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3:2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发明带齿孔的邮票的故事,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阿切尔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个人用别针在邮票连接处刺小孔,以便把邮票撕开,就想到了用机器使所有邮票都好撕开。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感受到,发明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身边的事,多动脑思考,每个人都有发明创造的机会。
    二、设计理念:
    倡导“自主学习”是本课教学设计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它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力求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本课教学设计结合教材“浅显易懂”的特点,重视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主读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体验、思考,并进行汇报、交流,从而达到领会课文所要表达感情的目的。整个设计体现了课文的个性化学习,进行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尝试。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b.通过读文,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c.通过情境创设,培养学生质疑、探疑、解疑的能力。
    d.通过小实验,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
    e.通过汇报、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f.通过收集资料和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知道发明并不神秘,要多留心身边的事。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1)课前对邮票有初步了解。
    (2)观察生活中有齿孔的物品。
    (3)别针一枚。
    (4)了解名人创作的过程。
    2、教师准备:
    (1)搜集有关邮票的一些知识。
    (2)邮票。
    五.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知道邮票齿孔的来历。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的品质。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举例导入课文。
    1、观察老师展示的邮票。出示不带齿孔的最早的“黑便士”邮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邮票。)再出示带齿孔的邮票问:两张有什么区别?(一张有齿孔,另一张没有。)(板书:齿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邮票齿孔的故事。
(通过观察对比,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新知创设了条件。)
    2、谈话。(出示“黑便士”邮票)谁知道这是什么?(板书:邮票)(撕开邮票)你们看,这些撕开了的小孔象什么?这就叫做:齿孔(板书)别看这小小的邮票齿孔,它的发明还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呢?(补齐课题)。  
    二、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合作学习交流识字方法,互相检查、指正。结合语句认识生字:伦敦、研究。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裁”“撕”“究”“政”。
    3、 运用多种方式巩固识字:你指我认——看口型猜字——做动作识字。
    4、 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5.小组讨论:带齿孔的邮票是谁发明的?是怎么发明的?从中你知道到了什么?
    6.比较读——范读——练读——比赛读。
    7.让学生撕一撕有齿孔的邮票,体验有了齿孔之后所带来的方便。
    8.练习:填空
    一位(先生)  一位(  )  一台(  )  一台(  )
    一张(  )  一张(  )  一把(  )  一把(  )
    三.练习书写。
    1.本课要写的字中有三个字(仍、使、便)是新认的字。
    “使、便”二字可以与:“仍”字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写好单立人。单立人的写法学生已经多次接触,应该比较熟悉,因此可以放手让学生书写。但三个带单立人的字的右半边应该细致地指导一下。“仍”字右边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第二笔是撇。“便、使”右边十分相似,在识字通中初步感知后指导写美观。指导的重点如下:上横宜短,“口、曰”要扁,撇应先“竖”捺须伸展。
    2、学生观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难写的字。
    3.交流展示,互相评价。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
    (1)从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东方看得出邮票用起来不方便?
    五.拓展。
     1.邮票的齿孔还给我们现在的生活带来了启发,你能说说我们身边类似的例子吗?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如:卫生纸之间的空隙,一些食品的包装袋,药品的包装袋等等。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小发明的实例,激发留心观察生活,勇于探究,乐于发现的兴趣。)
     2.读课后“我知道”的内容,了解邮票的一些常识。学习伙伴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收集一些邮票。
    3.故事会。找一找、讲一讲受生活小事的启发,从而有所发明创造的故事,比如《瓦特发明的蒸汽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这一实践活动的安排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加强了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门,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4-15 13:21:3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开火车竞赛读、学生带读。
齿孔   一枚邮票   菜刀   裁剪   伦敦   酒馆   喝酒   别针   方便   撕开   研究   究竟   吸引   整齐   邮政   仍然   要求   使用   立即   英国   各式各样   而且   摸遍   求助   首次
    2、指名读阿切尔被那个人吸引的内容。
    (复习字词,巩固生字。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我以自由朗读,开火车,小老师带读等多种形式,全班参与,让每一个学生落实识字任务。)
    二.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通顺  流利。
    2、看课文插图,思考:图上什么地方看出阿切尔被吸引住呢?
    (1)完成练习:         
    阿切尔被那个人的举动吸引住了。他一手__________,一手__________,眼睛______________,好像________。
    过渡:这位先生的举动,深深地吸引了阿切尔。出示插图,指导观察,引导学生从阿切尔的眼神、动作中,感受阿切尔被深深“吸引”的样子。赛读体会。(板书:吸引)
    (2)用“吸引”说一句话。
    (3)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同位讨论:这位先生做了什么事情吸引了阿切尔?
    (4)齐读三、四自然段,思考:这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5)小结过渡,板书:遇困难  想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体会打孔机带来的方便。
    3.此时此刻的阿切尔想:(齐读)要是有一台机器能给邮票打孔,不是很好吗?
4.思考、四人小组讨论:邮票齿孔机在1854年1月发明出来的,离故事发生足足六年,阿切尔会遇到什么困难?说明什么?
    板书:看到   想到   做到
    5.出示拓展阅读:《爱迪生与电灯》,小朋友,读完之后,说说你有什么感想。
    6.情景再现:说说阿切尔遇到什么困难。(为打写作好铺垫)
    7.指读“很快,邮票打孔机……世界各地仍然在使用邮票打孔机”这段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对“很容易、非常方便、立即、仍然”等词的理解,体会邮票打孔机带来的“方便”及阿切尔发明打孔机的伟大。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阿切尔的敬佩。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小组赛读)
    三.小结课文,拓展延伸
    1、生活中有什么地方遇到齿孔?让学生体会齿孔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再次体会阿切尔留心观察,善于发现,探究的精神。
    2、齿孔的出现真是方便呀,我们该感谢谁?为什么?(只要能说出理由,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
    3.总结:同学们,阿切尔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一位先生用别针在邮票连接处打孔,通过不断研究,经过无数失败,最后他的想法终于变成了现实,从这个故事我们知道,发明并不神秘,并不是遥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多动脑多动手,每个人都有创作的机会。           
    板书:做生活的有心人
    四.打写文章,深化观点。
    1.写一篇《生活中的小发明》日记。
    2.阿切尔是怎样发明邮票齿孔机的,用自己的话写一写。
    板书设计: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先生     遇困难   想办法
    阿切尔   看到   想到   做到
    做生活的有心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2-7 17:2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