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9 07:40:00
|
只看该作者
应该说,这是一道很好的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开放题。从以上的教学片断看,前几个问题及教师点评,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显示出执教老师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但由于课前预设不足和考虑问题不周全,导致本来是一节很成功的课,最终以尴尬的局面告终。笔者认为,造成这一尴尬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教师预设不足,导致手忙脚乱。精心预设是上好课的前提。在这个问题中,0和1是比较特殊的数,对这些特殊的数考虑不周往往会导致认识上的误区。本题最后的两个括号,是一道很开放的问题,可供选择的数域很宽,调控好了,可以深化学生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作为教师,备课时本来应该考虑这些特殊的数,以便课堂中能高屋建瓴地引领学生。遗憾的是,老师根本没有考虑到0这一特例,因此,课堂中教师的思维盲目地跟着学生的思维转来转去,被0这个特殊的数搞得手忙脚乱,根本无法发挥教师“指导者”的作用。
其次是审题不清,导致左右为难。审清题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本题的解题规律,题目中已经有了暗示:上面一行中的数乘2得到与它对应的下面一行中的数;反过来,下面一行中的数除以2得到与它对应的上面一行中的数。根据这一规律,如果先在上面的括号中填0,那么下面括号中的数就是0 × 2 = 0;如果先在下面的括号中填0,那么上面括号中的数就是0 ÷ 2 = 0。对这一题意若是教师把握得很清楚的话,教学时就会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就不会出现似是而非的结论和左右为难的局面了。
再次是思维不缜密,导致顾此失彼。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科学,它需要教师的思维有较强的缜密性。因此,在思考数学问题时,不能只顾及理由的相对性,而忽视结论的科学性。上述教学片断,教师的思维经历了两个括号不能同时填0、能同时填0、不能同时填0和不知道能否可以同时填0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不能同时填0”,是教师基于“下面一个数是上面一个数的2倍”而盲目认为两个括号“怎么能填相同的一个数”造成的错误想法,而后三个阶段的想法是基于生B、生C和生D的理由在慌忙之中产生的,这些结论都不是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尤其是生C和生D反问的实例,根本不能构成反问的理由,教师却在慌乱之中不加深思地认为生C和生D的理由也是对的。退一步讲,即使这些实例都是对的,这也仅仅注意了理由的相对性,而忽视了结论的科学性的归纳。由于执教教师总是借用一些相对正确的理由下结论,当同一个问题中两种对立而又相对正确的理由同时成立时,教师便不知所措了。这正是思维缺乏缜密性的表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