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4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两案合一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4: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父母之爱

──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两案合一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沙河小学 陈学毅



人文主题目标



1.《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儿子的传奇故事。赞扬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及儿子人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2.《“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记叙了父、母亲对一个七八岁孩子写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以及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说明一个人的成长既需要母亲的慈爱,也需要父亲的严的爱。



3.《慈母情深》母亲为了培养孩子将来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在感冒时让他自己上医院,学会了看病。



4.《学会看病》讲述了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我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满足了我读书的强烈愿望。



5.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紧扣“父母之爱”的专题安排,让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慈母情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学会看病》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父爱、母爱的深沉与宽广,崇高与无私。



语言训练目标



1.继续练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品读文本,再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及写人文的表达特点。口语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习作应在联系生活、表达真情上下功夫,让习作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加强与父母的沟通。



17 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课文讲述的是有一年发生在美国的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



教路点睛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抓住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的重点句子,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体会父爱的伟大(自学“坚决救儿子”,循法自学“坚信儿子等着、坚持救儿子”,梳理写作顺序,小结深化感情)──抓住儿子语言、神态的重点句子,体会儿子的了不起──总结写法特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特点)──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用找近义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虚墟、疾步、绝望、瓦砾堆、开辟、破烂不堪”等词语。积累文中关于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与的佳句。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重点句子,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3.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现父爱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重点句子,体会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表现父爱的表达方法。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用找近义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目标1中的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的事。



3.默读课文,全文中心句是()。这句话的意思是()。



4.默读课文1—12自然段,勾画地震中表现父亲了不起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重点句子,思考、批注这是一位()的父亲。



5.默读课文13—24自然段,勾画地震中表现儿子了不起的语言的重点句子,这是一位()的儿子。



6.讨论:为了表达伟大、深沉的父爱,全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正音:砾、颤、爆、墟



2.难字书写:杉、矶、砸、颤



3.用时、地、人、事四要素概括主要内容。



4.理解词语注意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二、抓住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的重点句子,体会父亲的了不起,体会父爱的伟大。



1.坚信儿子等着



喊、跪、站、走



(悲伤、绝望中坚信儿子等着……)



2.坚持救儿子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三次)→不顾危险、劝阻,坚持救儿子。



3.坚决救儿子



①“他挖了8小时……36小时……”(时间漫长)



②“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掘过程漫长、艰辛──坚决救儿子)



1+2+3──深爱儿子



③抓住“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想象儿子坚决救儿子的困难及心理活动,深化父爱的伟大。



④比较:外貌描写的顺序能否打乱,为什么?



三、抓住儿子语言、神态的重点句子,体会儿子的了不起,体会儿子的美德。



儿子:坚信父亲救自己──先人后己



四、总结写法特点: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特点。

练习提纲



1.抄写、背诵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重点句子5个。



2.以“父爱”为题,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写父亲爱你的事。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18 慈母情深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描写了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读完课文,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这位平凡的母亲,辛劳的母亲,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学习这篇课文,要着重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感受伟大的母爱,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路点睛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理作者思路──细读探究,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体会母亲对“我”的深情,及我的动作与心理透露出的对母爱的感动、心疼、崇敬、感激、热爱之反衬──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用联系上下文及词素分析法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指导学生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词素分析法理解下列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



2.读通读顺课文。



3.跳读课文,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把课文分成三段,写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理作者思路。



1.(1—4)想买《青年近卫军》



2.(5—33)妈妈给钱买书



3.(34-35)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4.默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想一想,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的母亲。



5.默读课文第二段,勾画我行动、心理活动的句子,我对母亲给钱让我买书有一种()的深情。
二、细读探究,体会母亲对“我”的深情



1.母亲的特点母亲的爱



①外貌描写──瘦弱的母亲



②行动描写──贫苦、辛劳的母亲



③语言描写──通情达理的母亲



(勤劳、善良、慈祥、深爱儿子)



2.我的爱(反衬)



①行动描写



②心理描写



(感动、心疼、崇敬、感激、热爱)



三、自主评价学习收获

练习提纲



1.抄写、背诵母亲外貌、语言、动作的精美句子。



2.以“母亲的爱”为题,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写母亲关心你的一件事。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19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2-4 14:08:00 | 只看该作者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课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先讲作者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我”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映是“得意扬扬”,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映是“痛哭起来”。显然,这时候的作者并不理解父母的心。再讲作者几年后认识到父亲原先的评价是对的,受到母亲鼓励的他一直在写作,并且得到了父亲有限的肯定。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不得不承认”,说明作者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还不好接受。最后讲作者成年后取得了成就,他深感自己有慈祥的母亲,又有非常严厉的父亲非常幸运。成年以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的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看来截然不同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



这篇课文的对话很多,这些对话简洁明快,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第一部分里的心理活动描写也很生动。选编这篇课文,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抓住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



教路点睛



读通读顺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自读、交流、体会“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含义──自读探讨父母的评价对我一生健康成长的作用──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含义;体会父母评价对孩子一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学法:抓住关键词语设身处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案
教案

初学提纲



1.学会生字。书写难字“誊、皱、歧、谨”;找形近字;生字扩词。?



2.正确读写词语:精彩、糟糕、誊写、湿润、出版、谨慎、一如既往、引入歧途。



3.比赛朗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一、自学生字、新词。



二、读通读顺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深学提纲



1.自读1—14自然段,勾画“我”第一次写诗后父母对“我”的评价的重点句子,思考、批注“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含义是什么?



2.练习感情朗读。



3.自读15—16自然段,勾画重点句子,思考批注:父母的评价对“我”一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是什么?



4.练习感情朗读。?



5.总结读完这课后的收获。



语言收获:



写作特点:



学习方法:
三、自读、交流、体会“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的含义。



(1)自读勾画第一次写诗后父母的评价,从父母的评价体会、交流“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含义。



“精彩极了”



(鼓励、欣赏、赞扬──慈祥的爱)



糟糕透了



(批评、警告、严格──严厉的爱)



(3)小结。



四、自读探讨父母的评价对我一生健康成长的作用。



精彩极了慈祥的爱



和(平衡)



糟糕透了严厉的爱





五、实话实说自己“父、母的爱”。



六、指导小结收获

练习提纲



1.听写生字、新词。?



2.从《欣赏您的孩子》《爱让生命延伸》《最后的阅读》中选一篇文章,运用从本课中学到的学习方法自读自悟,完成下列练习:?



①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从文章中你体会到“爱”的作用是什么??



②写一篇读后感。?



3.调查身边的“爱”,写一篇调查报告。
七、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20 学会看病



课文精解与编排意图



本文讲的是儿子感冒了,妈妈让他独自上医院,学会了看病的事。母亲用这种方式,锻炼儿子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文先讲母亲发现儿子病了,准备照例自己用药给他治病,后来改变了主意,让他自己独自到医院看病。“当我又准备在家里的储药柜里找药时,却突然怔住了。”说明母亲意识到应该锻炼儿子独立面对疾病。接下来的对话,可以看出儿子对父母的极度依赖,更坚定了母亲“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的决心。“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看病”、“生怕自己会改变了主意”、母亲对儿子的嘱咐、“心立刻软了”、“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等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反映出母亲内心的矛盾,爱子真情饱含其间。再讲儿子到医院后母亲在担心、后悔与自责中等待,直到儿子看完病回家。“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心“疼痛地收缩成一团”等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浓浓的母爱。母亲看似“冷漠”的言行,是为了尽到做母亲的责任,对孩子的未来负责,通过让儿子学习找医生看病,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



本文从母亲尽责的独特视角,反映了母爱的广袤深远。选编这篇课文,一是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二是激励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自理的角度,为人生奠基。



教路点睛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理文章大意及行文思路──精读探究母亲感情变化过程(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体会母亲对儿子特殊的深爱──探讨写法特点(选材视觉独特,运用各种心理描写,反映母爱深远,磨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词素分析法等理解“打蔫、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艰涩、忐忑不安、毫无疑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活动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情的爱。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语言、心理活动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体会母亲对儿子的深情的爱。



教学难点



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学案
教案

学习提纲



1.自学生字、新词,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词素分析法理解教学目标1中的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的事。



3.默读课文,按“做出决定→犹豫不绝→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把课文分成五段。



4.默读课文,勾画母亲语言、心理变化的重点句子,想一想,母亲的感情经历了()→()→()→()



→()的变化过程,文中的母亲是一个()的母亲。



5.讨论: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方式?
一、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理文章大意及行文思路。



1.生字正音:怔、涩、坠、沓、倚。



2.理解词语重在交给方法,揭示规律。



①联系生活实际:打蔫、忐忑不安。



②联系上下文,词素分析法:



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毫无疑义



查工具书:残忍、艰涩



3.学会抓段与段的联系分段。



二、精读探究母亲感情变化过程,体会母亲对儿子特殊的深爱。



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升



(深爱儿子,磨练儿子生活自理能力)



三、探讨写法特点



选材视觉独特,运用各种心理描写,反映母爱深远,磨练孩子独立生活能力,为人生奠基。

练习提纲



1.抄写、背诵“母亲”心理活动的重点句子5个。



2.以“特殊的母爱”为题,依照课文的写法,写写母爱特殊的一面。
  



四、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7:1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