验,成绩优秀的“成手”,学历高低并不重要,再说了小学吗—不需要太高的学历。话又说回来了,总不能挖咱们自己的墙角吧,我回绝了他。
说起能力,我这几天关注了一下咱们学校的大课间活动,舞台上领操的那位女同学示范规范、又胆大端庄,长时间锻炼下来,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必定不俗。我89年参加工作,担任初一一个班的班主任,教语文课,我现在身边的、咱们的付校长—曾经还是我的初中老师,教另一班级的语文课。当时学校组织歌咏比赛,这可难坏了不懂音乐的我,我在师范时选修的是美术,美术作品经常在学校参展,对音乐可算是门外汉了,怎么办?我有三名得力的班干部,班长李建知、生活委员李浩哲、文体委员付月筝,教歌曲有付月筝负责、组织队伍负责纪律由李建知李浩哲完成,再加上音乐老师付校长的经常指导,我们班先是在全校比赛获得第一名,全班学生在乡剧院代表学校演出,又到县电影院代表全乡进行了表演,当时叫“革命歌曲大赛”,付校长是全程参与了此项活动的,他就在我身边可以见证。真是成功的活动锻炼人、造就人啊!那年我的班级管理在学校各项评比中总是第一名,我因此荣获洛阳市优秀教师、洛阳市优秀班主任、班级获洛阳市先进班集体。二十年后,看我的学生,单做教师的将近一二十位,李建知现在在洛阳工作,是中国和香港合资企业的副总裁,李浩哲现任伊川县煤炭局副局长,付月筝干什么我还不清楚(付校长讲他在做生意资产过千万),还有第二年的班长李迁旺(李浩哲的弟弟、我教他们弟兄三个)应该也会大有作为(付校长讲他在部队现在正营级),第三年的班长常建坡(现在在什么研究院也是领导)。总之,在成功管理之后,经受锻炼的学生干部,心中的格局就是和一般的学生不一样,当领导干部就需要博大的胸怀,为大局着想、替大家考虑,为集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更多的付出就不说了。小家碧玉和大家闺秀,可能有着各自差别不大的胸怀和眼光,但“格局”肯定是不一样的,那是一种见识、修养,遇到关键时刻就表现出来了。
回到课改课堂,拿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学习”来说,令人惊喜的就是学生的能力能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不单只是学会了知识。小组学习具体操作将来我们再做专题交流,今天先谈课堂流程。它课堂的流程一般包含了四个方面的要素:独立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展示、反馈训练。
在课改课堂中,老师是导演、是剧本的策划者,学生是演员、是观众。老师要设计好剧本,也就是导学案,既要把握住教学内容、又要设计好导学思路及环节,预设出学生学习效果的生成路线;并不是说课堂上老师就没事可做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当好导演,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情,随时要把学生引进一种深层次的投入状态,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点拨升华的作用,所以说,老师的高度决定了学生的高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老师牵引着的风筝,要尽可能飞得高远,学生是以小组形式呈现于课堂的,单打独斗要不得、要的是小组内的团队合作、要的是小组间的竞争机制。像打篮球一样,小组内要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讲协作、讲帮扶、讲配合,打得是团队仗,集体捆绑式的运用和操作。
老师给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明确学习流程之后,学生首先要独立自学,发挥各自的潜力,心无旁骛、钻研探究、初步学习生成。它锻炼的是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承担着学生大致40%的学习效果,大家不可忽视,课堂不要急于进入小组合作,那样容易使学习浮于表面,呈现一种表面的繁荣、实际上难有成效。
第二个环节是小组合作,也叫组内小展示,在组长的带领下,先是按结对子的形式相互展示、交流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期间大家要相互帮扶、解决一些疑难问题,然后全组进行交流、展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达成全组人一致的学习成果,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不是个别人的答案。它培养的是学生的概括、表达能力,锻炼的是扶弱和全组成员的协作、配合、协调能力。
第三个环节是班级展示,在学生各小组共同完成所有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老师可以指定小组展示各部分内容,也可以是随即抽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这个时候是锻炼和考验小组凝聚力的时刻,看的是团队协作、配合能力。要赛出成绩、赛出惊喜来,达到全班学生的资源共享,使各组间的学习效果得以相互补充、相互提升。
第四个环节是反馈训练,通过教师多层次、多梯度练习题的设计,通过前三个环节的学习方法完成第四环节规定的内容,起到对所学重点知识训练、巩固、运用的目标。
想必大家通过今天晚上的沟通和交流,对传统课堂和课改课堂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搞课改关键是思想认识问题的解决,思想认识到位了,做法那是轻易而举的事情,希望我们大家能够尽快投入到课改过程中来,为构建高效的课改课堂做出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同时也建议学校领导要致力于带领全体教师同赴课改一线阵地,要的是你们的管理力度,要的是你们的教研风气的形成,多搜集课改进程中存在和出现的问题,尽力通过教师研讨解决,一旦解决不了的话,我不敢打包票说自己能包治百病,但我会和大家一同研究攻关的。
今天晚上耽误大家的休息时间了,在此说声对不起,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